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uc1p.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670章战争机器
  重山镇南路定辽卫。
  南路定辽卫参将是崔成武,他是秦鹤挑选的接班人,但他同时也是杨承业的亲信。
  崔成武是秦鹤的女婿,在秦鹤还在担任南路定辽卫参将的时候,就将崔成武送到了杨承业帐下听令。
  杨承业在重山镇待了二十多年,而崔成武就在杨承业身边待了十多年,直到秦鹤年老体衰,辞官归乡,崔成武才被杨承业任命为定辽卫参将。
  重山镇从各路参将到各营中高层武官,似乎都是一群关系户,一个个都与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亦或者有着不凡的身份和背景。
  这似乎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公平的结果。
  武者传承本来就是宗门传承和家族传承,而在军中家族传承更在宗门传承之上。
  平民武者崛起不是没有,只是相比于那些有家族传承的武者来说,普通百姓想要靠习武出人头地,实在是太难了。
  武者拼的是资源,没有点底蕴,根本不可能崭露头角。
  不说别人,就说杨家,若是杨正山没有灵泉空间,杨家根本不可能崛起,哪怕杨正山是穿越者,他也办不到。
  同样,一个底层的武者也很难有大出息,如杨正祥,他就是一个武者,可是他一辈子也只是一个最底层的武者。
  杨正祥的天赋很低吗?
  那不一定。
  杨明武的天赋很高吗?
  那也不一定。
  他们差的是资源和机遇。
  杨正祥不幸,杨正山穿越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老了,所以他这辈子都没有成为后天武者。
  杨明武很幸运,那时他还年轻,杨正山给了他很多灵泉水,所以他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这些本质其实都离不开资源二字。
  同理,放在其他人身上也是一样的。
  重山镇南路定辽卫从纪贺手中传到秦鹤手中,又从秦鹤手中传给了崔成武。
  秦鹤是纪贺的亲信,也算是纪贺的徒弟,崔成武是秦鹤的女婿。
  这是一种关系亲近的传承,代表的不只是官职传承,而是资源传承。
  当然,除了资源传承之外,还有个人的选择。
  当年纪贺帮杨正山掌控南路定辽卫,杨正山看在他身受重伤的份上支持秦鹤接任定辽卫参将。
  同样,当年秦鹤让崔成武追随杨承业,杨承业才会让崔成武接任。
  如果崔成武没有追随过杨承业,杨承业大概率是不会选择他接任的。
  因为这样很可能让杨承业失去对南路定辽卫的控制。
  资源很重要,个人的选择也很重要。
  崔成武收到命令之后,也开始召集属官前来议事,不过他先是派人去了松州卫问问洛飞羽那边有什么指示。
  这一次,他是要跟洛飞羽一起行动的,虽然他跟洛飞羽都是参将,但他肯定要以洛飞羽为主。
  没办法,洛飞羽不但资格老,修为还是先天武者。
  与各衙属官商量了一番出征事宜之后,崔成武立即骑马出城,进了援兵营的营地。
  这些年重山镇的军队并没有进行扩充,一直都保持着以前的规模,即镇标营每营六千将士,援兵营每营七千五百将士。
  另外各路参将麾下还有四至八个守备营,每个守备营有营兵一千。
  除了这些营兵之外,重山镇的卫所兵并没有荒废,依然保持着每年集训一个月,卫所兵肯定是比不上营兵,但也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就算重山镇将所有的营兵抽调了,卫所兵也随时能接替营兵,完成驻防任务。
  南路定辽卫援兵营有将士七千五人,其中包含骑兵三千,步卒四千五,没有重装步卒和铁甲重骑。
  倒不是参将幕府装备不起重甲,而是没有必要。
  铁罐头在战场上的威力自然不用多说,但是这玩意的性价比太低,而且一旦出征,对后勤压力极大。
  所以目前重山镇只有镇标营有成建制的重步兵和重骑兵。
  “传令,聚兵!”
  来到援兵营,崔成武立即下令击鼓聚兵。
  隆隆的战鼓声响起,宽阔的校场上很快就出现了一队队身披战甲,手持兵戈的将士,凌厉的气势充斥在天地之间。
  崔成武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的将士们,却是皱起眉头。
  二十年了!
  自杨正山率领重山镇镇标营远袭叶密城之后,重山镇就没有再参与过大规模的战争。
  而在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南路定辽卫援兵营也没有参战。
  也就是说崔成武麾下的将士已经超过二十年没有参与战争了。
  二十年都足够军中将士全部换一茬的了。
  眼前这七千五百将士几乎都是没有参与过大型战争的新兵。
  他们看起来训练有素,看起来气势逼人,但是崔成武很明白,他们缺乏一种杀气。
  他们是精兵,但却不是百战之兵。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上战场,不经过血与火的历练,一支军队是无法变成真正的精锐的。
  崔成武看向军阵前列的几名千总,朗声喊道:“练兵千日,用兵一时!”
  “需要你们拼命的时候到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不怕!”一众将士气势如虹的喊道。
  “真不怕吗?你们会战死,你们会受伤,你们会在战场上被人斩断手脚,割下脑袋,怕不怕?”崔成武大声喝问道。
  “一往无前,不死不休!”
  “一往无前,不死不休!”
  “一往无前,不死不休!”
  整齐的嘶吼声充斥着沸腾的血气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他们虽然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但是他们却不会害怕上战场,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为上战场准备着。
  重山镇太平二十年,但兵将们的训练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没有人知道这片校场上曾经侵染了多少汗水,也没有人知道这些将士流下过多少汗水。
  他们还不是精锐,但是他们具有精锐的军魂。
  一往无前,不死不休。
  这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刻在他们骨血中的信念。
  这股信念起源于杨正山,传承在一代又一代的重山镇将士心中,父传子,兄传弟,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崔成武看着精气神十足的将士们,眼中闪烁着跳动的精芒。
  “很好,传令,全军整装备战,随时准备出征!”
  ……
  随着杨承业一道道命令传下,重山镇这座战争机器吹响了刺耳的号角声。
  肃杀的气氛宛如春风一般,向着一座座兵营吹拂过去。
  无数将士开始整理兵器和战甲,无数兵丁、青壮开始聚集,各级官衙如同上了发条的时钟一般开始运转起来。
  从重山关到各路参将幕府,再到各州、各县、各卫所衙门,然后再到无数屯堡、村落,整个重山镇上上下下接近四百万人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准备。
  安源州城水泉堡。
  林大牛是水泉堡的一名普通的兵丁。
  他今年二十八岁,已经编入兵丁十年,算是一名老兵了。
  不过他这个老兵有点虚,从未上过战场,每年除了固定一个月前往州城守备营集训外,也就是在屯堡进行一些操练。
  平日里大多数时候他就是一个农夫,伺候家中的田地。
  今日水泉堡突然响起了一阵阵锣声,正在地里给庄稼浇水的林大牛条件反射中抬起头来,朝着屯堡方向的望去。
  “二牛,你继续浇地,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林大牛顾不上其他,只跟二弟喊了一句,就急匆匆的朝着屯堡冲去。
  而林二牛也抬头望了望,见大哥已经跑远,也没有多想,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屯堡的锣声虽然不经常响,但每年都会响上几次,一般情况下就是召集兵丁训练。
  林大牛快步跑到屯堡内,看到自己的百户和总旗已经早在官所门前的站着。
  百余兵丁急匆匆的跑来,快速列队,等待百户大人的训话。
  等人差不多齐了之后,百户上前一步高声喊道:“兄弟们,守备官厅有令,命我等明日午时之前抵达州城守备营!”
  “此令为军令,过时不到者按军法处置,斩!”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兵丁顿时紧张了起来。
  百户沉默了稍许,继续说道:“此次前往州城并不是训练,而是要随军出征!我等要负责押运粮草和军械,出征时日可能会很长!”
  “大家回去后好好准备一下,跟父母妻儿告个别!”
  这下所有人的情绪更多的是忐忑和不安,当然也有振奋和期待的,比如林大牛。
  随军出征?
  居然要随军出征!
  林大牛双目瞪大,有惊喜,又有兴奋。
  百户大人又说了一通话,大体意思就是跟家里人告别,安抚众人的情绪,说这一次他们只是负责粮草和军械的押运,应该不会有危险等等。
  待百户大人说解散之后,林大牛都顾不上跟兄弟们讨论,一溜烟的跑回了自己家,然后一头扎进了卧房中。
  “你跑什么?百户大人有什么事?”林老爹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急匆匆的跑回来,问道。
  林大牛一边从柜子下面取出一把长刀,一边说道:“爹,我要随军出征了!”
  “随军出征!”林老爹身形一顿,“怎么突然要出征?哪里打仗了?你们要去哪里?”
  锵!
  林大牛抽出长刀,雪白的刀锋露了出来。
  “还不知道,只说明日让我们去州城,说是押运粮草和军械!”
  他摩挲的刀锋,说道。
  林老爹的眼眶却红了,声音都变得颤抖起来,“不用上战场!”
  “爹~~”
  林大牛这才注意到林老爹的异样,连忙宽慰道:“爹,你就放心吧,我们只负责押运粮草和军械,用不着上战场!”
  “不过估计营兵要上战场,爹,小叔在援兵营中,可能需要上战场。”
  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叔,他的小叔可是在松州卫援兵营中担任队官。
  林老爹担忧的情绪更是压不住了,慌里慌张的朝着门外跑去,“我去你小叔家看看!”
  林大牛看了一眼老爹,也没有追上去,依旧在抚摸着雪亮的刀锋。
  这把刀是他爷爷传下来的,据说是杨侯爷给配的战刀。
  没错,林大牛的爷爷就曾在杨正山麾下当过兵,还随杨正山征讨过东海胡族。
  可惜,他爷爷没有回来,死在了北地的战场上。
  那时候林老爹才十多岁,林老爹的小叔更是只有八岁。
  在林家,林大牛的爷爷就是英雄般的人物,虽然当年爷爷战死在战场上,但是林家却得到了很多抚恤,也得到了很多优待。
  林大牛从小就听爷爷的故事,更准确的说是听杨正山的故事长大的。
  他从小就幻想自己能像爷爷一样追随杨侯爷在战场上驰骋。
  也曾幻想过自己若是能战死沙场,杨侯爷也会为自己披着麻衣抬棺。
  没错,杨正山真的给他爷爷抬过棺!
  当年,安源城守备营一千将士出征,最终只回来了一半。
  杨正山穿着麻衣,亲自抬棺,为牺牲的将士们送葬。
  他抬的那口棺材就是林大牛的爷爷。
  林大牛的爷爷当时只是守备营一个很普通的士卒,但他在战场上总共杀了上百胡骑,在复州城的最后一战战死了。
  林老爹对战场心怀敬畏,因为他爹死在了战场上。
  林大牛不同,他只听过爷爷曾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并没有感受过失去丈夫、父亲带来的痛苦。
  这一夜,林家的气氛是沉重的。
  林大牛的父母妻儿都有些悲伤,这才让林大牛感受到家人对战场的恐惧,以及对他的担心。
  但第二天一早,林大牛还是踏上了征途。
  他望着满眼担忧的父母妻儿,毅然的跟着百户大人前往了州城。
  而整个重山镇,像林大牛这样的兵丁不计其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营兵还未出营,各地卫所的兵丁就先一步集合整装待发。
  (本章完)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他的视线(西幻1v1)

新叶喵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楚执

纵芳菲(古风NP高H)

乱作一团

穴医她想逃

子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