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889看不到小人了
第895章889.看不到小人了
家宴结束后。
见骆一航他们要聊正事。
爷爷奶奶们张罗着去村里转转,到大蘑菇凉亭去晒太阳打牌聊天。
骆爸和骆翔端着茶盘去门廊了,晒晒太阳泡壶茶,哥俩聊聊天。
反正就是把家里让出来。
骆一航先喊来褚杰,跟王书记讲讲思路……
一种全新的食材。
推广至关重要。
毕竟谁都没见过嘛。
需要让消费者最起码先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以及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该怎么吃。
而怎么达成这些目标呢?
褚杰出的主意,搞个类似厨王大赛的综艺节目。
要搞,就搞个大的。
邀请全国顶级厨师,围绕中国美味蘑菇进行比拼。
引入真人秀内容,分为多个环节,展现各位厨师研究新菜的过程。
结合“美食+”模式,如“美食+旅行”、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融入故事性与文化元素。
等等,等等。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新味》。
他去年搞的《寻味》尝到甜头了属于。
而这类节目肯定要市里支持啊。
比如场地放在哪里,宣传联动,播放平台,线下配合。
王书记听到美食+,立马眼睛亮晶晶的。
拉着褚杰商量起具体事项。
而另一边。
骆一航安排好褚杰那边,又跟马志还有两位教授重新开了一摊。
聊些关键问题。
种权分配。
中国美味蘑菇是自然界的作物,本身是不涉及种权的。
但是,人工培育技术就不一样了,也可以申请种权,受到法律保护。
这次人工培育,并非清音农业自己做的,毛教授所在的沪市农科院食用菇研究所解决了关键问题。
所以种权需要分享。
而王教授所在的湖北农科院和华中农大,虽然是品种发现者,却并未参与人工培育研究,理论上讲是不能分享种权。
不过现在只是初步完成了人工培育,后续还有很多改善工作,需要湖北农科院和华中农大的力量。
而且人家辛苦发现的,完全抛开也不合适。
这也算业内惯例了。
如何分配没什么可谈的,大概就是种权本身,沪市农科院占五成,清音农业三成,湖北农科院和华中农大各一成。
然后三方都有往外授权的权利。
授权或者生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再由授权方拿大头,谁出力谁的好处最多嘛。
自己生产也要授权。
反正大概就这些条件,也属于行业惯例,照着做就是了。
每年几百个新品种,这种合作案例太多,路径早就摸通。
反倒是附加条件,商量的时间多了些。
比如骆一航这边要求毛教授那边配合后续研究啊,要求华中农大配合农机设计啊,华中农大这方面在行。毛教授他们要求分享研究资源啊,盯上骆一航这边的设备了。
王教授那边要求另外两方配合他们的另一项人工培育研究,拿出来的课题竟然是见手青。
就是吃了之后会看见小人的那个。
在培育无毒、人工种植品种及技术。
一旦成功的话,不做熟也看不到小人了……
——
跟两位教授很快达成一致,定下粗略框架。
具体的条款他们得带回去上报之后才会有专人来谈。
而骆一航这边已经谈完了,褚杰那边还聊呢。
都已经讲到要吸取之前厨艺比拼节目教训,邀请足够专业的评审,避免出现无来由的傲慢、无知的点评和无礼的挑剔,让人贻笑大方。
更不能出现对食材和菜品的理解不足这种低级错误……
这也太细节了,方案不是一天能定下来的。
骆一航正要过去加入,控制下节奏。
骆琪却抢先跑了过来,“航哥哥,我能带大蘑菇弟弟去上自然小讲师吗?”
“自然小僵尸是什么?”骆一航还伸着胳膊跳了两下。
“是小讲师,自然小讲师,我要给学生们上课!”小骆琪气鼓鼓的拽着骆一航衣摆晃悠。
林佳过来把孩子抱开,拍了骆一航一下,“又逗你妹妹,是琪琪学校的小课堂,每个学生讲一节课,讲一个植物、小动物什么的,下周二轮到琪琪了。”
“本来准备今天过来摘朵拔根草的,结果琪琪非看上你的大蘑菇了。这个能说吧?”
林佳还有些担心是不是要保密。
这倒是无所谓,都发现好几年了,公开的品种。
而且这东西马上就要开卖了。
蘑菇生长时间短,第一批种出来的不能浪费啊,打算先放到漂亮烧烤卖着。
也算提前调研一下市场。
骆一航笑笑,冲林佳说了声:“没关系。”
然后蹲下来,问小骆琪:“要讲课啦,真厉害,是不是要知道大蘑菇从哪里来的,怎么被发现,有什么特点,好跟小朋友讲啊?”
骆琪点点头,并严肃指出错误,“是同学,不是小朋友。”
“好的,是同学。我给你找一位最懂的人,再让马叔叔给你挑一个最大的蘑菇,再请王爷爷教你怎么做大蘑菇,咱们琪琪做一次最最厉害的小讲师。”
小朋友要从小树立信心,公开场合出彩的事情,得支持。
又不是没条件。
随后,骆一航拉着骆琪,走到王教授身边……
——
关于中国美味蘑菇,其他的一系列事情都还在筹备中。
反倒是骆琪那边最先开始了。
所谓的“自然小讲师”,是骆琪小学素质教育的试点,让小学生自己讲一堂课。
每周二、四下午各安排一节,一个学期每个小朋友都能轮到一次。
自然课有意思,一年级小学生也能讲出些东西,有讲市场买的水果的、家里种的菜的、养的的,养的小仓鼠的,反正是常见的东西居多。
小学生们大多也都认识,讨论的很热烈,效果很好。
而这周二,骆琪作为小讲师,上学带来了一个好大的箱子,她一个人都拿不动,是妈妈送到学校的。
还特意跟班主任吕老师打了招呼。
要当小讲师了,紧张的骆琪一天都没好好听课,午休的时候小伙伴找她玩都没去。
拿着本子巴巴背稿。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第三节课。
骆琪在小朋友们的注视下走上讲台。
一下子就不紧张了……
(本章完)
家宴结束后。
见骆一航他们要聊正事。
爷爷奶奶们张罗着去村里转转,到大蘑菇凉亭去晒太阳打牌聊天。
骆爸和骆翔端着茶盘去门廊了,晒晒太阳泡壶茶,哥俩聊聊天。
反正就是把家里让出来。
骆一航先喊来褚杰,跟王书记讲讲思路……
一种全新的食材。
推广至关重要。
毕竟谁都没见过嘛。
需要让消费者最起码先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以及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该怎么吃。
而怎么达成这些目标呢?
褚杰出的主意,搞个类似厨王大赛的综艺节目。
要搞,就搞个大的。
邀请全国顶级厨师,围绕中国美味蘑菇进行比拼。
引入真人秀内容,分为多个环节,展现各位厨师研究新菜的过程。
结合“美食+”模式,如“美食+旅行”、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融入故事性与文化元素。
等等,等等。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新味》。
他去年搞的《寻味》尝到甜头了属于。
而这类节目肯定要市里支持啊。
比如场地放在哪里,宣传联动,播放平台,线下配合。
王书记听到美食+,立马眼睛亮晶晶的。
拉着褚杰商量起具体事项。
而另一边。
骆一航安排好褚杰那边,又跟马志还有两位教授重新开了一摊。
聊些关键问题。
种权分配。
中国美味蘑菇是自然界的作物,本身是不涉及种权的。
但是,人工培育技术就不一样了,也可以申请种权,受到法律保护。
这次人工培育,并非清音农业自己做的,毛教授所在的沪市农科院食用菇研究所解决了关键问题。
所以种权需要分享。
而王教授所在的湖北农科院和华中农大,虽然是品种发现者,却并未参与人工培育研究,理论上讲是不能分享种权。
不过现在只是初步完成了人工培育,后续还有很多改善工作,需要湖北农科院和华中农大的力量。
而且人家辛苦发现的,完全抛开也不合适。
这也算业内惯例了。
如何分配没什么可谈的,大概就是种权本身,沪市农科院占五成,清音农业三成,湖北农科院和华中农大各一成。
然后三方都有往外授权的权利。
授权或者生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再由授权方拿大头,谁出力谁的好处最多嘛。
自己生产也要授权。
反正大概就这些条件,也属于行业惯例,照着做就是了。
每年几百个新品种,这种合作案例太多,路径早就摸通。
反倒是附加条件,商量的时间多了些。
比如骆一航这边要求毛教授那边配合后续研究啊,要求华中农大配合农机设计啊,华中农大这方面在行。毛教授他们要求分享研究资源啊,盯上骆一航这边的设备了。
王教授那边要求另外两方配合他们的另一项人工培育研究,拿出来的课题竟然是见手青。
就是吃了之后会看见小人的那个。
在培育无毒、人工种植品种及技术。
一旦成功的话,不做熟也看不到小人了……
——
跟两位教授很快达成一致,定下粗略框架。
具体的条款他们得带回去上报之后才会有专人来谈。
而骆一航这边已经谈完了,褚杰那边还聊呢。
都已经讲到要吸取之前厨艺比拼节目教训,邀请足够专业的评审,避免出现无来由的傲慢、无知的点评和无礼的挑剔,让人贻笑大方。
更不能出现对食材和菜品的理解不足这种低级错误……
这也太细节了,方案不是一天能定下来的。
骆一航正要过去加入,控制下节奏。
骆琪却抢先跑了过来,“航哥哥,我能带大蘑菇弟弟去上自然小讲师吗?”
“自然小僵尸是什么?”骆一航还伸着胳膊跳了两下。
“是小讲师,自然小讲师,我要给学生们上课!”小骆琪气鼓鼓的拽着骆一航衣摆晃悠。
林佳过来把孩子抱开,拍了骆一航一下,“又逗你妹妹,是琪琪学校的小课堂,每个学生讲一节课,讲一个植物、小动物什么的,下周二轮到琪琪了。”
“本来准备今天过来摘朵拔根草的,结果琪琪非看上你的大蘑菇了。这个能说吧?”
林佳还有些担心是不是要保密。
这倒是无所谓,都发现好几年了,公开的品种。
而且这东西马上就要开卖了。
蘑菇生长时间短,第一批种出来的不能浪费啊,打算先放到漂亮烧烤卖着。
也算提前调研一下市场。
骆一航笑笑,冲林佳说了声:“没关系。”
然后蹲下来,问小骆琪:“要讲课啦,真厉害,是不是要知道大蘑菇从哪里来的,怎么被发现,有什么特点,好跟小朋友讲啊?”
骆琪点点头,并严肃指出错误,“是同学,不是小朋友。”
“好的,是同学。我给你找一位最懂的人,再让马叔叔给你挑一个最大的蘑菇,再请王爷爷教你怎么做大蘑菇,咱们琪琪做一次最最厉害的小讲师。”
小朋友要从小树立信心,公开场合出彩的事情,得支持。
又不是没条件。
随后,骆一航拉着骆琪,走到王教授身边……
——
关于中国美味蘑菇,其他的一系列事情都还在筹备中。
反倒是骆琪那边最先开始了。
所谓的“自然小讲师”,是骆琪小学素质教育的试点,让小学生自己讲一堂课。
每周二、四下午各安排一节,一个学期每个小朋友都能轮到一次。
自然课有意思,一年级小学生也能讲出些东西,有讲市场买的水果的、家里种的菜的、养的的,养的小仓鼠的,反正是常见的东西居多。
小学生们大多也都认识,讨论的很热烈,效果很好。
而这周二,骆琪作为小讲师,上学带来了一个好大的箱子,她一个人都拿不动,是妈妈送到学校的。
还特意跟班主任吕老师打了招呼。
要当小讲师了,紧张的骆琪一天都没好好听课,午休的时候小伙伴找她玩都没去。
拿着本子巴巴背稿。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第三节课。
骆琪在小朋友们的注视下走上讲台。
一下子就不紧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