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徐慧真:价钱不是问题
搬了新家后,王翠兰好一阵才习惯。
倒不是院子不好,而是太大,显得有些冷清。
于是王翠兰好说歹说,又让刘洪昌把于秋接了过来住,有人作伴,总算心里踏实了。
食品厂。
刘洪昌正忙碌,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是娄晓娥打来的,她在京城呆了大半月,买了栋别墅就回了港岛。
这会儿她是从鹏城打来的,准备在那儿投资建服装厂,问刘洪昌有没有兴趣合作。
“服装行业我不懂啊,倒是明年会在那儿建一个罐装凉茶厂。”刘洪昌开口道。
娄晓娥:“哟呵,你动作挺快的嘛,有发财的机会也不说一声。”
“得,我这只是小打小闹,怕娄大小姐看不上啊!”刘洪昌笑着说。
娄晓娥:“少来,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咋想的?就不想躲我远些吗?”
“刘洪昌,我说句实在话,就算咱们不瞎搞,也是朋友吧?生意往来也不行吗?”
刘洪昌沉吟片刻后,回答道:“可以,有机会肯定合作。”
娄晓娥撇嘴道:“又是这样的推诿话,除了服装厂,我还想建一个电子厂,有没有兴趣?”
刘洪昌:“我有建电子厂,暂时生产收音机、电视机配件啥的,不过是以港资的名义投资的。”
“好你个刘洪昌,快跟我说说,你背地里干了多少事儿?”娄晓娥无语道。
刘洪昌:“……,你这话说的,搞得我像做了啥对不起你的事一样,难不成我投资还得向你请示报告不成?”
娄晓娥不好意思道:“呃,那倒没有,只是想跟伱说,有发财的机会真别忘带上我,我手上一大笔闲钱,换别人我也不放心投资。”
刘洪昌倒没拒绝,说今后看情况,需要投资的时候优先给她消息。
两人闲谈一阵,就挂了电话。
一边儿收拾文件的槐竖耳细听,当然她没听出来啥,只觉得好奇。
刘洪昌没跟她解释什么,扬眉道:“生产队的驴都没你这么闲,你说说你这文件在那儿磨蹭多久了?”
“嘿嘿,这么厚一叠文件,我不得仔细点儿啊?”槐小脸一红,嬉皮笑脸道。
话是这样说,她还是加快了速度,三五几下就把文件理顺了,抱着出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槐送完文件回来,凑到刘洪昌身旁,神神秘秘道:“我小姨父做生意被人骗了!”
“咋还喊他小姨父?”刘洪昌斜了她下眼说。
槐笑了笑,回道:“喊顺口了,就许大茂,之前不是说做外贸生意么?被骗的血本无归,二大爷家、三大爷家都投了钱的,这几天四处找许大茂。”
刘洪昌微微点头,问:“你不是搬出来住了么?现在还经常回去?”
“对啊,隔三差五就回去一趟……”
话没说完,李经理来了,拿了单子递给刘洪昌:“新到了十大车萝卜,你签个字。”
刘洪昌接过去仔细看了看,签字后递回去,开口问道:“昨天到的粗加工完成没有?”
“没那么快,我正想和你说想让工人三班倒呢!”李经理接过单子微笑道。
刘洪昌摇头道:“别了,按正常的来,想加班的也可以,超出八小时给加班费。”加班费是按照双倍工资给的,所以绝大多数的工人都愿意加班。
李经理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如今工厂有正规的制度,像加班这种事儿倒也不用再开会讨论。
吃过午饭后,刘洪昌回到办公室,捧着茶杯站在窗户前,透过玻璃看着厂门口。
那边儿有一個很大的开阔地,靠边停了许多拉了蔬菜的货车。
另一边儿则一字排开,聚集许多小摊贩,吃的穿的都有,烟火气十足。
离家近的工人回家吃饭,人群如水流涌了出去,摊位上的生意倒也红红火火。
除此之外,靠厂门口还有个岗亭,那是厂里出钱,修的一个民警巡逻室。
随着工厂规模扩大,依托食品厂求生活的各种人马也多了起来。
一些个游手好闲的人自然会往热闹的地方去,随之而来的就是治安变差。
前不久,刘洪昌听说有一群人不但找那些小摊贩收取保护费,更是胆大包天的打起了工厂的主意,让工人每月也得按时交保护费,真不知道带头的人脑瓜怎么想的。
这事儿刘洪昌不知道倒也罢,知道了肯定不会忍,不但工厂内部的保卫人员来了次大换血,还上报了此事,于是区里搞了一场区域性的严厉打击行动,并设立了一个流动巡逻站。
当时抓了不少人,全都从重处理,甚至还有人吃了生米,最近治安倒变好多了,附近的几条街都有人巡逻。
这时,槐在门口敲门,开口说:“刘厂,徐总到了。”
刘洪昌转过身,笑容满面上前伸手道:“欢迎徐总,你一过来,我这办公室顿时就亮堂了不少!”
来人叫徐慧真,以前开了小酒馆,现在开了酒楼,这些年她家用的酱菜都是从刘洪昌这儿拿的货。
算起来,两人也合作好几年了。
这女人近五十岁,不过保养的倒蛮好的,穿作得体,有气质,看上去四十岁左右,凑近些看还是能看到许多皱纹,因为气色好,倒是不太显老。
“呵呵,刘厂客气。”徐慧真笑呵呵道。
两人来到边上沙发前坐下,槐给徐慧真泡了杯茶,就退了出去。
“上午徐总打电话说有事儿跟我商谈,现在可以说是什么事了吧?”刘洪昌直言问道。
徐慧真点了点头,也没绕弯子,浅笑回答道:“那我就不掖着藏着了,我想从你这儿拿一批酒,最好是药酒。”
刘洪昌摇头道:“不好意思,别的事儿我能考虑,酒的事儿恕我不能答应。”
“你不是在港岛建酒厂吗?不存在产量问题吧?”徐慧真蹙眉道。
顿了顿,又说:“如果是价钱问题,刘厂请放心,该是什么价我一份钱不会少。”
刘洪昌沉吟片刻,问道:“你想用进口的价格拿货?”
“不错,我刚说了,价钱不是问题。”徐慧真脸色认真道。
据她所知,刘洪昌手里的酒有两个来源,国内用的是金一趟那边的,国外是金一趟和刘洪昌合作在港岛建厂生产的,每年只有很少部分被贩卖到国内。
金一趟那边的酒外人根本弄不到,只卖给刘洪昌的工厂和私房菜馆,普能酒倒没啥,那药酒却直接和工厂的需求和菜馆的宴席数量挂钩,不会单独销售。
至于国外的酒走正规程序进来,价格要翻十多倍,比许多洋酒都贵,却仍然供不应求。
(本章完)
搬了新家后,王翠兰好一阵才习惯。
倒不是院子不好,而是太大,显得有些冷清。
于是王翠兰好说歹说,又让刘洪昌把于秋接了过来住,有人作伴,总算心里踏实了。
食品厂。
刘洪昌正忙碌,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是娄晓娥打来的,她在京城呆了大半月,买了栋别墅就回了港岛。
这会儿她是从鹏城打来的,准备在那儿投资建服装厂,问刘洪昌有没有兴趣合作。
“服装行业我不懂啊,倒是明年会在那儿建一个罐装凉茶厂。”刘洪昌开口道。
娄晓娥:“哟呵,你动作挺快的嘛,有发财的机会也不说一声。”
“得,我这只是小打小闹,怕娄大小姐看不上啊!”刘洪昌笑着说。
娄晓娥:“少来,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咋想的?就不想躲我远些吗?”
“刘洪昌,我说句实在话,就算咱们不瞎搞,也是朋友吧?生意往来也不行吗?”
刘洪昌沉吟片刻后,回答道:“可以,有机会肯定合作。”
娄晓娥撇嘴道:“又是这样的推诿话,除了服装厂,我还想建一个电子厂,有没有兴趣?”
刘洪昌:“我有建电子厂,暂时生产收音机、电视机配件啥的,不过是以港资的名义投资的。”
“好你个刘洪昌,快跟我说说,你背地里干了多少事儿?”娄晓娥无语道。
刘洪昌:“……,你这话说的,搞得我像做了啥对不起你的事一样,难不成我投资还得向你请示报告不成?”
娄晓娥不好意思道:“呃,那倒没有,只是想跟伱说,有发财的机会真别忘带上我,我手上一大笔闲钱,换别人我也不放心投资。”
刘洪昌倒没拒绝,说今后看情况,需要投资的时候优先给她消息。
两人闲谈一阵,就挂了电话。
一边儿收拾文件的槐竖耳细听,当然她没听出来啥,只觉得好奇。
刘洪昌没跟她解释什么,扬眉道:“生产队的驴都没你这么闲,你说说你这文件在那儿磨蹭多久了?”
“嘿嘿,这么厚一叠文件,我不得仔细点儿啊?”槐小脸一红,嬉皮笑脸道。
话是这样说,她还是加快了速度,三五几下就把文件理顺了,抱着出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槐送完文件回来,凑到刘洪昌身旁,神神秘秘道:“我小姨父做生意被人骗了!”
“咋还喊他小姨父?”刘洪昌斜了她下眼说。
槐笑了笑,回道:“喊顺口了,就许大茂,之前不是说做外贸生意么?被骗的血本无归,二大爷家、三大爷家都投了钱的,这几天四处找许大茂。”
刘洪昌微微点头,问:“你不是搬出来住了么?现在还经常回去?”
“对啊,隔三差五就回去一趟……”
话没说完,李经理来了,拿了单子递给刘洪昌:“新到了十大车萝卜,你签个字。”
刘洪昌接过去仔细看了看,签字后递回去,开口问道:“昨天到的粗加工完成没有?”
“没那么快,我正想和你说想让工人三班倒呢!”李经理接过单子微笑道。
刘洪昌摇头道:“别了,按正常的来,想加班的也可以,超出八小时给加班费。”加班费是按照双倍工资给的,所以绝大多数的工人都愿意加班。
李经理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如今工厂有正规的制度,像加班这种事儿倒也不用再开会讨论。
吃过午饭后,刘洪昌回到办公室,捧着茶杯站在窗户前,透过玻璃看着厂门口。
那边儿有一個很大的开阔地,靠边停了许多拉了蔬菜的货车。
另一边儿则一字排开,聚集许多小摊贩,吃的穿的都有,烟火气十足。
离家近的工人回家吃饭,人群如水流涌了出去,摊位上的生意倒也红红火火。
除此之外,靠厂门口还有个岗亭,那是厂里出钱,修的一个民警巡逻室。
随着工厂规模扩大,依托食品厂求生活的各种人马也多了起来。
一些个游手好闲的人自然会往热闹的地方去,随之而来的就是治安变差。
前不久,刘洪昌听说有一群人不但找那些小摊贩收取保护费,更是胆大包天的打起了工厂的主意,让工人每月也得按时交保护费,真不知道带头的人脑瓜怎么想的。
这事儿刘洪昌不知道倒也罢,知道了肯定不会忍,不但工厂内部的保卫人员来了次大换血,还上报了此事,于是区里搞了一场区域性的严厉打击行动,并设立了一个流动巡逻站。
当时抓了不少人,全都从重处理,甚至还有人吃了生米,最近治安倒变好多了,附近的几条街都有人巡逻。
这时,槐在门口敲门,开口说:“刘厂,徐总到了。”
刘洪昌转过身,笑容满面上前伸手道:“欢迎徐总,你一过来,我这办公室顿时就亮堂了不少!”
来人叫徐慧真,以前开了小酒馆,现在开了酒楼,这些年她家用的酱菜都是从刘洪昌这儿拿的货。
算起来,两人也合作好几年了。
这女人近五十岁,不过保养的倒蛮好的,穿作得体,有气质,看上去四十岁左右,凑近些看还是能看到许多皱纹,因为气色好,倒是不太显老。
“呵呵,刘厂客气。”徐慧真笑呵呵道。
两人来到边上沙发前坐下,槐给徐慧真泡了杯茶,就退了出去。
“上午徐总打电话说有事儿跟我商谈,现在可以说是什么事了吧?”刘洪昌直言问道。
徐慧真点了点头,也没绕弯子,浅笑回答道:“那我就不掖着藏着了,我想从你这儿拿一批酒,最好是药酒。”
刘洪昌摇头道:“不好意思,别的事儿我能考虑,酒的事儿恕我不能答应。”
“你不是在港岛建酒厂吗?不存在产量问题吧?”徐慧真蹙眉道。
顿了顿,又说:“如果是价钱问题,刘厂请放心,该是什么价我一份钱不会少。”
刘洪昌沉吟片刻,问道:“你想用进口的价格拿货?”
“不错,我刚说了,价钱不是问题。”徐慧真脸色认真道。
据她所知,刘洪昌手里的酒有两个来源,国内用的是金一趟那边的,国外是金一趟和刘洪昌合作在港岛建厂生产的,每年只有很少部分被贩卖到国内。
金一趟那边的酒外人根本弄不到,只卖给刘洪昌的工厂和私房菜馆,普能酒倒没啥,那药酒却直接和工厂的需求和菜馆的宴席数量挂钩,不会单独销售。
至于国外的酒走正规程序进来,价格要翻十多倍,比许多洋酒都贵,却仍然供不应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