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凭一时的意气办事,不要凭一时的热情办事。成功需要计划,需要安排,还需要一定的程序。做事要有志愿、意图、计划、行动、力量,达到好的效果。没有雄心壮志,就不会有超越时空的意图;没有超越时空的意图,就不会有无可比拟的计划;没有无可比拟的计划,就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没有坚定果敢的行动和力量,就难以取得伟大的效果。从古至今,大事小事都这样。
所以说,计划是行动之父,行动是成功(效果)之母。
黄帝百战征伐,周公礼典政制,秦始皇修筑长城,隋炀帝开掘运河,都是在客观上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行动。这些行动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如果他们没有远大的雄图和计划,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也不会取得巨大的效果。
英国百年战争,美国独立革命,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复兴运动,都是由于领导者有远大的计划和宏大的志愿,才有划时代的丰功伟绩,成为后世景仰的纪念碑。
每一件大事都有它的计划,分门别类,按部就班。而每一大计划又有若干阶段的独立计划,每一独立计划,前后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例如一次战争,应有整个计划,而每一次战役,又有每一次的计划。一个国家建立后,有整个建设计划,而每一部门,又有每个部门的建设计划。如政治建设计划,经济建设计划,农业建设计划,教育建设计划,国防建设计划等等。
计划中又有按时期、种类的分别计划,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一生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日的计划;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按时计功,自然有所成就。
没有成功的人都没有计划,所以有人说:“没有计划,就是正在计划失败。”你是否也正在计划失败呢?当然,没有人愿意计划失败,但是,你可能犯了这样的错误——没有计划。
成功的人士都是善于规划他们自己的人生,他们都知道自己要达成哪些目标,拟订好优先顺序,并且拟订一个详细计划。为什么要拟订详细计划呢?因为计划百密一疏是没有用的。你可能不会被大象踩死,但你可能会被蚊子叮到。蚊子就是你疏忽的地方,你的计划一定要详细,要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下来,并按照优先顺序排列,依照优先顺序来做。
我一个作家朋友,他创作作品的时候,规定自己每一天需要撰写多少字数,需要搜集多少资讯,需要查阅多少资料,需要真正具体完成的是多少,把它分割下来,每天固定的时间一到就照着计划进行。
你应知道,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按照计划进行。但是,有了计划,是提供你做事架构的优先顺序,让你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你需要做的事情。
在人生当中,你没有办法做每一件事情,但是你永远有办法去做对你最重要的事情,计划就是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办法。当你把优先顺序排定之后,还要彻底执行,保证成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成功人士的计划为什么能够一一实现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为了使计划实现而彻底实行。如果仅仅是计划或是只有思考,那么什么都不会实现。为了要使计划实现,往往有许多事情应当互相配合,由此而产生的很多问题,如果有耐心地一一去克服,那么计划也就可以实现了。
千万记住,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机率会大幅度提升,只有行动,没有计划,是所有失败的开始。
你需要什么样的计划?或许你需要的不只是十年的计划,或许你需要五年的计划,或许你更需要的是每年的计划,每月的计划,每周的计划。
计划是成功的保障,计划是成功必备的条件。如果你是一边走路,一边计划,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台湾第一位研究神经语言学的激发心灵潜力专家陈安之先生曾经提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因此,他们的成就总是超越别人。
为了成功,你需要。
树立管理时间的意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孔子站在河边上,感叹地说:“逝去的就像这样一去不返呀!且日夜不停。”
历来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孔子慨叹岁月之流逝,勉励人们不要枉费年华。但据《孟子·离娄下》载,孔子之意,取川流不息,是有本源,所以君子对无本无源的声誉,应引以为耻。而《荀子·宥坐篇》中则讲孔子观于东流之水,悟出了德、义、道、勇等一番大道理。
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是有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从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涌进。所以我们要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
《易经》乾卦的卦辞上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用乾代表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周易》思想是孔子所效法的。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
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毛泽东同志说:“坐地日行八万里”,他在抗日战争提出“论持久战”,即是以静制动的战略思想。“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大学》中引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极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我们自己多多去体验它,应该了解很多的东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推崇水,叫做“上善若水”,他从水中观察到了人生的智慧。孔子也从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样,或者说自然界中的一切都会像水一样,永远也不停歇地奔流不息。其中的奥妙无穷,它告诫着人们既要珍惜时光,不要让大好的光阴随流水;又说明水流匆匆,归入大海,人也一样,匆匆一生,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摇篮,又是人类的归宿。我们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的确,这匆匆而过的一瞬,如何去流过呢?
机会属于有时间观的人
智者不背时而侥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
——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要想抢占先机,首先要明白这个机会,善于寻找这个机会。
古代的圣人说:“见机而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什么是“机”?
“形势的维系处为机,事情的转变处为机,事物的紧切处为机,时节的结合处为机。在目前就是机,一瞬间过去就不是机,有隙可乘就是机,失去它就没有机。谋就得深远,藏就得绝密,这就决定于见识,利在于决断。”
在谋略上想要寻求先的机会,运用先的时机,重要的在于能随机应变,以实制虚。要善于观察天下的变化,静待天下的动,以便抓住机会制住它。
儒道是互相渗透的。老子说:“人们都在争取先,惟独我取后。”我以实处,等待着他们动的时机,马上制住他们,这就是后发先至的一招,用无算应付有算的方法。
在这个时机内,既要预料敌方,又要估量自己;既要预料敌方的变化,又要预料友邻的变化;既要策动敌方,又要策动自己。
防备于不备,预料于不料,谋划于不谋,才有全胜的机会。不然,就会陷于“自己只想制住敌方的先机,反而被敌方制住了我的先机。”
这是教训,如果能用自己实制敌的虚,用自己的长处制敌方的短处,并且筹划周全,变化于始终,处处都是我制在于先,那么全天下都会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机会与时间相关,而处世成功者都有守时的习惯,一个约会常常迟到、付款常常延期的人,其信用度必定小得可怜,机会常常在身边流失。
要考虑到不守时的危害性。每次约会都准时的人,无形中也会增加自己的时间。拿破仑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战胜奥地利人,是由于奥地利人不知道5分钟的价值。而实际上,即使1分钟的不准时也会让自己遭遇一场不幸。兵贵神速,拖拖拉拉的军队必败无疑。汉朝张良授兵书的故事就喻示着“谁占有时间,谁就是胜者”的哲理。神秘老者约张良于某日凌晨于某座桥上相见,张良接连几次赶到那个地点的时候,老者已先于他待在那里,老者让张良回去,另约时间,直到张良在桥上等待老者的那一次,老者才把兵书授给了他。
机会不会等待迟到的人。在处世交友中,你守时,也是守信。有一次,拿破仑邀请他属下的一些将士来吃饭,到了时间也不见他们的身影,拿破仑就独自吃起来。在他吃完的时候,将士们来了,拿破仑摊了摊手,说:“很遗憾,中饭时间已过,我们立即办事。”
很多人因为不准时,而失去拥有高等职位的机会。
范德·比尔特一贯非常守时。在他看来,不准时就是一种难以容忍的罪恶。有一次,范德·比尔特与一个请求他帮忙的青年约好,某天上午的10点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见那位青年,然后陪那位青年去会见火车站站长,应聘铁路上的一个职位。到了这一天,那个青年比约定时间竟迟到了20分钟。所以,当那位青年到范德·比尔特的办公室时,范德·比尔特先生已经离开办公室,开会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青年再去求见范德·比尔特。范德·比尔特问他那天为什么失约,谁知那个青年人回答道:“呀,范德·比尔特先生,那天我是在10点20分钟来的!”
“但是,我们约定的时间是10点钟啊!”范德·比尔特提醒他。
那个青年支支吾吾:“迟到一二十分钟,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吧?”
范德·比尔特先生很严肃地对他说:“谁说没有关系? 你要知道,能否准时赴约是一件极紧要的事情。就这件事来说,你因不能准时已失掉了拥有你所向往的那个职位的机会,因为就在那一天,铁路部门已接洽了另一个人。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没有权利看轻我的20分钟时间,没有理由以为我白等你20分钟是不要紧的。老实告诉你,在那20分钟的时间中,我必须赴另外两个重要的约会,我也不能让别人白等。”
准时、准时、再准时,这就是中庸的处世智慧。已故的金融大亨摩根把每一个钟头都看成1000美元。许多年轻人处世经历少,吃亏也少,所以尚不知守时的重要,对于摩根每分钟是1000美元的话可以不以为然,但是想没想到,也许到了某一天,你就觉得自己的时间和摩根的时间一样值钱,甚至比他的更有价值。
要做到守时,就要养成对任何约定的事都按时办的习惯。准时的习惯也像其他的习惯一样,要早日加以训练。纳尔逊侯爵曾经说过:“我的事业要归功于总是提早一刻钟的习惯。准时是国王的礼貌、绅士的品位和商人的必要习惯,是处世交友的规则。”
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没有好处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
——《尚书》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实实在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为第一;参天大树搏风雨,扎实根基为第一;谷子低头笑茅草,丰盈子实为第一;有志之士建功业,充实自己为第一。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又有点好高骛远,总是想入非非,不愿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行动。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什么事儿也干不了。
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为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你越是厌卑近而骛高远,你便越陷在卑近之渊,高远永远让你够不着,摸不到。
有人在失败时,喜欢问自己:“怎么回事?是我的命不好?是我比别人愚笨?是我比别人少长一只手?”统统不是。心性孤傲,目标远大,立志高弘,这是正确的,可是,不愿耕耘,只想收获,能行吗?只空有大志,却不肯为理想的实现而去动手做一次,那理想只能是空想、妄想、瞎想,不值一分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不经千锤百炼,怎么可能锐不可当?梅花“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扑鼻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受宫刑而忍辱负重,终于穷20年之功,写成了“史家绝唱”《史记》;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悲悯的心情关注社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两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才有“诗史”、“诗圣”的美誉。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牛奶的时间挤出来工作的。”只怀抱空想、不付诸行动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空想、妄想,脱离实际的人,注定他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成功的陷阱。
好高骛远的人没有立足社会的真正能耐,只有夸夸其谈。然而,知道吗?夸夸其谈,引来了多少祸殃?古人王衍清谈误国,赵括纸上谈兵,导致身败名裂,这些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例子。
好高骛远,结局自然是悲惨的。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于是一事无成。眼看别人八面威风,春风得意,你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什么用?
如果你认识到了空想、妄想带给你的是灾难,你充分认识到了它的危害性,你发誓,一切从头再来,那么,美好的前途仍向你挥手,成功的大门仍对你敞开。你再没有失误,你再没有被人瞧不起,你仍然有可能成功,仍然有可能站立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不是不能遐想、展望,但要付诸行动。如果只想不做,那就真成了“瞎想”了。孔子讲过“思无益不如学”,你要成功,就该从小事做起,从那一小撮泥土筑起,从此时此刻开始,从坚实的土地上迈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千里之外的遥远地方,有非常迷人的景致,有富有魅力的目标,如果你只在那儿空想,而不一步一步地去走,那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行动是争奇斗艳的花朵。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玄想、瞎想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鲁迅先生告诫说:“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可以自解之处就愈多。”志愿和希望的实现要靠干和做。干和做就是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就是要找到实现志愿和希望的用力之处,否则,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开首太自以为有非常的神力,有如意的成功,幻想飞得太高,坠在现实上的时候,伤就格外沉重了。”
所以说,计划是行动之父,行动是成功(效果)之母。
黄帝百战征伐,周公礼典政制,秦始皇修筑长城,隋炀帝开掘运河,都是在客观上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行动。这些行动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如果他们没有远大的雄图和计划,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也不会取得巨大的效果。
英国百年战争,美国独立革命,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复兴运动,都是由于领导者有远大的计划和宏大的志愿,才有划时代的丰功伟绩,成为后世景仰的纪念碑。
每一件大事都有它的计划,分门别类,按部就班。而每一大计划又有若干阶段的独立计划,每一独立计划,前后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例如一次战争,应有整个计划,而每一次战役,又有每一次的计划。一个国家建立后,有整个建设计划,而每一部门,又有每个部门的建设计划。如政治建设计划,经济建设计划,农业建设计划,教育建设计划,国防建设计划等等。
计划中又有按时期、种类的分别计划,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一生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日的计划;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按时计功,自然有所成就。
没有成功的人都没有计划,所以有人说:“没有计划,就是正在计划失败。”你是否也正在计划失败呢?当然,没有人愿意计划失败,但是,你可能犯了这样的错误——没有计划。
成功的人士都是善于规划他们自己的人生,他们都知道自己要达成哪些目标,拟订好优先顺序,并且拟订一个详细计划。为什么要拟订详细计划呢?因为计划百密一疏是没有用的。你可能不会被大象踩死,但你可能会被蚊子叮到。蚊子就是你疏忽的地方,你的计划一定要详细,要把所有要做的事都列下来,并按照优先顺序排列,依照优先顺序来做。
我一个作家朋友,他创作作品的时候,规定自己每一天需要撰写多少字数,需要搜集多少资讯,需要查阅多少资料,需要真正具体完成的是多少,把它分割下来,每天固定的时间一到就照着计划进行。
你应知道,有的时候没有办法百分之百按照计划进行。但是,有了计划,是提供你做事架构的优先顺序,让你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你需要做的事情。
在人生当中,你没有办法做每一件事情,但是你永远有办法去做对你最重要的事情,计划就是一个排列优先顺序的办法。当你把优先顺序排定之后,还要彻底执行,保证成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成功人士的计划为什么能够一一实现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为了使计划实现而彻底实行。如果仅仅是计划或是只有思考,那么什么都不会实现。为了要使计划实现,往往有许多事情应当互相配合,由此而产生的很多问题,如果有耐心地一一去克服,那么计划也就可以实现了。
千万记住,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机率会大幅度提升,只有行动,没有计划,是所有失败的开始。
你需要什么样的计划?或许你需要的不只是十年的计划,或许你需要五年的计划,或许你更需要的是每年的计划,每月的计划,每周的计划。
计划是成功的保障,计划是成功必备的条件。如果你是一边走路,一边计划,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台湾第一位研究神经语言学的激发心灵潜力专家陈安之先生曾经提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因此,他们的成就总是超越别人。
为了成功,你需要。
树立管理时间的意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孔子站在河边上,感叹地说:“逝去的就像这样一去不返呀!且日夜不停。”
历来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孔子慨叹岁月之流逝,勉励人们不要枉费年华。但据《孟子·离娄下》载,孔子之意,取川流不息,是有本源,所以君子对无本无源的声誉,应引以为耻。而《荀子·宥坐篇》中则讲孔子观于东流之水,悟出了德、义、道、勇等一番大道理。
孔子并没有以悲观的态度来说这句话,而是有很多的意义包括在内,极高明。从另一面,用积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如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涌进。所以我们要了解,人生就像这股流水一样。
《易经》乾卦的卦辞上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代表了天,中国文化是用乾代表天体,现在的名词就是宇宙。《周易》思想是孔子所效法的。文王解释宇宙,是永远在转,永远在动,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没有人类了,整个宇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动态的。
中国文化并不主张静态的宇宙。人生也是这样,要不断求进步。静是缓慢的动态,没有真正绝对的静。毛泽东同志说:“坐地日行八万里”,他在抗日战争提出“论持久战”,即是以静制动的战略思想。“天行健”是永远强健地运行;“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教我们效法宇宙一样,即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要效法水不断前进,也就是《大学》中引用汤之盘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道理。人生思想、观念,都要不断地进步,满足于今日的成就,就会落伍。
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包括各方面很多意义,可以说孔子的哲学,尤其人生哲学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它可以从消极的、积极的各方面看,看宇宙、看人生、看一切。我们自己多多去体验它,应该了解很多的东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推崇水,叫做“上善若水”,他从水中观察到了人生的智慧。孔子也从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样,或者说自然界中的一切都会像水一样,永远也不停歇地奔流不息。其中的奥妙无穷,它告诫着人们既要珍惜时光,不要让大好的光阴随流水;又说明水流匆匆,归入大海,人也一样,匆匆一生,来自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摇篮,又是人类的归宿。我们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的确,这匆匆而过的一瞬,如何去流过呢?
机会属于有时间观的人
智者不背时而侥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
——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要想抢占先机,首先要明白这个机会,善于寻找这个机会。
古代的圣人说:“见机而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什么是“机”?
“形势的维系处为机,事情的转变处为机,事物的紧切处为机,时节的结合处为机。在目前就是机,一瞬间过去就不是机,有隙可乘就是机,失去它就没有机。谋就得深远,藏就得绝密,这就决定于见识,利在于决断。”
在谋略上想要寻求先的机会,运用先的时机,重要的在于能随机应变,以实制虚。要善于观察天下的变化,静待天下的动,以便抓住机会制住它。
儒道是互相渗透的。老子说:“人们都在争取先,惟独我取后。”我以实处,等待着他们动的时机,马上制住他们,这就是后发先至的一招,用无算应付有算的方法。
在这个时机内,既要预料敌方,又要估量自己;既要预料敌方的变化,又要预料友邻的变化;既要策动敌方,又要策动自己。
防备于不备,预料于不料,谋划于不谋,才有全胜的机会。不然,就会陷于“自己只想制住敌方的先机,反而被敌方制住了我的先机。”
这是教训,如果能用自己实制敌的虚,用自己的长处制敌方的短处,并且筹划周全,变化于始终,处处都是我制在于先,那么全天下都会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机会与时间相关,而处世成功者都有守时的习惯,一个约会常常迟到、付款常常延期的人,其信用度必定小得可怜,机会常常在身边流失。
要考虑到不守时的危害性。每次约会都准时的人,无形中也会增加自己的时间。拿破仑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战胜奥地利人,是由于奥地利人不知道5分钟的价值。而实际上,即使1分钟的不准时也会让自己遭遇一场不幸。兵贵神速,拖拖拉拉的军队必败无疑。汉朝张良授兵书的故事就喻示着“谁占有时间,谁就是胜者”的哲理。神秘老者约张良于某日凌晨于某座桥上相见,张良接连几次赶到那个地点的时候,老者已先于他待在那里,老者让张良回去,另约时间,直到张良在桥上等待老者的那一次,老者才把兵书授给了他。
机会不会等待迟到的人。在处世交友中,你守时,也是守信。有一次,拿破仑邀请他属下的一些将士来吃饭,到了时间也不见他们的身影,拿破仑就独自吃起来。在他吃完的时候,将士们来了,拿破仑摊了摊手,说:“很遗憾,中饭时间已过,我们立即办事。”
很多人因为不准时,而失去拥有高等职位的机会。
范德·比尔特一贯非常守时。在他看来,不准时就是一种难以容忍的罪恶。有一次,范德·比尔特与一个请求他帮忙的青年约好,某天上午的10点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见那位青年,然后陪那位青年去会见火车站站长,应聘铁路上的一个职位。到了这一天,那个青年比约定时间竟迟到了20分钟。所以,当那位青年到范德·比尔特的办公室时,范德·比尔特先生已经离开办公室,开会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青年再去求见范德·比尔特。范德·比尔特问他那天为什么失约,谁知那个青年人回答道:“呀,范德·比尔特先生,那天我是在10点20分钟来的!”
“但是,我们约定的时间是10点钟啊!”范德·比尔特提醒他。
那个青年支支吾吾:“迟到一二十分钟,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吧?”
范德·比尔特先生很严肃地对他说:“谁说没有关系? 你要知道,能否准时赴约是一件极紧要的事情。就这件事来说,你因不能准时已失掉了拥有你所向往的那个职位的机会,因为就在那一天,铁路部门已接洽了另一个人。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没有权利看轻我的20分钟时间,没有理由以为我白等你20分钟是不要紧的。老实告诉你,在那20分钟的时间中,我必须赴另外两个重要的约会,我也不能让别人白等。”
准时、准时、再准时,这就是中庸的处世智慧。已故的金融大亨摩根把每一个钟头都看成1000美元。许多年轻人处世经历少,吃亏也少,所以尚不知守时的重要,对于摩根每分钟是1000美元的话可以不以为然,但是想没想到,也许到了某一天,你就觉得自己的时间和摩根的时间一样值钱,甚至比他的更有价值。
要做到守时,就要养成对任何约定的事都按时办的习惯。准时的习惯也像其他的习惯一样,要早日加以训练。纳尔逊侯爵曾经说过:“我的事业要归功于总是提早一刻钟的习惯。准时是国王的礼貌、绅士的品位和商人的必要习惯,是处世交友的规则。”
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没有好处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
——《尚书》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实实在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为第一;参天大树搏风雨,扎实根基为第一;谷子低头笑茅草,丰盈子实为第一;有志之士建功业,充实自己为第一。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又有点好高骛远,总是想入非非,不愿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行动。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什么事儿也干不了。
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为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你越是厌卑近而骛高远,你便越陷在卑近之渊,高远永远让你够不着,摸不到。
有人在失败时,喜欢问自己:“怎么回事?是我的命不好?是我比别人愚笨?是我比别人少长一只手?”统统不是。心性孤傲,目标远大,立志高弘,这是正确的,可是,不愿耕耘,只想收获,能行吗?只空有大志,却不肯为理想的实现而去动手做一次,那理想只能是空想、妄想、瞎想,不值一分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不经千锤百炼,怎么可能锐不可当?梅花“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扑鼻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受宫刑而忍辱负重,终于穷20年之功,写成了“史家绝唱”《史记》;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悲悯的心情关注社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两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才有“诗史”、“诗圣”的美誉。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牛奶的时间挤出来工作的。”只怀抱空想、不付诸行动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空想、妄想,脱离实际的人,注定他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成功的陷阱。
好高骛远的人没有立足社会的真正能耐,只有夸夸其谈。然而,知道吗?夸夸其谈,引来了多少祸殃?古人王衍清谈误国,赵括纸上谈兵,导致身败名裂,这些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例子。
好高骛远,结局自然是悲惨的。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于是一事无成。眼看别人八面威风,春风得意,你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有什么用?
如果你认识到了空想、妄想带给你的是灾难,你充分认识到了它的危害性,你发誓,一切从头再来,那么,美好的前途仍向你挥手,成功的大门仍对你敞开。你再没有失误,你再没有被人瞧不起,你仍然有可能成功,仍然有可能站立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不是不能遐想、展望,但要付诸行动。如果只想不做,那就真成了“瞎想”了。孔子讲过“思无益不如学”,你要成功,就该从小事做起,从那一小撮泥土筑起,从此时此刻开始,从坚实的土地上迈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千里之外的遥远地方,有非常迷人的景致,有富有魅力的目标,如果你只在那儿空想,而不一步一步地去走,那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行动是争奇斗艳的花朵。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玄想、瞎想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鲁迅先生告诫说:“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可以自解之处就愈多。”志愿和希望的实现要靠干和做。干和做就是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就是要找到实现志愿和希望的用力之处,否则,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开首太自以为有非常的神力,有如意的成功,幻想飞得太高,坠在现实上的时候,伤就格外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