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与对方分手的想法。
弄清吵架的原因。假如你与同事的争辩十分滑稽可笑的话,它很可能自然而然地过去。或是你们俩在某个观点上意见不统一,其实这些问题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更多的时候,不是任何人的错,或是两个人都有错,或是没人能真正搞清是谁的错。不去追究,才是言归于好的奥妙所在。
寻找和尝试言归于好的办法。吵架后,同事彼此之间会直接出现一种担心的心理。大多数人最担心的是遭到拒绝。深呼吸,让自己轻松一下,这偶然的行为会帮助你和同事驱散紧张的气氛。
你一旦告别恐惧和担心,那么和同事的交谈就会更容易些。别等同事来找你,能迈出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让争吵恶化,那么你们两个人会一起失去友谊。如果你们言归于好,你们就都是胜利者。不要等待别人解决问题,你自己应负起责任。时间不等人,你越快越好。
不能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需主动去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唤起彼此的信心。“嗨,还生气呢?”“喂,有空咱们聊聊。”假如你面对面地向她提问,不妨带着真诚的微笑。
假如你们双方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话,那么很难听进对方的倾诉。但是你如何弄清同事的感受呢?你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告诉我你是如何想的好吗?”而且当对方谈话时,不要打断她或是与其争辩,让她感到你尊重她,也许矛盾好解决一些。
当冲突无法避免时,不妨制订处世“争吵法则”:
⊙任何争端事出有因,不能借题发挥,故意制造事端。
⊙不能和任何人发生肢体冲突,除非出于自卫,否则绝对是最疯狂的行为。
⊙不要碰他人最敏感的话题。比如,有人很介意别人叫他“小眼睛”,结果你偏偏不知好歹,即使对方明知你是开玩笑,还是会恨你入骨。
⊙不要透露你在某方面根深蒂固的偏见或意识形态,比如,种族好恶、性别歧视等,通常,这类争执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当你在与对方的较量中占得上风时,千万不要得意洋洋,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否则,对方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就会想方设法奉还今天的屈辱。如果你向对方表示尊敬之意,表明自己只是侥幸取胜,对方就会怨恨顿消。
在与人交往中造成了冲突,本来你的目的是使事情对自己有利,而不是为自己树敌。从利益出发,主动求和以减轻敌意,以免发生更激烈的冲突,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毫无疑问,这是处理矛盾的上策。
《子思子》上有言:“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写道:“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你如果能做到这样,在顺境中得人缘,逆境中得人助,自是必然。
主动吃亏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更好吃的东西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韩婴《韩诗外传》
常常听到对有人缘的人评价是:“他很大方,舍得给人吃给人喝。”这句话听上去很世俗,然而从中庸处世的角度看,你为人小气,不愿吃亏,就显得很尖滑。不少好朋友,或者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反目成仇了,双方都搞得很不开心。相互你好我好地走到一起,结果是大打出手的分手,前后反差太大,都是由于不得中庸之道,怕吃亏造成的。
有个人却不这样,他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几年后一笔生意让他们所赚的钱又赔了进去,剩下的是一些值不了多少钱的设备,他对朋友说,全归你吧,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留下这句话后,他就与朋友分手了。显得多有风度啊,没有相互埋怨,这叫“好合好散”。生意没了,人情还在。
有人问小巨人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吗?”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的意思是,他吃亏可以争取更多人愿意与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合作人,他现在能拿多少个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人会变成五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李嘉诚一生与很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时候,他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钱。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亏。这是种风度,是种气量,也正是这种风度和气量,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诚的成功更得力于他的中庸处世的交友经验。
吃亏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还是做生意场上的伙伴也罢,手下的人跟着你有好日子过、有奔头,他才会一心一意与你合作,给你干。因为他知道老板生意好了他才会好。生意场伙伴同你做生意不能赚钱,才会朝三暮四。好分好合,你要让他人觉得你是个值得共事的人,这才是成功的处世。
有人与朋友一旦分手,就翻脸不认人,不想吃一点亏,这种人是否聪明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点亏都不想吃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让步、吃亏是一种必要的投资,也是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为什么呢?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占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已经处处抢先,从来不为别人考虑,眼睛总是盯着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占有它。他周围的人对他很反感,合作几个来回就再也不想与他合作下去了。合作伙伴一个个离他而去,他难以找到愿意与他重新合作的人,他不是吃了大亏吗?
分手,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路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如果你与人分手时,狠狠地捞一把,不管是自己的还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上手就是自己的东西,那么就显得忘恩负义,或者不仁不义。
从心态发展上来看,你老不愿吃亏,老占别人的便宜,会把自己弄得很猥琐。因为便宜被你占尽的时候,也就会觉得自己总在吃亏,心中就会积存不满和愤怒,这对自己也会是很大的伤害。再有,捞朋友的东西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的眼光都集中到收集和占有眼前的每一点微小的利益上,势必影响自己的境界,缺乏向远处、高处看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人除非摸彩票中了奖,否则是很难获得大的成功和利益。
为对手叫好并不是弱者的表现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善。
——韩愈《原毁》
中庸强调是与人和谐相处,可是不少人与人初次见面很客气,与人短时间相处也能做到谦让付出,可是时间长了就相处不好了,不愿为对方付出,甚至斤斤计较起来。成功的处世是与人越相处久越显示自己对人的友好。
相处久了,产生一种视对方为工作和生活中的竞争对手的心理,以致处处戒备和设防,对他人的笑容减少了,客气话也少了,而挖苦与讽刺多了。常见到一些同事与朋友,见面就互相嘲笑对方。这种相处,其实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因为一旦出现生活变故,你讽刺排挤的人,没有给过他帮助的人,最容易成为幸灾乐祸的人,成为在你伤口上撒盐的人。
当我们看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总是兴奋不已,希望有人为自己鼓掌。可是当身边人,包括你的“假想敌”,你的对手取得成功的时候,你该怎样去面对呢?是嫉妒还是欣赏?是大声叫好还是不屑一顾?尤其是你平日与他相处得很紧张、很不快乐的人成功了,这时候,你为他鼓掌,会化解对方对你的不满和成见,改变他对你的态度,他会觉得你慷慨地付出自己的真诚,从此,他也会给予你的支持。人都是这样,死结越拧越紧,活结虽复杂,却容易打开。
亚力山大和大流士在伊萨斯展开激烈大战,大流士失败后逃走了。一个仆人想办法逃到大流士那里,大流士询问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是否活着,仆人回答:“他们都还活着,而且人们对她们的殷勤礼遇跟您在位时一模一样。”
大流士听完之后又问他的妻子是否仍忠贞于他,仆人回答仍是肯定的。于是他又问亚力山大是否曾对她强施无礼,仆人先发誓,随后说:“大王陛下,您的王后跟您离开时一样,亚力山大是最高尚的人,最能控制自己的英雄。”
大流士听完仆人这句话,双手全十,对着苍天祈祷说:“啊!宙斯大王!您掌握着人世间帝王的兴衰大事。既然您把波斯和米地亚的主权交给了我,我祈求您,如果可能,就保佑这个主权天长地久。但是如果我不能继续在亚洲称王了,我祈祷您千万别把这个主权交给别人,只交给亚力山大,因为他的行为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为朋友叫好与付出容易,为别人叫好与付出困难,为对手叫好与付出更困难。我所说的付出,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的一句鼓励就是给予,当别人成功的时候,你的几声掌声就是礼物。一些人对同行冤家和竞争对手,多采取的是阴险的手段,打击报复,而不知道如何化敌为友。想把对手变成朋友,就要舍得为他“付出”,对方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要保持冷静,不能见机踹他一脚,当你成功的时候,不要在对方面前趾高气扬,克制自己不流露出得意。做到这些就是“付出”,勇敢地“付出”。
一位成功人士说:“为竞争对手叫好,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为对手叫好,非但不会损伤自尊心,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得到的是感激。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为对手赞赏的过程,也是自己矫正自私与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
当别人危难时伸手援助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得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
一个一毛不拔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而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别人,自己怎么办?君子要顾本,所以中庸之道是既不太小气,也不太大方。人际关系存在着一个“成本”,使用方法和时机得当,则降低成本,获得人心。比如,捐助、义卖、让利等等公益事业活动,表面上资助非盈利甚至“倒贴”的社会性公益事业,“无私”地奉献出爱心,实际上所起的广告效应,会远远大于同等成本的“硬广告”。并且,“硬广告”,只是让人知道,而“软广告”却在出名的同时获得人们的好感与支持。
对别人的帮助或者援助,要做到中庸,也就是恰到好处,关键是及时,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好。
一个有钱人对爱因斯坦抱怨:“谁都不喜欢我,他们说我太自私小气。可是我的遗嘱上已经写好,要把我所有的财产捐给一家慈善机构。”
爱因斯坦说:“也许有个牛和猪的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示。有一头猪到牛那里,对牛抱怨:‘别人总是说你很友善,这点倒也没错,因为你给他们牛奶。可是他们从我身上带走的东西更多啊,他们得到的香肠、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吗?连我的猪蹄子都拿去炖了!可是,谁都不喜欢我,对人来说,我就是一只让人讨厌的猪!怎么会这样呢?’牛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我活着的时候就给予他们了。’”
爱因斯坦说的这个寓言故事的用意很清楚,给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大家都送的时候,有你没有都显示不出你的帮助重要,而在对方危难时送他,他就会感激你。经常听到人说:“在困难中得到了你的帮助,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古人说:“一饭之恩必报。”为什么要报?没有这餐饭,饥饿者可能就没命了,一饭之恩就是活命之恩。《水浒传》上宋江为什么得人缘,那么多英雄好汉都尊敬他、服他管,还不是他善于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人,以致人们称他为“及时雨宋江”?
所以为人处世,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要有与他人同甘共苦、心里装着他人冷暖的情感;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做扶危解困的“及时雨”。
做人的互助原理是:你在关键的时刻帮人一把,别人也会在重要时候助你一臂。初看起来这似乎是等价交换,然而,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孤独一人打拼天下,尤其是要使自己的人生局面推广开来,更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想别人将来帮助你,你就必须先去关心别人、感动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回报。因此,高明的为人技巧就是急人之难,解人于倒悬之中。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厂家因此被迫停产,濒临倒闭。在这个关涉许多企业命运的时刻,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结束了。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20磅配额以原价转让给需求量较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因而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帮助时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礼记》
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古代有位大侠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技巧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
弄清吵架的原因。假如你与同事的争辩十分滑稽可笑的话,它很可能自然而然地过去。或是你们俩在某个观点上意见不统一,其实这些问题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更多的时候,不是任何人的错,或是两个人都有错,或是没人能真正搞清是谁的错。不去追究,才是言归于好的奥妙所在。
寻找和尝试言归于好的办法。吵架后,同事彼此之间会直接出现一种担心的心理。大多数人最担心的是遭到拒绝。深呼吸,让自己轻松一下,这偶然的行为会帮助你和同事驱散紧张的气氛。
你一旦告别恐惧和担心,那么和同事的交谈就会更容易些。别等同事来找你,能迈出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让争吵恶化,那么你们两个人会一起失去友谊。如果你们言归于好,你们就都是胜利者。不要等待别人解决问题,你自己应负起责任。时间不等人,你越快越好。
不能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需主动去尝试,用积极的态度唤起彼此的信心。“嗨,还生气呢?”“喂,有空咱们聊聊。”假如你面对面地向她提问,不妨带着真诚的微笑。
假如你们双方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话,那么很难听进对方的倾诉。但是你如何弄清同事的感受呢?你可以开诚布公地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告诉我你是如何想的好吗?”而且当对方谈话时,不要打断她或是与其争辩,让她感到你尊重她,也许矛盾好解决一些。
当冲突无法避免时,不妨制订处世“争吵法则”:
⊙任何争端事出有因,不能借题发挥,故意制造事端。
⊙不能和任何人发生肢体冲突,除非出于自卫,否则绝对是最疯狂的行为。
⊙不要碰他人最敏感的话题。比如,有人很介意别人叫他“小眼睛”,结果你偏偏不知好歹,即使对方明知你是开玩笑,还是会恨你入骨。
⊙不要透露你在某方面根深蒂固的偏见或意识形态,比如,种族好恶、性别歧视等,通常,这类争执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当你在与对方的较量中占得上风时,千万不要得意洋洋,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否则,对方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就会想方设法奉还今天的屈辱。如果你向对方表示尊敬之意,表明自己只是侥幸取胜,对方就会怨恨顿消。
在与人交往中造成了冲突,本来你的目的是使事情对自己有利,而不是为自己树敌。从利益出发,主动求和以减轻敌意,以免发生更激烈的冲突,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毫无疑问,这是处理矛盾的上策。
《子思子》上有言:“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写道:“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你如果能做到这样,在顺境中得人缘,逆境中得人助,自是必然。
主动吃亏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更好吃的东西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韩婴《韩诗外传》
常常听到对有人缘的人评价是:“他很大方,舍得给人吃给人喝。”这句话听上去很世俗,然而从中庸处世的角度看,你为人小气,不愿吃亏,就显得很尖滑。不少好朋友,或者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反目成仇了,双方都搞得很不开心。相互你好我好地走到一起,结果是大打出手的分手,前后反差太大,都是由于不得中庸之道,怕吃亏造成的。
有个人却不这样,他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几年后一笔生意让他们所赚的钱又赔了进去,剩下的是一些值不了多少钱的设备,他对朋友说,全归你吧,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留下这句话后,他就与朋友分手了。显得多有风度啊,没有相互埋怨,这叫“好合好散”。生意没了,人情还在。
有人问小巨人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吗?”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曾经这样跟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的意思是,他吃亏可以争取更多人愿意与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合作人,他现在能拿多少个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人会变成五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李嘉诚一生与很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时候,他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钱。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亏。这是种风度,是种气量,也正是这种风度和气量,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诚的成功更得力于他的中庸处世的交友经验。
吃亏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还是做生意场上的伙伴也罢,手下的人跟着你有好日子过、有奔头,他才会一心一意与你合作,给你干。因为他知道老板生意好了他才会好。生意场伙伴同你做生意不能赚钱,才会朝三暮四。好分好合,你要让他人觉得你是个值得共事的人,这才是成功的处世。
有人与朋友一旦分手,就翻脸不认人,不想吃一点亏,这种人是否聪明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点亏都不想吃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让步、吃亏是一种必要的投资,也是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为什么呢?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占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已经处处抢先,从来不为别人考虑,眼睛总是盯着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占有它。他周围的人对他很反感,合作几个来回就再也不想与他合作下去了。合作伙伴一个个离他而去,他难以找到愿意与他重新合作的人,他不是吃了大亏吗?
分手,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路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如果你与人分手时,狠狠地捞一把,不管是自己的还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上手就是自己的东西,那么就显得忘恩负义,或者不仁不义。
从心态发展上来看,你老不愿吃亏,老占别人的便宜,会把自己弄得很猥琐。因为便宜被你占尽的时候,也就会觉得自己总在吃亏,心中就会积存不满和愤怒,这对自己也会是很大的伤害。再有,捞朋友的东西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的眼光都集中到收集和占有眼前的每一点微小的利益上,势必影响自己的境界,缺乏向远处、高处看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人除非摸彩票中了奖,否则是很难获得大的成功和利益。
为对手叫好并不是弱者的表现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善。
——韩愈《原毁》
中庸强调是与人和谐相处,可是不少人与人初次见面很客气,与人短时间相处也能做到谦让付出,可是时间长了就相处不好了,不愿为对方付出,甚至斤斤计较起来。成功的处世是与人越相处久越显示自己对人的友好。
相处久了,产生一种视对方为工作和生活中的竞争对手的心理,以致处处戒备和设防,对他人的笑容减少了,客气话也少了,而挖苦与讽刺多了。常见到一些同事与朋友,见面就互相嘲笑对方。这种相处,其实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因为一旦出现生活变故,你讽刺排挤的人,没有给过他帮助的人,最容易成为幸灾乐祸的人,成为在你伤口上撒盐的人。
当我们看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总是兴奋不已,希望有人为自己鼓掌。可是当身边人,包括你的“假想敌”,你的对手取得成功的时候,你该怎样去面对呢?是嫉妒还是欣赏?是大声叫好还是不屑一顾?尤其是你平日与他相处得很紧张、很不快乐的人成功了,这时候,你为他鼓掌,会化解对方对你的不满和成见,改变他对你的态度,他会觉得你慷慨地付出自己的真诚,从此,他也会给予你的支持。人都是这样,死结越拧越紧,活结虽复杂,却容易打开。
亚力山大和大流士在伊萨斯展开激烈大战,大流士失败后逃走了。一个仆人想办法逃到大流士那里,大流士询问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是否活着,仆人回答:“他们都还活着,而且人们对她们的殷勤礼遇跟您在位时一模一样。”
大流士听完之后又问他的妻子是否仍忠贞于他,仆人回答仍是肯定的。于是他又问亚力山大是否曾对她强施无礼,仆人先发誓,随后说:“大王陛下,您的王后跟您离开时一样,亚力山大是最高尚的人,最能控制自己的英雄。”
大流士听完仆人这句话,双手全十,对着苍天祈祷说:“啊!宙斯大王!您掌握着人世间帝王的兴衰大事。既然您把波斯和米地亚的主权交给了我,我祈求您,如果可能,就保佑这个主权天长地久。但是如果我不能继续在亚洲称王了,我祈祷您千万别把这个主权交给别人,只交给亚力山大,因为他的行为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为朋友叫好与付出容易,为别人叫好与付出困难,为对手叫好与付出更困难。我所说的付出,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的一句鼓励就是给予,当别人成功的时候,你的几声掌声就是礼物。一些人对同行冤家和竞争对手,多采取的是阴险的手段,打击报复,而不知道如何化敌为友。想把对手变成朋友,就要舍得为他“付出”,对方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要保持冷静,不能见机踹他一脚,当你成功的时候,不要在对方面前趾高气扬,克制自己不流露出得意。做到这些就是“付出”,勇敢地“付出”。
一位成功人士说:“为竞争对手叫好,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为对手叫好,非但不会损伤自尊心,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对手叫好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得到的是感激。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对手叫好是一种修养,为对手赞赏的过程,也是自己矫正自私与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
当别人危难时伸手援助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得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
一个一毛不拔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而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别人,自己怎么办?君子要顾本,所以中庸之道是既不太小气,也不太大方。人际关系存在着一个“成本”,使用方法和时机得当,则降低成本,获得人心。比如,捐助、义卖、让利等等公益事业活动,表面上资助非盈利甚至“倒贴”的社会性公益事业,“无私”地奉献出爱心,实际上所起的广告效应,会远远大于同等成本的“硬广告”。并且,“硬广告”,只是让人知道,而“软广告”却在出名的同时获得人们的好感与支持。
对别人的帮助或者援助,要做到中庸,也就是恰到好处,关键是及时,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好。
一个有钱人对爱因斯坦抱怨:“谁都不喜欢我,他们说我太自私小气。可是我的遗嘱上已经写好,要把我所有的财产捐给一家慈善机构。”
爱因斯坦说:“也许有个牛和猪的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示。有一头猪到牛那里,对牛抱怨:‘别人总是说你很友善,这点倒也没错,因为你给他们牛奶。可是他们从我身上带走的东西更多啊,他们得到的香肠、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吗?连我的猪蹄子都拿去炖了!可是,谁都不喜欢我,对人来说,我就是一只让人讨厌的猪!怎么会这样呢?’牛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我活着的时候就给予他们了。’”
爱因斯坦说的这个寓言故事的用意很清楚,给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大家都送的时候,有你没有都显示不出你的帮助重要,而在对方危难时送他,他就会感激你。经常听到人说:“在困难中得到了你的帮助,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古人说:“一饭之恩必报。”为什么要报?没有这餐饭,饥饿者可能就没命了,一饭之恩就是活命之恩。《水浒传》上宋江为什么得人缘,那么多英雄好汉都尊敬他、服他管,还不是他善于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人,以致人们称他为“及时雨宋江”?
所以为人处世,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要有与他人同甘共苦、心里装着他人冷暖的情感;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做扶危解困的“及时雨”。
做人的互助原理是:你在关键的时刻帮人一把,别人也会在重要时候助你一臂。初看起来这似乎是等价交换,然而,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孤独一人打拼天下,尤其是要使自己的人生局面推广开来,更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想别人将来帮助你,你就必须先去关心别人、感动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回报。因此,高明的为人技巧就是急人之难,解人于倒悬之中。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厂家因此被迫停产,濒临倒闭。在这个关涉许多企业命运的时刻,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结束了。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20磅配额以原价转让给需求量较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因而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帮助时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礼记》
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古代有位大侠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时不负人托,完成这一化解恩怨的任务,可以走人了。可郭解还有高人一着的棋,有更技巧的处理方法。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