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张晨的恐怖统治力,为了求入场的众生相
用一石激起千层浪都不足以形容格莱美奖这条公告的杀伤力。
1957年,来自美国洛杉矶的一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员倡议成立一个代表音乐制品艺术和科学的机构,并通过这个机构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歌手及幕后音乐制作人员;
之后,美国国家科学院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简称录音学会)正式诞生,该机构创办了格莱美奖。
这五十年的时间,格莱美奖的颁奖地点就一直没有变过。
或者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重磅奖项颁奖地点都是固定的。
这种做法的优势就在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建立,能让世界上的人提起这座城市的时候就能想到这座城市的特点。
以至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举办城市,威尼斯、戛纳、柏林都成为了世界电影人心中的圣地。
这有利于形成一个以该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两者之间相互提升之下,对于奖项和城市都有巨大的好处。
而且固定的颁奖地点也有助于周边资源的配合。
经常换地方折腾嘉宾,还要担心新的合作方是否能胜任颁奖礼的举办。
毕竟对于很多的大型奖项来说,不出错是核心诉求之一。
但是作为世界音乐最高殿堂,已经固定在洛杉矶颁奖五十年之久的格莱美今年居然做出了如此决定,着实是让世界歌迷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同时也让早就已经在颁奖礼周边定好酒店入住的媒体、歌迷们傻了眼。
他们本着先到先得的想法,早早的蹲守在那里。
结果现在告诉他们格莱美挪窝了?!
“尼尔那家伙疯了吗?!”
“周边这么多商家都等着格莱美奖前后大赚一笔呢,他就这么一声招呼都不打的跑到华国去举办颁奖礼了?!”
“现在怎么办?”
一群记者们围拢在酒店大厅,不少人手里还大包小包的提着。
这些人直接就回答了那个提问的记者:“还能怎么办,赶紧办签证啊!”
“太麻烦了吧?”
12个小时的航程啊,有些记者这辈子都还没有出国漂亮国呢。
“随你们,反正里昂回归的新闻,我一定要拍到!”
“我也是,里昂回归,必须要采访到!”
“我如果没有拍到里昂出现的画面,会被老板炒了的。”
“里昂的回归,对于我们电视台来说很重要。”
“你们.”有人咬咬牙道,“我也去!”
其实不少人没想着去,但是一想到自家电视台或报纸如果当天没有报道张晨回归的新闻,那么那一天的收视率和报纸销量必定会一落千丈。
在某些事情上,如果大家集体摆烂倒没什么。
就怕有人不愿意摆烂。
而且只要一两个人不摆烂,就能带动所有人被迫开始内卷。
所以当一位记者提着包离开大堂后,所有人闻风而动。
有跑向大门直接赶到大使馆去申请签证的。
有跑回房间去收拾行李的。
没过一会儿,整个酒店大堂就剩下了一地鸡毛。
这些只是为了新闻的记者都这样,就更不用说为了张晨而来的歌迷了。
“你们看新闻了吗?”
“你说的是格莱美发的公告?”
“对啊,现在继续住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必要了,我看我们还得再办个签证去华国。”
“华国.我听说很落后啊,我需要带个呼吸器过去吗?”
“确实在电视里面看那里的环境不怎么好,生活条件还停留在我们几十年前的样子。”
“糊涂啊!你们到底是不是里昂的粉丝,他当初在他们的首都办的那场特别演唱会你们到底看没看,只要是里昂的粉丝就根本不会信那些媒体说的话!”
“这么说华国那里生活还不错?”
“我没去过也不敢说,但是这次不正好可以过去见识见识吗?”
“有道理!”
“那算我一个!”
“我也去!”
一幕幕歌迷自发组团前往华国,围观格莱美明星入场的观众们,在张晨回归这件事和华国到底是怎样的环境疑问,在各个酒店发生。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已经存在了五十年的奖项固然值得期待。
但是一个新的颁奖地点也让他们有了十足的好奇心。
尤其是新闻报道中的华国和张晨曾经宣传中的华国有天差地别的不同,他们也很好奇谁才是对的。
这股前往华国的行动,从张晨的歌迷开始向外扩散,让其他歌手的歌迷也纷纷好奇。
再加上他们原本也有格莱美奖突然换地点颁奖后,想要见到自己偶像的冲动,也开始办起了签证。
一时间,大使馆那边突然多出了百万人级别的签证申请,让工作人员一阵手忙脚乱。
也让这些原本就体会到张晨专辑好用的他们,再次感受了一回张晨在西方世界的号召力。
“累死我了!我今天办了百来个人的签证。”
“谁不是呢,这么下去我们得加班到春节了。”
“还得是张晨啊,就是我们这里的专辑不够用了,也不知道领导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向张晨多要点。”
“我们把他的歌迷送过去了,怎么着也有点苦劳吧,要点专辑不过分吧?”
“有道理!”
对于他们来说,回不去华国只能要点专辑。
这次的事情也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张晨在这里的恐怖统治力。
如果能多要来一些签名专辑,那在这里和对方交流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毕竟刚才来办签证的人当中可不仅仅只有普通民众,他们还接待了不少漂亮国的一些衙门的人。
其中就有他们平时经常接触的人。
只要你是张晨歌迷就行,今后接触起来也有了话题。
海外的媒体、歌迷,甚至是一些富豪、衙门人士都因为这次格莱美的举动开始准备前往华国。
突然改变五十年来习惯,并走在其他国际性大奖前头初次尝试更改颁奖地点的格莱美,让不少人都有种新鲜的感觉。
有些上层人士也能明白格莱美为什么会变。
原因,不就是去年那场格莱美风波吗?
牛姐和张晨两人都可载入史册。
前者让格莱美被质疑公正,也被质疑对女歌手不友好。
后者则让前者闹出来的风波迫使格莱美改制,让多年不变的规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海外尚且如此,国内的热闹可想而知。
“老板,你要不再给我的团队临时增派点人手吧”
“怎么了?”
“最近几天光接电话了,其他事情都忙不过来了。”
薛怡宁一脸疲惫的坐在张晨的办公桌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和上下级尊卑。
这时候的她就想好好的休息一会儿。
“电话?能打给你的都是不一般的人吧?”
“嗯,和老板您级别差不多的人基本都打电话来了。”“他们这些人凑什么热闹?”张晨惊奇。
和他级别差不多?
这么说起来就是每个地区最头部的那些人了。
这些人什么时候对一场音乐颁奖礼感兴趣了?
“不是他们感兴趣。”薛怡宁叹了口气,“而是这些人的子侄辈求着他们打电话来,想要一张入场券。”
“他们又不是歌手,又不是混娱乐圈的,都来凑什么热闹。”
“这些人平时在国外就没挺喜欢那些外国明星的,这次这些外国明星集体来我们华国,他们就想着近距离接触接触。”
张晨闻言无语了半晌。
这些人当中不少都是曾经被家里的长辈送出国去“深造”的。
受那边的影响可比国内多得多。
出去的越早,越能体会到当时华国和世界的差距。
久而久之,对于外国的一些文化也推崇至极。
尤其是国外的那些明星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哪怕这些人回国之后,还是喜欢西方娱乐圈的那一套。
他们回来之后有不少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但是他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和自己喜欢的明星近距离接触一番。
这次这些他们心目中陪伴他们走过青春期的人集体来华,自然也要找找机会。
其实说起来,张晨恐怕不清楚。
这些人对于外国明星的崇拜,还比不上对他的崇拜。
在外国生活的他们,比国内的民众更能体会到张晨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对于他们来说,当初求学的时候,只要说出自己和张晨是一个国家的,那会收获多少女孩子的心,会收获多少少年的尊敬。
可以说是张晨让他们在学校里混的风生水起。
原因就是这些人都是张晨的歌迷。
而那些不是张晨歌迷的学生,他们的偶像都被张晨踩在脚下不敢吱声。
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假,但是他们更受到了张晨在西方世界统治力的影响。
对于张晨本人的尊敬是国内成长起来的少年们不能理解的。
他们曾经不敢找自己长辈来引荐张晨。
而且随着张晨在国内的威望渐渐提高,他们更不敢提出这种在他们眼里逾越行为。
但是这次的事情,让他们感觉到是张晨在背后使力,也知道张晨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颁奖礼。
想明白这点的小年轻们开始让自己家里人联系薛怡宁。
目的,不是为了要入场券。
他们知道要不到。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让自己的长辈正视张晨。
让这些原本对于张晨不以为然的长辈理解张晨在西方世界的恐怖影响力。
当他们集体发力,当他们的长辈在此后了解到自己的同事们也问张晨要过入场券.
对于张晨来说,隐形的好处数不胜数。
张晨想了半晌后也捋清了其中的关系。
他思虑过后,对着薛怡宁问道:“场地呢,有没有能容纳数万人的颁奖的地点。”
“如果鸟巢建完了倒是可以,但离着完全建成还差着不少工程。”
张晨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人来得多当然是好事。
但现在这么多人的去处倒是成了问题。
如果能将所有来华以及想要参加这场盛典的人都囊括其中,对于格莱美来说是一场起死回生的盛典,对于张晨来说也是一场奠定国内外地位的颁奖。
他前不久刚进那边。
前两天也收到了那边的任务。
格莱美的承办由他全权指挥负责。
这是个任务,也是个考验。
一个堵上闲言碎语的考验。
一个让他年仅二十岁出头就坐稳这个位置的考验。
“圈子里的那些人呢?”张晨突然问道。
国际歌坛的明星来华领奖,那么对于国内娱乐圈,尤其是歌坛的那批人来说,可是个交流的好机会。
“这我倒是不清楚,是兰兰那边在对接。”薛怡宁认真回答。
她负责的东西都是和张晨有关的事务。
而尹子兰这么些年下来,已经从张晨的日常事务中脱身。
主要开始负责起对外的联络,尤其是和娱乐圈人士的交流。
一主内,一主外。
两人分工明确。
只是有时候一些想要直接接触张晨的人,会把电话打到薛怡宁这里。
就比如那些留洋过的小年轻们的长辈。
叩叩叩——
一阵急中带稳的敲门声打断了张晨和薛怡宁的交流。
“进。”
随着张晨的话音落下,刘艺菲探了个脑袋进来。
“哥”
“怎么了?”张晨看着有些不好意思的刘艺菲。
刘艺菲挠挠头,快步走到张晨身前。
拉上张晨的手就开始诉苦:“哥,你要不给我点入场券吧,我要被兵兵姐她们烦死了。”
“嗯?”张晨挑眉。
“公司的艺人都想着法儿的找我说话,我吃饭那会儿就有几十位艺人有意无意的和我‘偶遇’了”
刘艺菲满脸无语的看着张晨:“我都不知道什么巧合能让这么多人集体来公司来食堂,又巧合的让我碰到他们和我同一时间吃饭。”
张晨还没问,刘艺菲又滔滔不绝的叙述了起来:“还有还有,如果只是我们公司的艺人就算了,也不知道哪个混蛋让杰轮他们要公司参观,那群湾湾的明星这时候也在公司里面找我呢。”
说到这里,刘艺菲一脸可怜兮兮的看着张晨:“你救救我吧,他们都在公司里到处找我”
“啊?”张晨一脸懵,“莫不是整个华国娱乐圈的明星都跑来了?”
“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差不多。”刘艺菲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难搞.”
过了12点就是双倍月票了!!!!
具体时间是29号——31号,各位手上有月票的记得投出来啊!
本月的抽奖大家不要忘了。
根本你们的票根我会抽奖。
奖品是一个188.88元红包,和10个18.88元的红包。
具体规则在书评区有介绍!
(本章完)
用一石激起千层浪都不足以形容格莱美奖这条公告的杀伤力。
1957年,来自美国洛杉矶的一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员倡议成立一个代表音乐制品艺术和科学的机构,并通过这个机构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歌手及幕后音乐制作人员;
之后,美国国家科学院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简称录音学会)正式诞生,该机构创办了格莱美奖。
这五十年的时间,格莱美奖的颁奖地点就一直没有变过。
或者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重磅奖项颁奖地点都是固定的。
这种做法的优势就在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建立,能让世界上的人提起这座城市的时候就能想到这座城市的特点。
以至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举办城市,威尼斯、戛纳、柏林都成为了世界电影人心中的圣地。
这有利于形成一个以该城市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两者之间相互提升之下,对于奖项和城市都有巨大的好处。
而且固定的颁奖地点也有助于周边资源的配合。
经常换地方折腾嘉宾,还要担心新的合作方是否能胜任颁奖礼的举办。
毕竟对于很多的大型奖项来说,不出错是核心诉求之一。
但是作为世界音乐最高殿堂,已经固定在洛杉矶颁奖五十年之久的格莱美今年居然做出了如此决定,着实是让世界歌迷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同时也让早就已经在颁奖礼周边定好酒店入住的媒体、歌迷们傻了眼。
他们本着先到先得的想法,早早的蹲守在那里。
结果现在告诉他们格莱美挪窝了?!
“尼尔那家伙疯了吗?!”
“周边这么多商家都等着格莱美奖前后大赚一笔呢,他就这么一声招呼都不打的跑到华国去举办颁奖礼了?!”
“现在怎么办?”
一群记者们围拢在酒店大厅,不少人手里还大包小包的提着。
这些人直接就回答了那个提问的记者:“还能怎么办,赶紧办签证啊!”
“太麻烦了吧?”
12个小时的航程啊,有些记者这辈子都还没有出国漂亮国呢。
“随你们,反正里昂回归的新闻,我一定要拍到!”
“我也是,里昂回归,必须要采访到!”
“我如果没有拍到里昂出现的画面,会被老板炒了的。”
“里昂的回归,对于我们电视台来说很重要。”
“你们.”有人咬咬牙道,“我也去!”
其实不少人没想着去,但是一想到自家电视台或报纸如果当天没有报道张晨回归的新闻,那么那一天的收视率和报纸销量必定会一落千丈。
在某些事情上,如果大家集体摆烂倒没什么。
就怕有人不愿意摆烂。
而且只要一两个人不摆烂,就能带动所有人被迫开始内卷。
所以当一位记者提着包离开大堂后,所有人闻风而动。
有跑向大门直接赶到大使馆去申请签证的。
有跑回房间去收拾行李的。
没过一会儿,整个酒店大堂就剩下了一地鸡毛。
这些只是为了新闻的记者都这样,就更不用说为了张晨而来的歌迷了。
“你们看新闻了吗?”
“你说的是格莱美发的公告?”
“对啊,现在继续住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必要了,我看我们还得再办个签证去华国。”
“华国.我听说很落后啊,我需要带个呼吸器过去吗?”
“确实在电视里面看那里的环境不怎么好,生活条件还停留在我们几十年前的样子。”
“糊涂啊!你们到底是不是里昂的粉丝,他当初在他们的首都办的那场特别演唱会你们到底看没看,只要是里昂的粉丝就根本不会信那些媒体说的话!”
“这么说华国那里生活还不错?”
“我没去过也不敢说,但是这次不正好可以过去见识见识吗?”
“有道理!”
“那算我一个!”
“我也去!”
一幕幕歌迷自发组团前往华国,围观格莱美明星入场的观众们,在张晨回归这件事和华国到底是怎样的环境疑问,在各个酒店发生。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已经存在了五十年的奖项固然值得期待。
但是一个新的颁奖地点也让他们有了十足的好奇心。
尤其是新闻报道中的华国和张晨曾经宣传中的华国有天差地别的不同,他们也很好奇谁才是对的。
这股前往华国的行动,从张晨的歌迷开始向外扩散,让其他歌手的歌迷也纷纷好奇。
再加上他们原本也有格莱美奖突然换地点颁奖后,想要见到自己偶像的冲动,也开始办起了签证。
一时间,大使馆那边突然多出了百万人级别的签证申请,让工作人员一阵手忙脚乱。
也让这些原本就体会到张晨专辑好用的他们,再次感受了一回张晨在西方世界的号召力。
“累死我了!我今天办了百来个人的签证。”
“谁不是呢,这么下去我们得加班到春节了。”
“还得是张晨啊,就是我们这里的专辑不够用了,也不知道领导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向张晨多要点。”
“我们把他的歌迷送过去了,怎么着也有点苦劳吧,要点专辑不过分吧?”
“有道理!”
对于他们来说,回不去华国只能要点专辑。
这次的事情也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张晨在这里的恐怖统治力。
如果能多要来一些签名专辑,那在这里和对方交流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毕竟刚才来办签证的人当中可不仅仅只有普通民众,他们还接待了不少漂亮国的一些衙门的人。
其中就有他们平时经常接触的人。
只要你是张晨歌迷就行,今后接触起来也有了话题。
海外的媒体、歌迷,甚至是一些富豪、衙门人士都因为这次格莱美的举动开始准备前往华国。
突然改变五十年来习惯,并走在其他国际性大奖前头初次尝试更改颁奖地点的格莱美,让不少人都有种新鲜的感觉。
有些上层人士也能明白格莱美为什么会变。
原因,不就是去年那场格莱美风波吗?
牛姐和张晨两人都可载入史册。
前者让格莱美被质疑公正,也被质疑对女歌手不友好。
后者则让前者闹出来的风波迫使格莱美改制,让多年不变的规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海外尚且如此,国内的热闹可想而知。
“老板,你要不再给我的团队临时增派点人手吧”
“怎么了?”
“最近几天光接电话了,其他事情都忙不过来了。”
薛怡宁一脸疲惫的坐在张晨的办公桌前,也顾不得什么体面和上下级尊卑。
这时候的她就想好好的休息一会儿。
“电话?能打给你的都是不一般的人吧?”
“嗯,和老板您级别差不多的人基本都打电话来了。”“他们这些人凑什么热闹?”张晨惊奇。
和他级别差不多?
这么说起来就是每个地区最头部的那些人了。
这些人什么时候对一场音乐颁奖礼感兴趣了?
“不是他们感兴趣。”薛怡宁叹了口气,“而是这些人的子侄辈求着他们打电话来,想要一张入场券。”
“他们又不是歌手,又不是混娱乐圈的,都来凑什么热闹。”
“这些人平时在国外就没挺喜欢那些外国明星的,这次这些外国明星集体来我们华国,他们就想着近距离接触接触。”
张晨闻言无语了半晌。
这些人当中不少都是曾经被家里的长辈送出国去“深造”的。
受那边的影响可比国内多得多。
出去的越早,越能体会到当时华国和世界的差距。
久而久之,对于外国的一些文化也推崇至极。
尤其是国外的那些明星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哪怕这些人回国之后,还是喜欢西方娱乐圈的那一套。
他们回来之后有不少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但是他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和自己喜欢的明星近距离接触一番。
这次这些他们心目中陪伴他们走过青春期的人集体来华,自然也要找找机会。
其实说起来,张晨恐怕不清楚。
这些人对于外国明星的崇拜,还比不上对他的崇拜。
在外国生活的他们,比国内的民众更能体会到张晨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对于他们来说,当初求学的时候,只要说出自己和张晨是一个国家的,那会收获多少女孩子的心,会收获多少少年的尊敬。
可以说是张晨让他们在学校里混的风生水起。
原因就是这些人都是张晨的歌迷。
而那些不是张晨歌迷的学生,他们的偶像都被张晨踩在脚下不敢吱声。
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假,但是他们更受到了张晨在西方世界统治力的影响。
对于张晨本人的尊敬是国内成长起来的少年们不能理解的。
他们曾经不敢找自己长辈来引荐张晨。
而且随着张晨在国内的威望渐渐提高,他们更不敢提出这种在他们眼里逾越行为。
但是这次的事情,让他们感觉到是张晨在背后使力,也知道张晨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颁奖礼。
想明白这点的小年轻们开始让自己家里人联系薛怡宁。
目的,不是为了要入场券。
他们知道要不到。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让自己的长辈正视张晨。
让这些原本对于张晨不以为然的长辈理解张晨在西方世界的恐怖影响力。
当他们集体发力,当他们的长辈在此后了解到自己的同事们也问张晨要过入场券.
对于张晨来说,隐形的好处数不胜数。
张晨想了半晌后也捋清了其中的关系。
他思虑过后,对着薛怡宁问道:“场地呢,有没有能容纳数万人的颁奖的地点。”
“如果鸟巢建完了倒是可以,但离着完全建成还差着不少工程。”
张晨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人来得多当然是好事。
但现在这么多人的去处倒是成了问题。
如果能将所有来华以及想要参加这场盛典的人都囊括其中,对于格莱美来说是一场起死回生的盛典,对于张晨来说也是一场奠定国内外地位的颁奖。
他前不久刚进那边。
前两天也收到了那边的任务。
格莱美的承办由他全权指挥负责。
这是个任务,也是个考验。
一个堵上闲言碎语的考验。
一个让他年仅二十岁出头就坐稳这个位置的考验。
“圈子里的那些人呢?”张晨突然问道。
国际歌坛的明星来华领奖,那么对于国内娱乐圈,尤其是歌坛的那批人来说,可是个交流的好机会。
“这我倒是不清楚,是兰兰那边在对接。”薛怡宁认真回答。
她负责的东西都是和张晨有关的事务。
而尹子兰这么些年下来,已经从张晨的日常事务中脱身。
主要开始负责起对外的联络,尤其是和娱乐圈人士的交流。
一主内,一主外。
两人分工明确。
只是有时候一些想要直接接触张晨的人,会把电话打到薛怡宁这里。
就比如那些留洋过的小年轻们的长辈。
叩叩叩——
一阵急中带稳的敲门声打断了张晨和薛怡宁的交流。
“进。”
随着张晨的话音落下,刘艺菲探了个脑袋进来。
“哥”
“怎么了?”张晨看着有些不好意思的刘艺菲。
刘艺菲挠挠头,快步走到张晨身前。
拉上张晨的手就开始诉苦:“哥,你要不给我点入场券吧,我要被兵兵姐她们烦死了。”
“嗯?”张晨挑眉。
“公司的艺人都想着法儿的找我说话,我吃饭那会儿就有几十位艺人有意无意的和我‘偶遇’了”
刘艺菲满脸无语的看着张晨:“我都不知道什么巧合能让这么多人集体来公司来食堂,又巧合的让我碰到他们和我同一时间吃饭。”
张晨还没问,刘艺菲又滔滔不绝的叙述了起来:“还有还有,如果只是我们公司的艺人就算了,也不知道哪个混蛋让杰轮他们要公司参观,那群湾湾的明星这时候也在公司里面找我呢。”
说到这里,刘艺菲一脸可怜兮兮的看着张晨:“你救救我吧,他们都在公司里到处找我”
“啊?”张晨一脸懵,“莫不是整个华国娱乐圈的明星都跑来了?”
“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差不多。”刘艺菲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难搞.”
过了12点就是双倍月票了!!!!
具体时间是29号——31号,各位手上有月票的记得投出来啊!
本月的抽奖大家不要忘了。
根本你们的票根我会抽奖。
奖品是一个188.88元红包,和10个18.88元的红包。
具体规则在书评区有介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