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uc1p.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他手中攥着李楹的荷囊,喃喃道:“唯不舍,明月珠也。”</br></br>  说完这句话后,他浑身再无一丝气力,而是带着对李楹的眷恋和歉疚,慢慢阖上了眼。</br></br>  那只攥着荷囊的手,也无力重重垂下。</br></br>  何十三等五人踉跄跪了下来,哭声震天:“阿兄!”</br></br>  他曾经是何十三他们最恨的人,但是此时此刻,这些少年却真心实意跪在地上,恸哭着唤他“阿兄”。</br></br>  他们真心认可了他,真心将他当成了自己的阿兄一样敬佩。</br></br>  因为他,值得他们认可,值得他们敬佩。</br></br>  -</br></br>  一片漆黑中,崔珣睁开了眼。</br></br>  他起初以为自己魂飞魄散,再无来世,所以这片漆黑是困住他的永恒黑暗,但他却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芒,他茫然沿着光芒往前走去,终于步入浓雾之中。</br></br>  从浓雾中,他略微能看清他前方是一条幽黑的河流,河面十分宽阔,完全看不到对岸景象,他疑惑万分,这,是什么地方?</br></br>  是奈河吗?是地府吗?可是,他已经魂飞魄散了,他不应该来到地府。</br></br>  正当崔珣疑惑时,他忽听到一个声音:“十七郎!”</br></br>  他循声望去,只见浓雾渐渐散去,黑压压的五万天威军,正站在他前面。</br></br>  为首的,是郭勤威。</br></br>  还有曹五郎、盛云廷。</br></br>  崔珣愣住,曹五郎已经快步上前,拥抱住他:“十七郎!”</br></br>  他放开崔珣后,崔珣才回过神来:“你们,为何会在这里?”</br></br>  “这里是地府,奈河河畔,那些害我们的人得到报应后,我们本应该出枉死城,去投胎转世的,但是我们放心不下你,所以我们在这里等你,再去投胎。”</br></br>  “等我……”崔珣喃喃道:“但我……”</br></br>  他想说,他已经魂飞魄散了,他们何必还要等他?但他这句话没有说出来,他能出现在地府,想必是得了某种机缘吧,他看着曹五郎,还有那些天威军兄弟们,热泪盈眶:“如果没等到我,你们就一直不去投胎吗?”</br></br>  曹五郎非常肯定地点头:“当然!”</br></br>  他拽着崔珣,来到郭勤威面前:“郭帅也在等你。”</br></br>  崔珣望着郭勤威,一瞬间,他居然有些羞惭,他垂首,不敢看郭勤威:“我……我辜负了郭帅对我的教诲,郭帅一直和我说,要我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我没有做到……我这六年,做了很多错事……”</br></br>  “十七郎。”郭勤威拍着他肩膀,内疚道:“要说错,那都是我的错,是我将昭雪的担子都压在你的身上,才让你受了许多苦,这才没有办法成为我希望你成为的人,但是,你也践行了对我的承诺,你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br></br>  崔珣眼眶一红,他不习惯被他们当作恩人,他也不认为他经历的苦难都是郭勤威的错,相反,他觉得他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为了转移话题,他问郭勤威:“对了,郭帅,明月珠不是说你的魂魄被囚于鬼判殿,不到寿数尽的时候不得脱么?郭帅又是如何出鬼判殿的?”</br></br>  “大周百姓为我广建祠堂,供奉香火,功德积累之下,天威军众人出枉死城时,秦广王也将我放了出来,让我和他们一起去投胎。”</br></br>  崔珣喃喃道:“原来是这样。”</br></br>  “一功抵一过,包括你,十七郎,你明明知道必死,还请缨北征,夺回六州,解救百姓,迫突厥后撤三千里,你立下了不世之功,你的功,也抵了你的过。”郭勤威道:“你抱着魂飞魄散的必死之心去北征,反而让你不必魂飞魄散,十七郎,你救了你自己。”</br></br>  怪不得他能来到地府,原来是他自己救了他自己。</br></br>  崔珣恍然,盛云廷道:“十七郎,我们要去投胎了,你和我们一起去吗?”</br></br>  崔珣怔了一怔,他摇了摇头:“不了,我还要等一个人。”</br></br>  郭勤威了然,他默了默,道:“十七郎,我们走了,你保重。”</br></br>  说罢,五万天威军,齐刷刷向崔珣单膝下跪,崔珣愕然,他刚想也跪下,郭勤威就制止住他:“十七郎。”</br></br>  他道:“这一跪,你值得。”</br></br>  崔珣看着单膝下跪感谢他的天威军众人,眼含热泪,众人抱拳行礼,然后五万英灵带着对崔珣的不舍,化为一个个绿色荧点,飘浮到早已等着的摆渡人船上,就像由碧血汇聚成的一条长长星河,将黑色奈河照映的熠熠生辉,奈河中的鬼兽也安安静静,伏在河底,一动都不动,随着小舟消失在奈河对岸,碧色星河也渐渐完全消失。</br></br>  崔珣一直目送着众人渡过奈河,去到河对岸,之后,他转过身,看向生死道方向。</br></br>  他在等一个人。</br></br>  他不知道他要等多久,但他只知晓,无论多久,他都会一直等下去。</br></br>  -</br></br>  小舟终于又回来了,和小舟一起回来的,还有戴着斗笠的摆渡人。</br></br>  摆渡人压了压斗笠,唤了声:“崔珣。”</br></br>  崔珣回头。</br></br>  摆渡人道:“你在等明月珠么?”</br></br>  崔珣诧异他如何知晓,但还是点头,道:“是。”</br></br>  “她回去了。”</br></br>  “回哪里?”</br></br>  “三十年前。”</br></br>  崔珣惊愕,他端详着摆渡人,然后走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敢问船家,你所说的三十年前,是指?”</br></br>  摆渡人点头:“就是你想的三十年前。”他道:“她回到了太昌二十年,十月初六,并且在那一日,杀了她自己。”</br></br>  崔珣怔住,明月珠,她杀了她自己?难道,这就是她死亡的真相?</br></br>  他下意识就道:“可是,她的魂魄,如何能回到三十年前?”</br></br>  “为何不能?”摆渡人道:“每个人都有轮回,由生入死,死亡之后,投胎转世,再生,再死,只不过明月珠的轮回,不是到下一世,而是在她的这一世不断轮回。”</br></br>  崔珣细细思索,也明白了,正如这世上,有一些所谓的“活神仙”、相士,他们能掐会算,极其灵验,甚至对几十年后发生的事情都能了如指掌,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袁天罡和李淳风。</br></br>  而这些活神仙,或许有一些,就是如李楹这般,由几十年后的魂魄回到过去,占据了他们躯体,这样,他们自然能知晓之后发生的事情。</br></br>  就比如民间常说的开天眼,说的是相士在某个瞬间,或许是饮酒时,或许是玩乐时,突然倒地不起,等醒来后,便拥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但也许,他们不是开了天眼,而是这具躯体里的,已经不是当前的自己,而是几十年后的自己。</br></br>  崔珣问道:“所以十月初六那日的明月珠,已经不是明月珠?”</br></br>  摆渡人点头:“她从当前,回到了过去。”</br></br>  十月初六那日的李楹,等于说,跟那些相士一样,在某个瞬间,拥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br></br>  崔珣也终于明白,为何太后屡次要杀他,却总是说答应了某人的请求,所以不杀他,想必,这某人,便是她视若珍宝的爱女李楹。</br></br>  从一开始,就是李楹救了他。</br></br>  崔珣本来还在想,三十年后的李楹魂魄,又是由何而来?但他又想,三十年后的魂魄,正是由三十前的李楹而来。</br></br>  前朝文帝皇后,一次梦中醒来后惊慌失措,对文帝言:“莫去西郊,会有大祸。”</br></br>  文帝当时正与皇后怄气,反而因为皇后之言,临时从东郊狩猎改到西郊,结果被黑熊惊到,落马重伤而亡,文帝皇后也因此被太后逼死。</br></br>  或许文帝皇后当时就是和李楹一样重生回到过去,她想救文帝,结果没想到文帝正是因为她的话身死,她也没逃过被逼自尽的命运。</br></br>  这大概就是因就是果,果就是因。</br></br>  崔珣默然片刻,摆渡人问道:“你还要等她么?”</br></br>  也许,她要永远被困在她的轮回之中,他再也等不到她了。</br></br>  崔珣颔首:“要。”</br></br>  “即使是她自己选择死亡?即使她是太昌血案的始作俑者?她在你心目中,还是那个拥有一颗琉璃心的明月珠吗?”</br></br>  “是。”崔珣定定看着戴着斗笠的摆渡人:“三十年前的情形,史书之中都能看到,世家势大,《宗族志》里五姓七望甚至排在李姓皇族的前面,新政损害世家利益,根本推行不下去,而突厥兵强马壮,可汗野心勃勃,照这样下去,不出五十年,突厥铁蹄就要如前朝一般踏破边疆,大周只能割地求和,到时多少百姓沦为胡人奴婢,先帝也正是因此,才会狠心答应杀女。”</br></br>  他继续说道:“杀一人而救万人,虽造罪业,也有功德,明月珠她回到过去,固然可以选择生存,也可以选择已知的一切来改变自己、乃至旁人的命运,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她无法承担这个改变导致的未知可能,万一那个可能是新政失败,突厥南下,重现五胡乱华的惨剧,她会自责而死,所以,她宁愿选择已知的结局,即使这个选择,会让她痛苦万分,也会让她永困轮回,可是,她还是会这样选择,这样的她,为何不配称作拥有一颗琉璃心?”</br></br>  摆渡人似乎有所触动,他稍稍抬眸,点了点头,他指着身后,道:“明月珠,来了。”</br></br>  崔珣怔了怔,他回头,果然看到了李楹。</br></br>  -</br></br>  李楹只记得自己落入了荷花池,却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在地府,眼前还有崔珣,她茫然愣在那里,直到崔珣反应过来,快步走来,将她拥入怀中,她才反应过来,她喃喃道:“这是怎么回事?”</br></br>  她不是被永困轮回了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br></br>  她不敢置信地颤抖伸出手,抱住崔珣:“我……是不是在做梦?”</br></br>  “不是在做梦。”崔珣像搂住失而复得的珍宝一样,红了眼眶,他紧紧抱着李楹,都不愿松开,半晌,他才忽想起什么一样,放开了李楹,李楹仍然觉得如在梦中,她道:“你不是在佛顶舍利前许下心愿,为何……”</br></br>  “说来话长。”崔珣道:“明月珠,先来见见你的阿耶吧。”</br></br>  李楹愣住:“阿耶?”</br></br>  摆渡人缓缓摘下斗笠,一张李楹万分熟悉的面庞,出现在她的眼前。</br></br>  李楹讶异喊道:“阿耶?”</br></br>  太昌帝眼中闪烁了泪光,这是李楹第一次看到他哭,他神情似乎万分愧疚,都不敢上前拥抱李楹,李楹抿了抿唇,快步上前,投入他的怀抱:“阿耶。”</br></br>  太昌帝指尖微微颤抖了下,终于像李楹儿时一样,抚摸着她的头发,将她抱入怀中。</br></br>  他喃喃道:“明月珠,原谅阿耶。”</br></br>  李楹泪眼模糊,她仰头道:“阿耶,我早就不怪你了。”</br></br>  太昌帝闻言,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之间,竟哽咽失声。</br></br>  李楹道:“阿耶,你怎么在这里?”</br></br>  一旁站着的崔珣说道:“明月珠,你阿耶,是因为你在这里。”</br></br>  太昌帝轻轻点了点头,在他的叙述中,李楹才知道,太昌帝死后,来到地府,十殿阎王说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对百姓有大功德,本应飞升到天庭为仙,奈何他发起太昌血案,杀戮过重,只能在地府做一个小小散仙了,但太昌帝已经从计青阳的口中知晓李楹死因,他先问十殿阎王,他的女儿在哪里,当得知李楹被永困轮回时,太昌帝宁愿不为散仙,而是在奈河做一个渡亡魂过河的摆渡人,积攒功德,为李楹消除罪业,助她早脱轮回。</br></br>  而如今,太昌帝一个一国之君,已经整整做了二十年的摆渡人了,所渡亡魂,不下百万,他为李楹,攒了二十年的功德,今日,就是李楹功过相抵的日子,所以,她才能脱了轮回,来到地府。</br></br>  李楹已经痛哭失声:“阿耶……”</br></br>  太昌帝摇头:“明月珠,不要为阿耶难过,这是阿耶应该做的。”</br></br>  他看了眼崔珣:“崔珣。”</br></br>  崔珣恭敬道:“在。”</br></br>  他握着李楹的手,将她的手递给崔珣:“崔珣,我把我的女儿,交给你了,你和她一起投胎去吧。”</br></br>  李楹却眷恋地看了眼崔珣,她咬着唇,泪眼朦胧:“阿耶,我不想去投胎,投胎了,我就不是我了。”</br></br>  崔珣也不是崔珣了。</br></br>
相关阅读More+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易火旺

宠王

六角雪

机械末日

兰帝魅晨

有龙

蜜汁鸭片

传说模拟器

止汶

强兵

冰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