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uc1p.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06章 白泽后裔,心映天地
  大青山,山君洞。
  白亭山取出一个木盒,打开后露出一根毛笔,灵光充裕,明显是一件灵器,随后听其介绍道:
  “道友,这根紫檀狼毫笔是用千年紫檀灵木与圣胎境狼妖的尾毛所制,不管是书写儒家真文,还是绘就道门符篆,都事半功倍,而今我将其赠予道友,希望道友能答应白某一个要求。”
  玄明诧异:“不知何事?”
  看了眼睡得昏天黑地的胖闺女,白亭山继续道:“我与拙荆相识相知三百载,各有际遇,她得山神遗藏,我则血脉返祖。
  本以为时来运转,没想到祸事临门,百年前,因我身上一丝白泽血脉,遭到各方觊觎,妖魔人神皆想杀妖取血,白某与拙荆虽尽斩来敌,但也身受重伤,她更是跌落神位,元气大伤,动了胎气。
  事后,我与其如丧家之犬,遭遇追杀,颠沛流离数载,才落脚大青山,最后她产下虎妞,便撒手人寰。
  白某潜心修行,成就圣胎后,虽出山手刃仇敌,报仇雪恨,但虎妞却先天有损,修行艰难,我虽能治乔大之女的先天不足,却对小女的顽疾无能为力。
  拙荆临终曾言,山神之道或可弥补虎妞本源,我从道友身上察觉到一抹与拙荆相似的气息,大胆猜测道友于自然山水之道上应该造诣匪浅。
  本想通过论道补益道友,好顺势请求道友指点小女,没想到道友深藏不漏,道行之深出乎意料,只能另想他法,想以此物换取缘法,请道友能够成全。”
  白亭山坦荡直言,道出心中打算与谋划,颇有几分光风霁月的君子之风,哪怕自己觉醒白泽血脉之事都坦然告知。
  虽说跟他如今有自保之力且血脉稀薄有关,但也足见其心赤诚。
  ———
  山君洞内,放下紫檀狼毫笔,白亭山起身作揖,此时他不是圣胎境大妖,只是一位父亲,这一礼更是真心实意。
  玄明坦然受了此礼,见此一幕,白亭山不由眉开眼笑,知晓他是答应此事:“多谢道友。”
  拿起紫檀狼毫笔,仔细端详一下,玄明收入盒中,推了回去,说道:“道友经常笔走龙蛇,此笔在道友身边才是物尽其用。
  贫道此番下山,原是为了给长姐贺寿,我那侄儿一家耕读传家百载,算是入了儒学之门,若道友愿意,不妨给予我耕读传家四字,想来有大儒手书,于后辈修行上能有所裨益。”
  白亭山闻言一笑,没有矫情,拿起紫檀狼毫笔,行至桌案前,挥毫泼墨间写下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倾注大儒法意与浩然气。
  同时再次在另一空白纸张上写下两行诗: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
  字字熠熠生辉,行行浩气长存,停笔那刻,一股光明正大的沛然气息喷薄而出,又顷刻间凝于纸上。
  搁下狼毫笔,白亭山将两幅字装裱好,收入卷轴,递了过去,玄明起身,稽首行礼,挥袖收起卷轴。
  弹指在虎头上轻轻一敲,叫醒沉迷梦乡的山君,带着这位迷迷瞪瞪的虎妞,来到桌案前,他卷起袖口,拿起狼毫笔,同样挥毫落纸。
  洋洋洒洒间纸上多了“山水”两字,旋即抬手虚握,摄来大青山灵机,以山水之气为墨,以草木之气为笔,书写一道山字符。
  山中有水,水又养山,山水相连,蕴养万物,乃成灵性,灵而有真,真而成神,这便是山水之道。
  玄明虽不通山神之道,但他精通地仙道,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山神在于维护,地仙在于创造,都是借地而修,又反哺于地。挥袖将这道山字符打入山君眉心,原本睡眼惺忪的虎妞顿时瞪大双眼,沉浸其中,忍不住尾巴摇晃,嘴角上扬。
  做完这些,玄明没多逗留,向白亭山要了些许大青山特有的草木之种,便乘鹿下山,告辞离去。
  至于山君信仰如何传播,给村落神婆如何知晓山君所在,消息又为何不泄露,玄明没过多探究,世上事不是每件都要寻根究底,遇上是缘分,解开是缘分,无解便是无缘,强求便是落了下乘,给予山君机缘,既是看她一心为民,不曾杀戮无辜,又因与白亭山的交易,互通有无,亦是缘法。
  想到太极天的儒山、自己增进的道行、两幅大儒题字,玄明不由一笑,这次卧虎村一行算是满载而归。
  朝阳初升,玄燕鸣叫,灵鹿奔腾,驮着白发道人一起走在官道上,脚下光明渐起,头顶暗夜渐退,沿途村庄炊烟袅袅,两旁草木繁茂成丛,充满安闲自在的田园气息。
  大青山下,白亭山目送那道渐行渐远的身形,心有所感,挥袖间桌案齐备,笔墨齐全,于朝霞中绘画,落笔成蝇,挥洒自如,很快一副道人乘鹿朝游图便跃然纸上,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白发老道置身黑暗,走向朝阳,介于光暗之间,行于阴阳两端的场景扑面而来。
  大儒作画,天地生玄,灵机涌动,画成那刻,官道上,玄明心有所感,转头望向来处,抚须之余,同样生出闲情逸致,轻挥衣袖,一道玄光入画,蓦然间画中人物都多了一抹灵韵,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有了生命。
  丹青前,白亭山笑了,对玄明远去方向作揖行礼,山水有相逢,他们会有再见之日。
  ———
  随着行人渐多,灵鹿又变成普通毛驴,玄明也成普通老道,其貌不扬。
  他时而骑驴,时而牵驴,有时沿着官道前进,有时转入羊肠小道,有时借宿民宅,有时宿居旷野,观摩四周风景,观察往来人情,既是在赶路,又是在行道、悟道。
  白亭山是用笔墨于纸上作画,玄明是以气机为引,于心中作画,记下沿途风景,映照人情百态。
  每前进一步都有一抹气机入心,山不让纤介而成其危,海不辞丰盈而成其邃,将行道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都累积于心,迟早有一日会厚积薄发,养育大道,如今每一步都是在积蓄与沉淀。
  一路且行且看,玄明见识大涨,曾见溪水倒流,曾观一树成林,曾见耄耋老儒醉卧山水,又见稚子幼童欺老无力;曾见江湖侠客刀剑对决,又见落拓武者洒脱结拜,不过看到最多的是山间飞禽走兽猎食繁衍,是三教九流汇聚于各地。
  五日后,一位牵驴的白发老道步入沧月郡地界,行至傍晚,周遭荒无人烟,又值乌云密布,天色昏暗,明显大雨将至。
  玄明登山,寻到一座荒废已久的深山古刹暂避,刚入大殿,拣拾柴火,倾盆大雨便哗啦而下,好在古刹虽破,杂草丛生,旧墙皮脱落,遍布蛛网,但主殿屋瓦较为完整,勉强能遮风挡雨。
  尽管玄明不在意这些,可既然行于尘世,像凡人一般体悟红尘,自然要少用法术,天冷加衣,雨来避雨,饿了餐食,渴了饮水,开心就笑,生气怒吼,这既是红尘道,又是自然法,玄明这般做,是修行又是践道。
  一炷香后,玄明刚烤好路上从一家农户那里买来的杂粮馒头,香气四溢,门外就陆续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
  破庙内,玄明叹息。
  荒山野岭,野庙避雨,最容易出事,只愿今晚顺遂,莫要滋生事端。
  很快第一波人便进入寺庙,朝着火光处而来。
  (本章完)
相关阅读More+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易火旺

宠王

六角雪

机械末日

兰帝魅晨

有龙

蜜汁鸭片

传说模拟器

止汶

强兵

冰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