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民兵扩编,阿公下山
第153章 民兵扩编,阿公下山
可惜关崇阳最终还是没有抓住这一道灵光,依然想不出来陈麻子死盯着自己的缘由。
不过,师弟的提醒却给指明了方向,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想起一些什么。
方唯随后来到队部,把郑虎、郑豹和赵金生他们几个喊了过来。
“今天的事情给我们都提了一个醒,往后还得继续加强安全巡逻工作。豹哥,你是民兵队长,这项工作就由你负责。
老赵,你是治保主任,回头要和社员们说一说,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汇报。”
接下来就要面临秋收工作,方唯觉得有必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他先给郑豹和赵金生安排了任务,然后和郑虎探讨扩大民兵队伍的可能性。
“三哥,这事好办,只要年龄和身体合适,就让他们加入民兵。训练的事情也好说,秋收过后就是农闲时节,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
郑虎的建议简单粗暴,一刀切,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全都纳入民兵管理。
民兵小队采取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凝聚力和战斗力肯定要比普通社员强。
“行,这事你负责,让豹哥和老赵配合。”
方唯随即做了决定,实际上也就是准备在二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只要队上的年轻人和壮劳力团结起来,就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这项工作进行的很迅速,社员们也没啥抵触心理。
“三哥,我要是没怀孕肯定会加入民兵队的。”
盘莲挺着大肚子,暂时不能加入民兵,她只有羡慕的份儿。
队里有女民兵,她如果不是身体原因肯定符合要求。
“等你生完孩子再加入也不迟,莲,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养好身体,别想其他的事情。”
方唯哈哈一笑,随口安慰了一句。
盘莲连忙点了点头,生怕对方反悔似的。
晚上。
方唯杀了一只鸡,让田桂加上一些药材炖鸡汤。
家里的鸡消耗的比较快,他及时进行了补充,要不然到了明年就没得吃了。
反正有【禽舍】的属性加成,小鸡不仅生长的快,而且品质很不错,应该能接上茬儿。
吃饭的时候,盘莲给婷婷夹了一个鸡腿,婷婷很懂事的说了声“谢谢”。
一只鸡是分开炖煮的,其中半只鸡放了药材,另外半只鸡没有放药材。
婷婷长大了许多,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不过她不用住校,每天都是和村里的几个同伴来回跑。
涛涛一周回来一次,虽说还在上课,但教学内容压缩了不少,剩下的时间都给了课外活动。
“老三,都在传以后各大队要办学校,是真的吗?”
方平喝了一口酒,突然开口问道。
这消息是从公社传过来的,为了响应积极办学的号召,以后各大队都会办小学。
“是真的,估计从明年起就会实施。”
方唯已经看到了文件,这个潮流不可阻挡,以后各大队办学势在必行。
这件事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不用大清早往公社赶,每天来回跑路其实也蛮辛苦的。
不利的一面就是农村没有这么多的师资力量,这个比较头疼。
“哦”
方平“哦”了一声,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自然也就没办法评论。
现在的形势发展太快了,动不动就会有新样出来,搞得他有点无所适从。
没过几天,郑先发就召集各生产队队长到大队开会,商议兴办小学的事情。
“支书,事倒是个好事,问题是学校建在哪里?”
魏光华首先关心选址的问题,他是不愿意把学校放在一队的,大队部就占了他们一块地方,学校再占一块地方,他岂不是亏了?
“魏驼子,莫在心里打你的小九九,放在哪里也不会放在一队。”
郑先发斜着眼睛看了对方一眼,直接揭穿了魏驼子的小心思。
这家伙精于算计,那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
“咳咳,学校就放到我们二队吧。二队经过合并之后,地盘大了一倍,我不介意占用一块地。
不过,办学校毕竟是全大队的事情,建设经费、建筑材料、师资力量还得大家想办法。”
方唯懒得和他们扯皮,既然医务室能放在二队,那么多一个学校也什么。
但学校终究是面向整个大队的,和医务室一样,得群策群力,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
“啧啧,你们看看人家方队长的思想觉悟,都不觉得羞愧吗?既然是建大队小学,我把丑话说到前头,所有的费用必须平摊。
谁要是敢掉链子,以后的稻种供应减半,各项任务增加两成,听到没得?
至于师资力量,公社会安排一两个老教师过来帮忙,其他的就要我们自己想办法。”
郑先发夸了方唯几句,实际上就是给其他人上眼药。
大家知道分摊费用是公平合理的,所以纷纷表态,绝不会拖后腿。
郑先发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学校老师他是真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方唯也知道对方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所以就不再多言,说多了也没用。
队里其实找不出来几个高中生,高中生不是招干走了就是招工走了,初中生倒是能想想办法。
会议结束之后,郑先发单独把方唯留了下来。
“小秀才,我和你说实话,办学的经费有限,各个生产队也摊派不了多少。”
“支书,这事和我们二队没关系吧?我们只是提供了一块地盘,学校的管理还是归你负责,你和我说这些干嘛?”
“你小子也学会耍滑头了啊?大队就是没办法,我才和你商量,希望你们能力所能及的资助一点。
咋了,发了财变成守财奴了?今儿你要是不答应就别走。”
方唯对郑先发的用心洞若观火,就他本人来说是很愿意支持教育事业的,但绝不能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来。
果然,几句话过后,郑先发就开始耍无赖。
“凭什么总是我们二队吃亏?支书,你能不能把一碗水端平,别总是逮着一只羊薅羊毛。想要二队赞助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你拿什么好处换?”“我恨不能一脚踹死你,什么都要谈条件。你不是扩大民兵小队了吗?我帮你申请了一批武器弹药,不忙的时候你带人去打靶,好好过过瘾。”
郑先发早有准备,直接抛出了好处。
方唯倒是觉得这个好处足够了,但他有些狐疑,便问道:“你找谁申请的?”
“还能找谁,自然是去找郭领导啊。”
郑先发嘿嘿的笑出了声,他去找郭永清还是打着方唯的旗号,对方一听是二队的事儿,当场就批了。
方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就知道郑先发比鬼还精明。
“行吧,我这边量力而为。支书,要是没别的事我走了,懒得和你磨牙。”
方唯起身就走,再呆下去他怕自己不会忍不住骂人。
郑先发笑眯眯的把他送到了门外,玩笑归玩笑,他现在不依靠二队还能依靠谁?
方唯回到队里,把在二队修建小学的事情向郑虎等人作了通报。大家对这个事情倒没什么意见,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终究是一件好事。
“虎子,给孙老修的房子还有多久能好?”
方唯随后问了一下给孙道人修建房屋的进度,他打算尽快把小学建起来。
“应该这几天就能完工了,三哥,修建小学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绝对不会影响孩子们开学。可老师是不是不够?从公社调来一两个人能教的了这么多学生?”
修房子容易,郑虎觉得老师的事情不好办。
就拿二队来说,还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即便是放低标准都够呛,总不能让小学毕业生教课吧?
估计公社也指望不上,这事儿还挺麻烦。
“先把架子搭起来,老师的事情再慢慢想办法。”
方唯也变不出人来,这事只能等以后再说。
第二天。
方唯正和几人在商量秋收工作,邓元恩匆匆跑了进来,说道:“三哥,阿公来了,你要不要回去看看?”
“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反正框架已经定下来了,一些细节你们看着办。我先回去一下,有什么事晚上去家里谈。”
方唯交代了两句,便赶紧回家。
反正他一向都是抓大放小,他参不参与讨论都不会影响秋收工作的落实。
“阿公,辛苦了,赶紧休息一会,我去烧茶。”
进了屋,他看到阿公坐在凳子上正和盘莲在说话。
知道老人家是不放心孙女,他也不说废话,直接去烧了一壶茶端过来。
“别看阿公年纪大了,这点路还是没问题的。老三,刚才莲都说了,你把她照顾的很好,难怪她不肯留在寨子里待产呢。”
阿公看向方唯的眼神很柔和,看样子刚才盘莲没少说他的好话。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方唯疼婆娘在队里都出了名了,人人都说莲妹子有福气,摊上了一个好男人。
方唯不好接话,笑了笑,就跑去请田桂到家里来帮忙做饭。
他随后杀了一只鸭子,等会做一个【炒血鸭】。
“姑爷,我来收拾鸭子,你去陪阿公说说话。”
方唯正在院子里忙活,王竹韵阿姐挑着一担水从外面走了进来。
今天就是她陪阿公过来的,到家之后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便去井里挑水。
“阿姐,那就麻烦你了。”
方唯也不客气,都是自家人,太客气了反而生分。
随后他去地里摘了一些菜,又带了些黄豆去磨坊换了一些豆腐回来。
队里的磨坊每隔三天会磨一次豆腐,需要的社员可以拿黄豆去换。逢年过节,队里也会给社员们分一些豆腐,队里倒不缺这个。
等他提着豆腐回到家,郑虎等人又送来了鳅鱼和田螺,邓元恩还特意到河里摸了一条草鱼,稍后也拿了过来。
他们听说阿公来了,都想着帮三哥长长脸。
做好饭之后,方唯去把大哥和婷婷都喊了过来。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方平陪着阿公还有王竹韵喝酒,方唯也少喝了一点,家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老大和大嫂,莲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你们,老头子和你们喝一个。”
阿公做事面面俱到,方平和田桂的心里都很受用。
“阿公,瞧你说的,一家人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吗?来,我们夫妻俩敬您一杯酒,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长命百岁。”
田桂比较会说话,方平只会短期酒碗傻笑。
阿公很高兴看到方唯两兄弟家庭和睦,高兴之余就多喝一碗酒。反正他今天肯定不会赶回去,喝多了睡一觉也就没事了。
阿姐和田桂、盘莲聊得很投机,吃饱喝足之后就去了房间里,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做小衣服、小鞋子。
方唯扶着阿公去了客房,想让他睡一会。
“老三,先别走,陪我说说话。我听说前些日子陈麻子到村里来闹了一场?你看,那家伙果然不死心,遇到机会就会搞名堂。”
阿公躺了下来,但并不想睡觉,于是就拉着方唯聊天。
然后他就突然提起了陈麻子。
“是啊,这件事我越想越蹊跷,陈麻子死盯着关老爷子,不像是寻仇,倒像是要找什么东西。
只可惜老爷子自己也不清楚对方想要啥,又是一本糊涂账。”
方唯其实很喜欢和阿公聊天,阿公只是年纪大了,但思维并不僵化。
既然谈起了陈麻子和关崇阳的恩怨,他就索性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怀疑,想请阿公帮忙分析一下。
“不管想找什么,都一定牵扯到巨大的利益,要不然陈麻子不会这么疯狂。
我估摸着,这事儿可能会和上一代人都有关,或许搞清楚了陈麻子身世,所有的谜团都会解开。”
阿公以前和关崇阳、陈麻子都不算熟悉,就事论事,他觉得这件事可能和利益有关。
关崇阳完全不清楚,自己和陈麻子的恩怨是从哪里来的,但陈麻子肯定心里有数。
按照年龄和各自的人生经历判断,关老头很有可能和陈麻子的父辈有什么纠葛。
两人聊了好一会,方唯见阿公有些困倦,这才离开。
(本章完)
可惜关崇阳最终还是没有抓住这一道灵光,依然想不出来陈麻子死盯着自己的缘由。
不过,师弟的提醒却给指明了方向,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想起一些什么。
方唯随后来到队部,把郑虎、郑豹和赵金生他们几个喊了过来。
“今天的事情给我们都提了一个醒,往后还得继续加强安全巡逻工作。豹哥,你是民兵队长,这项工作就由你负责。
老赵,你是治保主任,回头要和社员们说一说,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汇报。”
接下来就要面临秋收工作,方唯觉得有必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他先给郑豹和赵金生安排了任务,然后和郑虎探讨扩大民兵队伍的可能性。
“三哥,这事好办,只要年龄和身体合适,就让他们加入民兵。训练的事情也好说,秋收过后就是农闲时节,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
郑虎的建议简单粗暴,一刀切,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全都纳入民兵管理。
民兵小队采取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凝聚力和战斗力肯定要比普通社员强。
“行,这事你负责,让豹哥和老赵配合。”
方唯随即做了决定,实际上也就是准备在二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只要队上的年轻人和壮劳力团结起来,就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这项工作进行的很迅速,社员们也没啥抵触心理。
“三哥,我要是没怀孕肯定会加入民兵队的。”
盘莲挺着大肚子,暂时不能加入民兵,她只有羡慕的份儿。
队里有女民兵,她如果不是身体原因肯定符合要求。
“等你生完孩子再加入也不迟,莲,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养好身体,别想其他的事情。”
方唯哈哈一笑,随口安慰了一句。
盘莲连忙点了点头,生怕对方反悔似的。
晚上。
方唯杀了一只鸡,让田桂加上一些药材炖鸡汤。
家里的鸡消耗的比较快,他及时进行了补充,要不然到了明年就没得吃了。
反正有【禽舍】的属性加成,小鸡不仅生长的快,而且品质很不错,应该能接上茬儿。
吃饭的时候,盘莲给婷婷夹了一个鸡腿,婷婷很懂事的说了声“谢谢”。
一只鸡是分开炖煮的,其中半只鸡放了药材,另外半只鸡没有放药材。
婷婷长大了许多,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不过她不用住校,每天都是和村里的几个同伴来回跑。
涛涛一周回来一次,虽说还在上课,但教学内容压缩了不少,剩下的时间都给了课外活动。
“老三,都在传以后各大队要办学校,是真的吗?”
方平喝了一口酒,突然开口问道。
这消息是从公社传过来的,为了响应积极办学的号召,以后各大队都会办小学。
“是真的,估计从明年起就会实施。”
方唯已经看到了文件,这个潮流不可阻挡,以后各大队办学势在必行。
这件事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不用大清早往公社赶,每天来回跑路其实也蛮辛苦的。
不利的一面就是农村没有这么多的师资力量,这个比较头疼。
“哦”
方平“哦”了一声,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自然也就没办法评论。
现在的形势发展太快了,动不动就会有新样出来,搞得他有点无所适从。
没过几天,郑先发就召集各生产队队长到大队开会,商议兴办小学的事情。
“支书,事倒是个好事,问题是学校建在哪里?”
魏光华首先关心选址的问题,他是不愿意把学校放在一队的,大队部就占了他们一块地方,学校再占一块地方,他岂不是亏了?
“魏驼子,莫在心里打你的小九九,放在哪里也不会放在一队。”
郑先发斜着眼睛看了对方一眼,直接揭穿了魏驼子的小心思。
这家伙精于算计,那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
“咳咳,学校就放到我们二队吧。二队经过合并之后,地盘大了一倍,我不介意占用一块地。
不过,办学校毕竟是全大队的事情,建设经费、建筑材料、师资力量还得大家想办法。”
方唯懒得和他们扯皮,既然医务室能放在二队,那么多一个学校也什么。
但学校终究是面向整个大队的,和医务室一样,得群策群力,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
“啧啧,你们看看人家方队长的思想觉悟,都不觉得羞愧吗?既然是建大队小学,我把丑话说到前头,所有的费用必须平摊。
谁要是敢掉链子,以后的稻种供应减半,各项任务增加两成,听到没得?
至于师资力量,公社会安排一两个老教师过来帮忙,其他的就要我们自己想办法。”
郑先发夸了方唯几句,实际上就是给其他人上眼药。
大家知道分摊费用是公平合理的,所以纷纷表态,绝不会拖后腿。
郑先发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学校老师他是真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方唯也知道对方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所以就不再多言,说多了也没用。
队里其实找不出来几个高中生,高中生不是招干走了就是招工走了,初中生倒是能想想办法。
会议结束之后,郑先发单独把方唯留了下来。
“小秀才,我和你说实话,办学的经费有限,各个生产队也摊派不了多少。”
“支书,这事和我们二队没关系吧?我们只是提供了一块地盘,学校的管理还是归你负责,你和我说这些干嘛?”
“你小子也学会耍滑头了啊?大队就是没办法,我才和你商量,希望你们能力所能及的资助一点。
咋了,发了财变成守财奴了?今儿你要是不答应就别走。”
方唯对郑先发的用心洞若观火,就他本人来说是很愿意支持教育事业的,但绝不能在对方面前表现出来。
果然,几句话过后,郑先发就开始耍无赖。
“凭什么总是我们二队吃亏?支书,你能不能把一碗水端平,别总是逮着一只羊薅羊毛。想要二队赞助一些也不是不可以,你拿什么好处换?”“我恨不能一脚踹死你,什么都要谈条件。你不是扩大民兵小队了吗?我帮你申请了一批武器弹药,不忙的时候你带人去打靶,好好过过瘾。”
郑先发早有准备,直接抛出了好处。
方唯倒是觉得这个好处足够了,但他有些狐疑,便问道:“你找谁申请的?”
“还能找谁,自然是去找郭领导啊。”
郑先发嘿嘿的笑出了声,他去找郭永清还是打着方唯的旗号,对方一听是二队的事儿,当场就批了。
方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就知道郑先发比鬼还精明。
“行吧,我这边量力而为。支书,要是没别的事我走了,懒得和你磨牙。”
方唯起身就走,再呆下去他怕自己不会忍不住骂人。
郑先发笑眯眯的把他送到了门外,玩笑归玩笑,他现在不依靠二队还能依靠谁?
方唯回到队里,把在二队修建小学的事情向郑虎等人作了通报。大家对这个事情倒没什么意见,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终究是一件好事。
“虎子,给孙老修的房子还有多久能好?”
方唯随后问了一下给孙道人修建房屋的进度,他打算尽快把小学建起来。
“应该这几天就能完工了,三哥,修建小学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绝对不会影响孩子们开学。可老师是不是不够?从公社调来一两个人能教的了这么多学生?”
修房子容易,郑虎觉得老师的事情不好办。
就拿二队来说,还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即便是放低标准都够呛,总不能让小学毕业生教课吧?
估计公社也指望不上,这事儿还挺麻烦。
“先把架子搭起来,老师的事情再慢慢想办法。”
方唯也变不出人来,这事只能等以后再说。
第二天。
方唯正和几人在商量秋收工作,邓元恩匆匆跑了进来,说道:“三哥,阿公来了,你要不要回去看看?”
“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反正框架已经定下来了,一些细节你们看着办。我先回去一下,有什么事晚上去家里谈。”
方唯交代了两句,便赶紧回家。
反正他一向都是抓大放小,他参不参与讨论都不会影响秋收工作的落实。
“阿公,辛苦了,赶紧休息一会,我去烧茶。”
进了屋,他看到阿公坐在凳子上正和盘莲在说话。
知道老人家是不放心孙女,他也不说废话,直接去烧了一壶茶端过来。
“别看阿公年纪大了,这点路还是没问题的。老三,刚才莲都说了,你把她照顾的很好,难怪她不肯留在寨子里待产呢。”
阿公看向方唯的眼神很柔和,看样子刚才盘莲没少说他的好话。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方唯疼婆娘在队里都出了名了,人人都说莲妹子有福气,摊上了一个好男人。
方唯不好接话,笑了笑,就跑去请田桂到家里来帮忙做饭。
他随后杀了一只鸭子,等会做一个【炒血鸭】。
“姑爷,我来收拾鸭子,你去陪阿公说说话。”
方唯正在院子里忙活,王竹韵阿姐挑着一担水从外面走了进来。
今天就是她陪阿公过来的,到家之后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便去井里挑水。
“阿姐,那就麻烦你了。”
方唯也不客气,都是自家人,太客气了反而生分。
随后他去地里摘了一些菜,又带了些黄豆去磨坊换了一些豆腐回来。
队里的磨坊每隔三天会磨一次豆腐,需要的社员可以拿黄豆去换。逢年过节,队里也会给社员们分一些豆腐,队里倒不缺这个。
等他提着豆腐回到家,郑虎等人又送来了鳅鱼和田螺,邓元恩还特意到河里摸了一条草鱼,稍后也拿了过来。
他们听说阿公来了,都想着帮三哥长长脸。
做好饭之后,方唯去把大哥和婷婷都喊了过来。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方平陪着阿公还有王竹韵喝酒,方唯也少喝了一点,家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老大和大嫂,莲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你们,老头子和你们喝一个。”
阿公做事面面俱到,方平和田桂的心里都很受用。
“阿公,瞧你说的,一家人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吗?来,我们夫妻俩敬您一杯酒,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长命百岁。”
田桂比较会说话,方平只会短期酒碗傻笑。
阿公很高兴看到方唯两兄弟家庭和睦,高兴之余就多喝一碗酒。反正他今天肯定不会赶回去,喝多了睡一觉也就没事了。
阿姐和田桂、盘莲聊得很投机,吃饱喝足之后就去了房间里,给即将出世的孩子做小衣服、小鞋子。
方唯扶着阿公去了客房,想让他睡一会。
“老三,先别走,陪我说说话。我听说前些日子陈麻子到村里来闹了一场?你看,那家伙果然不死心,遇到机会就会搞名堂。”
阿公躺了下来,但并不想睡觉,于是就拉着方唯聊天。
然后他就突然提起了陈麻子。
“是啊,这件事我越想越蹊跷,陈麻子死盯着关老爷子,不像是寻仇,倒像是要找什么东西。
只可惜老爷子自己也不清楚对方想要啥,又是一本糊涂账。”
方唯其实很喜欢和阿公聊天,阿公只是年纪大了,但思维并不僵化。
既然谈起了陈麻子和关崇阳的恩怨,他就索性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怀疑,想请阿公帮忙分析一下。
“不管想找什么,都一定牵扯到巨大的利益,要不然陈麻子不会这么疯狂。
我估摸着,这事儿可能会和上一代人都有关,或许搞清楚了陈麻子身世,所有的谜团都会解开。”
阿公以前和关崇阳、陈麻子都不算熟悉,就事论事,他觉得这件事可能和利益有关。
关崇阳完全不清楚,自己和陈麻子的恩怨是从哪里来的,但陈麻子肯定心里有数。
按照年龄和各自的人生经历判断,关老头很有可能和陈麻子的父辈有什么纠葛。
两人聊了好一会,方唯见阿公有些困倦,这才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