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uc1p.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84章 我吴三桂,必是大明第一忠臣!
  除此之外,在打扫战场时,不少人在尸体身上搜出了银两、首饰之类的财物。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财物可能会被人私藏,然后据为己有。
  但此次却是有些例外,没有任何人敢私藏这些财物。
  不过别误会,这不是因为他们看不上这些财物,而是在他们打扫战场的时候,锦衣卫就在后方严密监视,任何私藏财物的行为都被视作违抗军令。
  此前已有两名士兵因私藏财物而被打了好几鞭子,然后扒了衣服绑在军营外示众。
  这样的惩罚不由得让其他人都收敛了起来,不敢再对这些财物有什么别的念头了。
  毕竟谁都知道,锦衣卫可是皇帝的亲军,被锦衣卫抓到,大概也会传到皇帝那里。
  为了一点银子在皇帝面前落个‘私藏财物’的罪名,这怎么看都不划算!
  于是乎,他们将搜刮到的财物一一上缴,由专门人员登记造册,不敢有丝毫隐瞒。
  当然,这些财物朱慈烺肯定也不会带走,最终还是要分给所有的将士们。
  处理完所有尸体、装备和财物后,士兵们开始清理战场上的残骸与杂物。
  只见破碎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似在诉说着战斗的惨烈。
  断裂的各种器械散落满地,见证着曾经的厮杀。
  烧焦的木头散发着刺鼻气味,仿佛在为逝去的生命默哀。
  士兵们将这些杂物集中起来,点火焚烧,随后火焰迅速吞噬了这些战争的残迹,滚滚浓烟升上天空,好似为这场惨烈的战斗画上了句号。
  等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建奴的首级也终于全部被运到了锦州外。
  林林总总的加起来,约有七万颗左右!
  明军整整用了一百多辆马车,拉了好几十趟才拉完!
  锦州城外,早已划定了筑京观的区域。
  这里是进入锦州的必经之处,位置极为显眼。
  “动作麻利些,都给老子动起来!”
  伴随着一声吆喝,负责筑造京观的士兵们迅速行动了起来。
  他们先是在地上挖出一个巨大的土坑,将一个木质的框架插入土中,使其稳稳站立。
  随后这才将建奴的首级一层一层往上堆砌。
  每一层首级之间,还用木架和石块支撑,以确保整个京观的稳固。
  烈日高悬,照在堆积如山的首级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每一颗首级都面目狰狞。
  有的圆睁双眼,仿佛还在诉说着临死前的不甘。
  有的嘴巴大张,似乎在发出最后的呐喊。
  密密麻麻的建奴首级层层叠叠,汇聚成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小山’。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泥土的气息简直让人作呕。
  甚至还有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仿佛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哀鸣。
  当最后一颗首级被放置妥当之后,一座高耸的京观就这么矗立在了锦州城外。
  朱慈烺站在锦州的城墙之上,用千里镜望了望不远处的京观,随后又赶紧放了下来。
  因为说实话,确实是挺恶心的!
  甚至有点渗人!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震慑敌人!
  与此同时,就在距离锦州不远处的蒙古草原上,一支数万人的骑兵正朝着义州方向狂奔而来。
  正是多尔衮率领的建奴铁骑!
  他们一路狂奔而来,早已人困马乏,却不敢有丝毫停留。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多尔衮还真的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异样,始终天真地以为阿布奈真打算与大明合作进攻义州。
  可经过数天的交锋之后,他这才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每次当他一鼓作气想要干掉阿布奈时,宣府总兵秦良玉就会率领明军及时出现,与阿布奈联手将他击退。
  而当他撤退时,对方却并不追击。
  如此反复几次,多尔衮终于彻底明白了过来,自己这是上当了啊!
  而阿布奈与秦良玉的目的,其实是把他困在这里,以此分散他们在辽东的兵力。
  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多尔衮心中暗自懊悔,自己怎么就如此大意,中了明军的诡计?
  于是乎,多尔衮不再搭理阿布奈和秦良玉,而是开始不顾一切地向义州方向撤退。
  至于为什么要先撤去义州而不是锦州,当然是因为多尔衮暂时还不清楚锦州那边的情况了。
  所以他打算先撤到义州那边,然后再派人去打探一下锦州那边的具体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去锦州。
  毕竟在多尔衮看来,哪怕锦州那边真的出了什么事儿,但义州应该还是安全的。
  然而让多尔衮没有预料到的是,他这边刚有撤退迹象,秦良玉就突然率领两万骑兵与阿布奈的骑兵汇合,组成大约五万骑兵的军队,对他紧追不舍。
  双方在草原上多次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以往对付阿布奈,多尔衮向来游刃有余,毕竟蒙古铁骑早已被他们打怕,并且阿布奈新招募的骑兵缺乏战斗经验,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就算偶尔会对他们造成伤亡,但阿布奈至少也要付出双倍以上的代价!
  但秦良玉的出现却是彻底扭转了战局!
  再加上阿布奈的协助,顿时让多尔衮难以招架。
  短短数日,他的军队便死伤惨重,来时的两万骑兵,如今只剩下一万多人。
  多尔衮满心苦涩,却又无可奈何。
  他清楚当务之急是尽快撤回辽东,看看能否敢在大战开始之前劝皇太极撤退。
  他算是看出来了,明军为这场战争可是做好了相当充足的准备,他们这次可能真的不是明军的对手!
  若是来得及劝皇太极撤退,那便什么也不用说了,与大军汇合之后,直接撤回盛京即可。
  但如果他回去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并且清军大败,那他就带着剩下的兵马迅速撤回辽东,反正无论如何都不能葬身在此!
  没错!
  现在的多尔衮已经对辽东的那场战争不抱任何幻想了,因为他知道明军既然能这么算计他,那么在辽东肯定会投入更多的兵力。
  唯有撤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经过彻夜不休的狂奔,甚至不惜让三千精锐骑兵充当死士断后,多尔衮终于摆脱了秦良玉和阿布奈的追击。
  此时,他已经率领着剩下的七千多骑兵抵达了辽东地界,远处隐约可见义州城的轮廓。
  虽然不清楚锦州那边的事情,但是在多尔衮看来,义州城现在应该仍是他们的地盘。
  到了此处,至少能稍作休整。
  然而,他还是大大低估了明军的战斗力和速度。
  因为此时此刻,义州城早就被明军占领了!
  早在多尔衮的部队出现在义州城二十里外时,大明的哨兵早已发现他们的踪迹,并迅速将消息传回城中。
  吴三桂、郑成功和张士泽接到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集结两万骑兵,倾巢而出,直奔多尔衮而来。
  郑成功和张士泽历经松锦之战的洗礼,早已褪去青涩,面对多尔衮的大军,不仅毫无惧色,反而热血沸腾,甚至有些兴奋。
  远远地,多尔衮看到前方尘土飞扬,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援军前来接应,心中稍感安慰。
  可随着距离拉近,他猛地意识到不对劲。
  因为对面那支骑兵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要知道他们最多只是在义州囤了不到五千骑兵,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场面。
  而且他们完全是全力冲过来的,压根就没有丝毫的收力,看起来似乎是要冲锋的样子?
  紧接着,一杆明晃晃的旗帜突然进入眼帘。
  旗帜上鲜明的‘明’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马蹄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
  不是
  这怎么是明军?
  多尔衮顿时大惊失色,脑子瞬间乱成一团。
  怎么回事?为什么明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难道明军已经攻占了义州城?
  这么说来,难道辽东的那场战争也输了?
  一连串的疑问在多尔衮脑海中翻涌,几乎将他击垮。
  他的脸色变得煞白,双手紧紧握住缰绳,指节都泛白了。
  此时的多尔衮突然就陷入绝境之中。
  前方是吴三桂率领的两万明军骑兵,后方是秦良玉和阿布奈的五万追兵,右侧则是已被明军占领的锦州,去那里无异于自投罗网。
  唯一的选择,便是向蒙古深处逃窜。
  然而,那里却并不是草原,而是一片沙漠。
  一时间,多尔衮进退两难,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眼看明军骑兵越逼越近,多尔衮咬着牙,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随即大声吼道:
  “撤退!”
  紧接着,他一马当先,猛地转向,朝着大漠深处夺命狂奔。
  事到如今,打是没法打了,只能先逃命再说了,就算是沙漠,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面冲了。
  大不了等明军不注意的时候再撤回来就是了。
  就这样,多尔衮率领剩下的七千多骑兵开始朝着北方而去。
  吴三桂等人看到这一幕,没有丝毫惊讶,迅速挥动马鞭紧紧追了上去。
  尽管此时秦良玉和阿布奈的援军还未赶到,但吴三桂心里却十分笃定,他们一定可以击败多尔衮率领的这支骑兵!
  因为他一眼就瞧出,多尔衮的骑兵眼下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士兵们就算骑在马上,身体也是东倒西歪,就连胯下的战马也喘着粗气,奔跑的步伐都十分混乱,显然是早就经过了一番长途奔袭。反观明军这边,虽然之前也经历了一场恶战,但经过这两天的修整,一个个的早已恢复了精力。
  兵力更是多尔衮的三倍之多!
  这场战斗,明军必胜无疑!
  果不其然,吴三桂的判断一点没错。
  多尔衮的骑兵队伍因为一路奔袭,此时早已疲惫不堪,许多负责断后的士兵射出的箭都显得绵软无力,根本威胁不到明军。
  一些战马甚至因为体力耗尽,没跑几步直接栽倒在地,连带着他们身上的建奴都摔在了地上。
  明军见状,士气瞬间高涨,就像下山的猛虎一般,嗷嗷叫着冲杀了过去。
  多尔衮见实在逃不掉了,而且军队有崩溃的迹象,只好咬咬牙,下令部队停下,准备负隅顽抗。
  战场上,狂风呼啸,黄沙漫天,日光艰难地穿透沙尘,洒下一片昏黄。
  明君这边,吴三桂一马当先,胯下的骏马仿佛也被主人的气势感染,仰天长嘶,高高跃起。
  最后带领明军直接冲向了建奴大军之中!
  他手中的长刀裹挟着呼呼风声,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开山裂石般的力量。
  刀光闪烁间,身旁的建奴纷纷惨叫着倒下,鲜血溅射到他的脸上,他却浑然不觉,眼神中只有兴奋与决绝,扯着嗓子吼道:
  “弟兄们,杀!为了大明,都给老子狠狠的杀建奴!”
  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瞬间点燃了明军的斗志。
  身后的骑兵们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敌人。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吴三桂是绝对不会这么拼命的,因为在他看来,保证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功劳什么的,那都是其次!
  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就在昨天,他接到了锦州那边的回信,知道了那两位死去总兵被封侯爵的事情。
  虽然有些话没有明说,但他已经看出来了,这次大明是真的下血本打这场仗了。
  他们这些总兵只要是战死的,保底都有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
  面对这样的诱惑,吴三桂岂能不心动?
  当然,在吴三桂看来,要是能活着得到这个侯爵,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总而言之,他知道这次必须要拼命了!
  我吴三桂,将来必是大明第一忠臣!
  建奴虽然奋力抵抗,但在明军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击下,渐渐力不从心。
  因为一天一夜都没有休息过,所以此时他们的身形不断摇晃,动作凌乱不堪。
  一名建奴骑兵试图拉弓射箭,但他的手臂却因疲惫和恐惧而颤抖不已,箭矢歪歪斜斜地射向一旁,在半空中就失去了力量,最后无力地坠落到了地上。
  反观明军,一个个精神抖擞,攻势愈发猛烈,每一次冲锋都带着势不可挡的气势。
  和吴三桂不同的是,郑成功和张世泽却并没有选择和吴三桂一起正面冲锋。
  两人各自率领三千骑兵,然后从两翼冲杀而来。
  这些骑兵都配备了燧发枪,不适合用来正面冲锋,而是适合突袭!
  眼看着距离差不多了,郑成功和张世泽骑在马上,大喝道:
  “射击!”
  砰!
  砰!
  砰!
  下一秒,六千支燧发枪齐发,震耳欲聋的枪声在大漠中回荡,久久不息。
  整整六千发子弹就在这一瞬间射了出去。
  当下,便有数百名建奴被击中之后从战马上掉了下来。
  本就疲惫不堪的建奴马匹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惊吓,顿时惊恐万分,前蹄扬起,嘶鸣着四处乱窜,瞬间冲乱了己方阵型。
  一时间,建奴骑兵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战马们相互碰撞,惨叫连连,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而此时,明军早已再次填装完了弹药,然后开始了第二轮的射击。
  砰!
  砰!
  砰!
  伴随着枪声响起,更多的建奴中枪倒下,更多的战马开始发狂,整片战场早已变的混乱无比。
  多尔衮站在大军后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简直恨的牙齿都要咬碎了。
  因为这些明军使用的火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不论是射程威力还是填充弹药的速度都远超之前的火铳与鸟铳,他们根本无力应对!
  而且这些持有新式火器的明军也不和他们打近战,只是一味的在旁边放冷枪,真是让人又气又恨!
  一时间,战场上鲜血四溅,枪声不断响起,献血染红了大漠的黄沙,断臂残肢更是散落一地。
  惨叫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地狱,让人毛骨悚然。
  多尔衮的双眼布满血丝,虽然内心无比痛苦,却无能为力改变这一切,心中充满了不甘与绝望。
  就在这时,身边的亲兵焦急地在一旁催促道:
  “王爷,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多尔衮仿佛找到了最后一丝颜面,颤抖的说道:
  “对!对!对!你说的对,本王不能死在这里,本王要活下去!本王要活下去!”
  颤抖的说完这话,多尔衮猛地挥动皮鞭抽打了一下马屁股,声嘶力竭地喊道:
  “驾!驾!驾!”
  随即,多尔衮带着少数亲兵,在漫天黄沙中仓皇逃入大漠深处。
  马蹄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
  此时此刻,这位曾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建奴统帅,犹如丧家之犬一般狼狈逃窜。
  寒风无情地抽打着他的脸庞,仿佛在嘲笑他的失败。
  眼见多尔衮如惊弓之鸟,不顾一切地逃窜了起来,吴三桂猛地一扯缰绳,大喝一声:
  “追!绝不能让这老贼跑了!”
  随后,吴三桂亲自带着一队兵马准备去追杀多尔衮。
  郑成功和张世泽也立刻策马跟上。
  然而就在这时,却有数千建奴直接迎面而来,好似求死一般的冲了过来。
  他们面容扭曲,眼神中透着疯狂与绝望,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发出嘶哑的吼叫,试图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明军的追击,为多尔衮创造逃生的机会!
  这些都是多尔衮的亲兵,他们知道多尔衮想要逃命,所以拼死也要挡住眼前的明军。
  吴三桂等人无奈,只能优先解决起了眼前这群建奴。
  然而就是这么一会的功夫,多尔衮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吴三桂等人望着多尔衮消失的方向,顿时气得满脸通红。
  这么大的一条鱼,居然让他逃了?
  正当几人决定前去追击之时,只见蒙古方向突然扬起滚滚烟尘,一支约有四五万人的骑兵大军正浩浩荡荡地袭来。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秦良玉和阿布奈!
  此时此刻,阿布奈骑在马上,望着远方那片逐渐清晰的战场,心中只觉得五味杂陈。
  因为他看出来了,多尔衮的大军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本来这对他而言应该算是一件好事,但他此刻的内心却陷入了纠结之中。
  他一方面期待着能和明军一起给予建奴致命一击,让蒙古摆脱被建奴欺压的困境,从而恢复蒙古帝国!
  另一方面,他又担忧大明的势力过于强大,日后会对蒙古构成威胁。
  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一时间脸色也变得无比精彩起来。
  但随后,双方的大军开始汇合,然后自发的对剩下的建奴进行了围剿!
  此时,明军和蒙军加起来有六万铁骑,而建奴不足三千,力量悬殊简直可谓是千壤之别。
  在两面夹击之下,建奴瞬间陷入了绝境,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四处逃窜,却无处可躲。
  而明军和蒙军的骑兵如秋风扫落叶般,将剩下的建奴屠杀得干干净净,一个活口也没留下!
  战斗结束后,吴三桂带着郑成功和张世泽来到了秦良玉面前。
  吴三桂率先上前,双手抱拳,语气恭敬地说道:
  “久闻秦总兵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之。”
  秦良玉微微一笑,回礼道:
  “吴总兵客气了,此次能有如此大胜,吴总兵也是功不可没。”
  紧接着,郑成功和张世泽也都纷纷拜见了秦良玉。
  他们之前虽然都没有见过秦良玉,却也都听说过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因此也都是十分恭敬。
  简单的问候之后,秦良玉这才问道:
  “敢问诸位,辽东大战可是赢了?”
  她心中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其实已有猜测,但还是不太确定。
  吴三桂听到这话哈哈大笑,道:
  “那是自然!松锦之战,我军大胜,斩敌七万!”
  秦良玉闻言,瞬间大喜过望,原本她还担心多尔衮的突然撤退会对朱慈烺的计划造成阻碍,如今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秦良玉又接着问道:
  “那多尔衮呢?”
  张世泽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
  “让他给逃了。”
  秦良玉微微有些可惜,但很快又安慰道:
  “没关系,虽然多尔衮逃了,这他带来的军队尽数被我们斩杀,这也算是一场大胜了。”
  张世泽等人听到这话,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本章完)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