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东林士人开始行动,破坏帮扶政策!
第285章 东林士人开始行动,破坏帮扶政策!
听着众多大儒的话,再看着群情激愤的在场所有人,朱由检的眉头下意识的皱起。
他自然知道,东林书院的这帮大儒都是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所以才将严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观念上难免有些偏激。
可是眼前这个阮大铖为首的众人,似乎只想着将严党一脉连根拔除。
甚至为此不惜将严党所有的功劳抹杀。这在他看来,就有些太过偏激了!
似乎现如今,东林书院的这帮大儒,这一刻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为了党争而党争。
甚至可以说是在他们眼中党争胜利,似乎比江山社稷还要重要?
不,不可能的,这些大儒师傅们,都是胸中自留一口浩然气的贤者。
他们怎么会将党争放社稷之前?
心中如此想着,朱由检本能的否定了自己这荒唐,且有些阴暗的想法。
“我定是被大哥影响太深了,大哥常年待在父亲的身边,将所有人视作工具,这种帝王思维,跟他待的时间长了,难免被影响。”
朱由检心中暗暗想着。
“不错,其实拔除严党,对我东林士人来说并不难。”此时,听到阮大铖这番话后,又有一道人影从人群中站起身。
此人体格干瘦,腮无两肉,留着长长的八字胡,看起来就像是龙王庙壁画上的龟丞相。
钱兼益,字受之,号牧斋,东林大儒。
“况且,我已经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钱谦益说着,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而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淡淡道:
“其实很简单,诸位可还记得严嵩老贼当年提出的《关于修仙的区域协调发展帮扶国策》吗?”
跨区帮扶国策?
听到钱兼益提起这个如今已然开始在大明施行的国策,众人先是一愣,而后恍然。
这个国策他们如何会忘记。
其实真要是摸良心说话的话,严嵩的这个国策,可以说是让很多官员政绩斐然。
这个“帮扶国策”是真的利国利民的。
不过,立场决定对错。
既然严嵩是他们的对立面,那么这个国策即便他们心中明白是好的,也必然要将其视作邪恶的产物,鸡蛋挑骨头也在所不惜。
嗯,对付严嵩父子这等小人,他们也顾不上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了。
在他们看来如果用君子的手段去对付严嵩父子这等小人奸佞,那么他们的下场就会如当年的清流那般,分崩离析。
从钱兼益提出“帮扶国策”开始,他们心中就已然明白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如果他们在严党一系官员的地盘上,破坏这条国策的施行,那么必然会让严党一系遭到重创,甚至引发百姓的不满。
那时候这些严党的官员,必然会被连根拔起。
甚至一旦严党这块铁板出现裂痕,那么朝中其他势力,诸如九王也不会放过。
嗯,他们东林书院严格来说,也是裕王一脉。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对严党动手,那也算是帮了裕王府,也是帮朱由检!
本就因为东林书院为了党争不顾朝廷利益的论调,而心有不虞的朱由检,此刻在听到钱兼益的这番话后,面色顿时一沉。
这些人,似乎越说越没边了。
坐在一旁察觉到朱由检神情有些不自然的嗯顾宪成,横了高谈阔论的钱兼益一眼,同时起身示意众人点到即止后,道:
“好了,今日少主就要返回京城,我等在此主要是为了为他践行。”
“一些政事,就暂且不论了,今日只谈风雅。”说话间,他俯身拿起了桌上的酒杯,环视众人一圈后,看向朱由检,道:
“少主,今后您只需要放心大胆的走。”
“不论何时何地,您的身后是整个东林书院,以及所有的东林士子。”
“顾老说的对,”高攀龙也拿起酒杯,“不论何时何地,你的身后都有我们在。”
“我们永远支持少主!”
看着在座的所有东林大儒,对自己的拳拳效忠之心,刚才的不快被朱由检按下,而后同样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道:
“这些年承蒙诸位教导了,请!”说罢将杯中灵酒一饮而尽。
其他人见此,也纷纷将杯中酒饮下。
大雨一直下到夜色降临,整个东林书院,随着夜色降临,却是灯火通明。
朱由检拒绝了顾宪成等人的相送,从观澜雅筑出来,王承恩立刻撑着伞上前。
“主子,王府那边来催了。”闻言,朱由检点了点头,道:“这便回京吧……”
说着又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回头瞥了一眼身后,那在夜色中,宛若一座橘红色小山一样的观澜雅筑,朱由检开口道:
“承恩,给王府传信,我们坐飞梭回去,明日一早到。”
坐飞梭?听到朱由检的安排,王承恩一愣,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
“奴婢这就安排。”
“嗯,走吧。”朱由检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王承恩赶紧跟上。
此时,观澜雅筑之上。
朱由检走后,顾宪成等人之间的气氛便一直沉默着。
“都说说吧。”这时,顾宪成抬了抬手臂,整了整宽大的袖袍后,抬头看向众人,然后将目光定格在钱兼益身上,道:
“受之,你先说。”
被点名,人群中的钱兼益缓缓起身,先是对顾宪成行了一礼,然后道:“少主似乎对我们接下来针对严党的行为,不是很赞成。”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都是点了点头。
都是人精,之前的交谈中,他们如何能看不出来,朱由检在听到他们要针对严党一脉后,神情间那隐隐流露出来的不满。
“怪我们啊,”这时,阮大铖叹息一声,道:“我们平日里教授他的全都是君子之道,却不曾告诉他,取舍之道……”
“我认为少主之所以对我们接下来针对严打感到不满,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皇族。”这时,又有人主动站了出来。
“除了我们在教授他之外,王府也对他有不小的影响,皇族考虑问题永远是利益。”
“严党这种国之顽疾,之所以可以存在,有时候是因为上位者需要他们存在。”
“慎言!”有人发出低喝。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话,顾宪成沉默片刻后,您试着夜色道:“我们不能说皇上的不是,但我们也有自己的‘道’要践行。”
“严党,必须拔除!”
“其实受之所言已经直指本质,皇上之所以喜欢严嵩,可以容忍严党的存在,无非就是因为严党会办事,肯办事。”
“只要我们让严党失去这个优势,那严党就无所依仗了。”“严党,必须拔除!”这一刻,顾宪成给接下来,东林士人的行动定了一个调。
……
夜色中,飞梭轰然而去。
云海之上,明月高悬,如水的月色将云海照亮,朱由检坐在窗户边。此时他的脑海中,全都是今日东林士人的表现。
一边是王府,父亲,大哥传输给他的,上位者,注重结果与平衡,一边是东林士人为天下除害,不惜损害朝廷利益的激进。
他对东林士人的感情不一般,这也就导致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偏向东林。
身为皇室,他心中自然清楚,严嵩父子的存在其实说白了就是皇祖的刀。
可是这把刀存在的价值远超舍弃掉。
但话又说回来,严党的存在,何尝不是朝廷的一种病变呢?毒疮烂肉就应该被剜掉不是吗?即便因此会让朝廷受损一些。可长痛不如短痛,等到烂肉剜掉了,伤口总会愈合。
如此看来,东林士人的想法倒也不错。
心中如此想着,可紧跟着朱由检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大哥朱由校曾说过的话。
“当家做主,岂能非黑即白?”
“百姓家还说了,不痴不聋,不作大家翁……你以后给我离那些小肚鸡肠,鼠目寸光的书呆子远一些!”
“呼,”将脑海中的想法压下后,朱由检看向身旁的王承恩,道:
“承恩,这些年我深居东林书院静修,受东林大儒授课,彼此间有着一份情谊在。”
“考虑事情难免有些当局者迷,”说着,朱由检便将今日所见和自己心中疑惑说了出来,然后看向王承恩,道:
“你是怎么看待东林士人的?”
王承恩听完朱由检的讲述后,沉默片刻后道:“主子,其实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闻言,朱由检眸光一闪,没有说话,只是盯着王承恩。
“主子问的是怎么看待东林士人,而不是问奴婢,东林士人的做法对与不对。”
“因为在主子心里,其实是不认同东林士为了党争,而不顾朝廷利益的做法的。”
“主子,请容奴婢说一句大不敬的话。”王承恩说着,轻叹一声,道:“这些东林士人,其实在奴婢看来就是一群腐儒。”
“这些年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乘着‘启思革新’这股风,抨击朝政。”
“然而说白了,都是纸上谈兵。”
“他们只认为严党是顽疾,却不知这天下并非是除了黑就是白。这天下是浑浊的,否则为何称为红尘俗世呢?”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不该存在于俗世红尘的朝廷,这是不可能的。”
“当年的清流也是如他们一般,可徐阁老他们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心里明白。朝中派系党争,始终有个不可触犯的底线。”
“那就是不论党争如何你死我活,都不能影响到大明的利益。”
“甚至,最终的争斗结果必须是朝廷获利,可是如今呢?他们为了针对严党,已经不顾一切了,奴婢以为……”
说着,王承恩有些欲言又止了起来。
“说。”朱由检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是,”王承恩深吸一口气,言辞恳切道:“奴婢以为,少主不妨乘此机会跟东林士人彻底断了关系,以免引火烧身。”
作为一个忠心的家仆,王承恩的意思很明确。
在他看来,东林书院这帮书呆子真的是读书读傻了。
当年以徐阶、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为首的清流团体何等势大?
为了党争,徐阶等人,何尝不曾视一地百姓为刍狗,为了剜掉严党这毒疮烂肉,准备要让一地百姓去牺牲,可结果呢?
一个海瑞就差点让清流葬送了。
之后,皇上仅仅只是用了一个国师清风,就让事情彻底平息,将清流严党玩弄鼓掌。
这些东林士人,一帮子书呆子,凭什么轻飘飘的说要将严党铲除?
让严嵩失势,真敢想啊!这点子徐阶他们当年想不到?皇上要保,要用的人,也是他们能动的?这群疯子既然要疯那就让他们疯去。
可千万不能让自己的主子惹火上身,断送了前途!
飞梭舱内陷入了沉默之中。
朱由检没有再说话,而是闭上眼,靠在了软椅上,见此王承恩也躬身一礼后坐了回去。
……
“啾!”
夜,金华府上空。
一只灵鸦穿过夜空,俯瞰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城市。之后一路俯冲而下,来到了金华县,县衙后院,书房外的一株槐树上。
金华县知县,孙兴尧处理完公文,刚准备休息,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乌鸦的啼鸣声,让他眼皮一跳。
县衙后院,可是有阵法守护的,一般的飞禽走兽根本不可能闯入。
毕竟现如今的大明,已经成了一方修仙王朝,修士的手段这些年里更是层出不穷。
很多掌控着御兽之法的修士,利用灵兽,伪灵兽,可以做很多事情。
因此,大明大大小小的衙门,或是官员府邸,都有阵法守护。
一般的灵兽根本靠近不了。
如果是有人御兽,想要强闯的话,那么御兽之人,必将被追责,抓住后轻则关入大牢,重则废除修为。
这个时候,灵鸦闯入,要么有修士不知死活,胆敢冒犯官府县衙,要么就是……突然,孙兴尧想到了某种可能,赶紧起身。
当他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就见树梢上,一只比寻常乌鸦要大了不少的灵鸦伫立。
“嗡!”就在这时,灵鸦红宝石般的眸子里激射出两道流光,没入孙兴尧眉心。
而当接收了脑海当中的信息后,孙兴尧整个人,身体猛的一颤。
“恩师,竟然让我,破坏金华县的帮扶国策?!”孙兴尧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
(本章完)
听着众多大儒的话,再看着群情激愤的在场所有人,朱由检的眉头下意识的皱起。
他自然知道,东林书院的这帮大儒都是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所以才将严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观念上难免有些偏激。
可是眼前这个阮大铖为首的众人,似乎只想着将严党一脉连根拔除。
甚至为此不惜将严党所有的功劳抹杀。这在他看来,就有些太过偏激了!
似乎现如今,东林书院的这帮大儒,这一刻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为了党争而党争。
甚至可以说是在他们眼中党争胜利,似乎比江山社稷还要重要?
不,不可能的,这些大儒师傅们,都是胸中自留一口浩然气的贤者。
他们怎么会将党争放社稷之前?
心中如此想着,朱由检本能的否定了自己这荒唐,且有些阴暗的想法。
“我定是被大哥影响太深了,大哥常年待在父亲的身边,将所有人视作工具,这种帝王思维,跟他待的时间长了,难免被影响。”
朱由检心中暗暗想着。
“不错,其实拔除严党,对我东林士人来说并不难。”此时,听到阮大铖这番话后,又有一道人影从人群中站起身。
此人体格干瘦,腮无两肉,留着长长的八字胡,看起来就像是龙王庙壁画上的龟丞相。
钱兼益,字受之,号牧斋,东林大儒。
“况且,我已经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钱谦益说着,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而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淡淡道:
“其实很简单,诸位可还记得严嵩老贼当年提出的《关于修仙的区域协调发展帮扶国策》吗?”
跨区帮扶国策?
听到钱兼益提起这个如今已然开始在大明施行的国策,众人先是一愣,而后恍然。
这个国策他们如何会忘记。
其实真要是摸良心说话的话,严嵩的这个国策,可以说是让很多官员政绩斐然。
这个“帮扶国策”是真的利国利民的。
不过,立场决定对错。
既然严嵩是他们的对立面,那么这个国策即便他们心中明白是好的,也必然要将其视作邪恶的产物,鸡蛋挑骨头也在所不惜。
嗯,对付严嵩父子这等小人,他们也顾不上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了。
在他们看来如果用君子的手段去对付严嵩父子这等小人奸佞,那么他们的下场就会如当年的清流那般,分崩离析。
从钱兼益提出“帮扶国策”开始,他们心中就已然明白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如果他们在严党一系官员的地盘上,破坏这条国策的施行,那么必然会让严党一系遭到重创,甚至引发百姓的不满。
那时候这些严党的官员,必然会被连根拔起。
甚至一旦严党这块铁板出现裂痕,那么朝中其他势力,诸如九王也不会放过。
嗯,他们东林书院严格来说,也是裕王一脉。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对严党动手,那也算是帮了裕王府,也是帮朱由检!
本就因为东林书院为了党争不顾朝廷利益的论调,而心有不虞的朱由检,此刻在听到钱兼益的这番话后,面色顿时一沉。
这些人,似乎越说越没边了。
坐在一旁察觉到朱由检神情有些不自然的嗯顾宪成,横了高谈阔论的钱兼益一眼,同时起身示意众人点到即止后,道:
“好了,今日少主就要返回京城,我等在此主要是为了为他践行。”
“一些政事,就暂且不论了,今日只谈风雅。”说话间,他俯身拿起了桌上的酒杯,环视众人一圈后,看向朱由检,道:
“少主,今后您只需要放心大胆的走。”
“不论何时何地,您的身后是整个东林书院,以及所有的东林士子。”
“顾老说的对,”高攀龙也拿起酒杯,“不论何时何地,你的身后都有我们在。”
“我们永远支持少主!”
看着在座的所有东林大儒,对自己的拳拳效忠之心,刚才的不快被朱由检按下,而后同样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道:
“这些年承蒙诸位教导了,请!”说罢将杯中灵酒一饮而尽。
其他人见此,也纷纷将杯中酒饮下。
大雨一直下到夜色降临,整个东林书院,随着夜色降临,却是灯火通明。
朱由检拒绝了顾宪成等人的相送,从观澜雅筑出来,王承恩立刻撑着伞上前。
“主子,王府那边来催了。”闻言,朱由检点了点头,道:“这便回京吧……”
说着又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回头瞥了一眼身后,那在夜色中,宛若一座橘红色小山一样的观澜雅筑,朱由检开口道:
“承恩,给王府传信,我们坐飞梭回去,明日一早到。”
坐飞梭?听到朱由检的安排,王承恩一愣,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
“奴婢这就安排。”
“嗯,走吧。”朱由检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王承恩赶紧跟上。
此时,观澜雅筑之上。
朱由检走后,顾宪成等人之间的气氛便一直沉默着。
“都说说吧。”这时,顾宪成抬了抬手臂,整了整宽大的袖袍后,抬头看向众人,然后将目光定格在钱兼益身上,道:
“受之,你先说。”
被点名,人群中的钱兼益缓缓起身,先是对顾宪成行了一礼,然后道:“少主似乎对我们接下来针对严党的行为,不是很赞成。”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都是点了点头。
都是人精,之前的交谈中,他们如何能看不出来,朱由检在听到他们要针对严党一脉后,神情间那隐隐流露出来的不满。
“怪我们啊,”这时,阮大铖叹息一声,道:“我们平日里教授他的全都是君子之道,却不曾告诉他,取舍之道……”
“我认为少主之所以对我们接下来针对严打感到不满,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皇族。”这时,又有人主动站了出来。
“除了我们在教授他之外,王府也对他有不小的影响,皇族考虑问题永远是利益。”
“严党这种国之顽疾,之所以可以存在,有时候是因为上位者需要他们存在。”
“慎言!”有人发出低喝。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话,顾宪成沉默片刻后,您试着夜色道:“我们不能说皇上的不是,但我们也有自己的‘道’要践行。”
“严党,必须拔除!”
“其实受之所言已经直指本质,皇上之所以喜欢严嵩,可以容忍严党的存在,无非就是因为严党会办事,肯办事。”
“只要我们让严党失去这个优势,那严党就无所依仗了。”“严党,必须拔除!”这一刻,顾宪成给接下来,东林士人的行动定了一个调。
……
夜色中,飞梭轰然而去。
云海之上,明月高悬,如水的月色将云海照亮,朱由检坐在窗户边。此时他的脑海中,全都是今日东林士人的表现。
一边是王府,父亲,大哥传输给他的,上位者,注重结果与平衡,一边是东林士人为天下除害,不惜损害朝廷利益的激进。
他对东林士人的感情不一般,这也就导致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偏向东林。
身为皇室,他心中自然清楚,严嵩父子的存在其实说白了就是皇祖的刀。
可是这把刀存在的价值远超舍弃掉。
但话又说回来,严党的存在,何尝不是朝廷的一种病变呢?毒疮烂肉就应该被剜掉不是吗?即便因此会让朝廷受损一些。可长痛不如短痛,等到烂肉剜掉了,伤口总会愈合。
如此看来,东林士人的想法倒也不错。
心中如此想着,可紧跟着朱由检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大哥朱由校曾说过的话。
“当家做主,岂能非黑即白?”
“百姓家还说了,不痴不聋,不作大家翁……你以后给我离那些小肚鸡肠,鼠目寸光的书呆子远一些!”
“呼,”将脑海中的想法压下后,朱由检看向身旁的王承恩,道:
“承恩,这些年我深居东林书院静修,受东林大儒授课,彼此间有着一份情谊在。”
“考虑事情难免有些当局者迷,”说着,朱由检便将今日所见和自己心中疑惑说了出来,然后看向王承恩,道:
“你是怎么看待东林士人的?”
王承恩听完朱由检的讲述后,沉默片刻后道:“主子,其实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闻言,朱由检眸光一闪,没有说话,只是盯着王承恩。
“主子问的是怎么看待东林士人,而不是问奴婢,东林士人的做法对与不对。”
“因为在主子心里,其实是不认同东林士为了党争,而不顾朝廷利益的做法的。”
“主子,请容奴婢说一句大不敬的话。”王承恩说着,轻叹一声,道:“这些东林士人,其实在奴婢看来就是一群腐儒。”
“这些年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乘着‘启思革新’这股风,抨击朝政。”
“然而说白了,都是纸上谈兵。”
“他们只认为严党是顽疾,却不知这天下并非是除了黑就是白。这天下是浑浊的,否则为何称为红尘俗世呢?”
“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不该存在于俗世红尘的朝廷,这是不可能的。”
“当年的清流也是如他们一般,可徐阁老他们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心里明白。朝中派系党争,始终有个不可触犯的底线。”
“那就是不论党争如何你死我活,都不能影响到大明的利益。”
“甚至,最终的争斗结果必须是朝廷获利,可是如今呢?他们为了针对严党,已经不顾一切了,奴婢以为……”
说着,王承恩有些欲言又止了起来。
“说。”朱由检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是,”王承恩深吸一口气,言辞恳切道:“奴婢以为,少主不妨乘此机会跟东林士人彻底断了关系,以免引火烧身。”
作为一个忠心的家仆,王承恩的意思很明确。
在他看来,东林书院这帮书呆子真的是读书读傻了。
当年以徐阶、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为首的清流团体何等势大?
为了党争,徐阶等人,何尝不曾视一地百姓为刍狗,为了剜掉严党这毒疮烂肉,准备要让一地百姓去牺牲,可结果呢?
一个海瑞就差点让清流葬送了。
之后,皇上仅仅只是用了一个国师清风,就让事情彻底平息,将清流严党玩弄鼓掌。
这些东林士人,一帮子书呆子,凭什么轻飘飘的说要将严党铲除?
让严嵩失势,真敢想啊!这点子徐阶他们当年想不到?皇上要保,要用的人,也是他们能动的?这群疯子既然要疯那就让他们疯去。
可千万不能让自己的主子惹火上身,断送了前途!
飞梭舱内陷入了沉默之中。
朱由检没有再说话,而是闭上眼,靠在了软椅上,见此王承恩也躬身一礼后坐了回去。
……
“啾!”
夜,金华府上空。
一只灵鸦穿过夜空,俯瞰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城市。之后一路俯冲而下,来到了金华县,县衙后院,书房外的一株槐树上。
金华县知县,孙兴尧处理完公文,刚准备休息,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乌鸦的啼鸣声,让他眼皮一跳。
县衙后院,可是有阵法守护的,一般的飞禽走兽根本不可能闯入。
毕竟现如今的大明,已经成了一方修仙王朝,修士的手段这些年里更是层出不穷。
很多掌控着御兽之法的修士,利用灵兽,伪灵兽,可以做很多事情。
因此,大明大大小小的衙门,或是官员府邸,都有阵法守护。
一般的灵兽根本靠近不了。
如果是有人御兽,想要强闯的话,那么御兽之人,必将被追责,抓住后轻则关入大牢,重则废除修为。
这个时候,灵鸦闯入,要么有修士不知死活,胆敢冒犯官府县衙,要么就是……突然,孙兴尧想到了某种可能,赶紧起身。
当他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就见树梢上,一只比寻常乌鸦要大了不少的灵鸦伫立。
“嗡!”就在这时,灵鸦红宝石般的眸子里激射出两道流光,没入孙兴尧眉心。
而当接收了脑海当中的信息后,孙兴尧整个人,身体猛的一颤。
“恩师,竟然让我,破坏金华县的帮扶国策?!”孙兴尧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