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uc1p.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03章请封王
  浩州距离石城一百六十里,距介休却只有八十里。
  而且前往介休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但往离石却是要深入吕梁山区。
  但刘六儿却告之刘季真底细,他这次起兵仓促,虽然响应者不少,但缺甲少械,粮草不足。他又愿为前锋,保证能说服一些稽胡投降。
  李逸捧着杯茶,
  慢慢啜饮,加盐加甚至加黑胡椒粉酥油橘子皮和葱,味道极为独特,不过他现在也习惯了,当成功能饮料喝也不错。
  “你说有没有可能劝降刘季真呢?”李逸突然抛出一个话题。
  刘六儿愣了一下。
  他积极主张带路去打刘季真,其实也是想先下手为强,怕刘季真来打他,他也想再立些功劳表示忠诚。
  李逸则觉得这小子也肯定还有私心,比如想着带兵去征讨刘季真,干死他哥后,到时他自请留镇,那离石不就成他地盘了。
  “刘季真父子反复无常,不可信。”李仲文提醒。
  “是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稽胡自在这八百里方圆定居后,造过多少反,多少人称过天子,绝不可信。”刘瞻也提醒。
  他们倒是丝毫没把刘六儿这个稽胡放在眼里。
  刘六儿面色有些难看,很是尴尬。
  “也不能这样说,现在河东形势复杂,我们首先的敌人是刘武周,至于其它人,能争取就争取。
  只要他们愿意归附,就当团结。”
  李逸这可是深得李渊精髓的,李渊起兵以来就是这样干的,管他真心降还是迫不得已假意归附,统统欢迎。
  一个三心二意的盟友或是手下,也总比一直跟你直接作战的对手好。
  忠诚的问题嘛,可以以后再来解决。
  朱粲这种人,李渊都能封他楚王,李轨当初愿意称臣,李渊也照样封他凉王。
  刘六儿涨红着脸道:“总管,刘季真绝对不会对朝廷忠心的,此人不除,离石难安。”
  “先礼后兵嘛,咱们大唐,向来以德服人。先派人去离石招抚刘季真,只要他肯归附朝廷,我向陛下保举他为石州刺史,甚至保举他个总管也可以,以前杀官造反那些事,都可以既往不咎。”
  “总管,刘季真信不得。”刘六儿急了。
  要是刘季真当了大唐的石州总管,那他怎么办。
  李逸看了他一眼,“我马上向朝廷为你请功,保举你为岚州总管、刺史。”
  岚州,就是隋之楼烦郡,这里现在是刘武周的地盘,李逸这保举也是慨他人之慷,惠而不费。
  听到这话,刘六儿大为欣喜。
  当下也就没那么反对招安刘季真了,要是兄弟俩一人一州,各有地盘,也不是不行。
  “咱们先礼后兵,得做两手准备,两手都要硬。
  先派使者去离石招安劝降,同时做好出兵讨伐的准备,李逸看了眼李仲文,又看向刘六儿。
  我抽调一万人马,以李仲文将军为总管,刘六儿将军为副总管,你们前往离石,若是刘季真不降,那就讨伐攻打。如果他接受招安,那就更好。”
  李仲文有点犹豫,他更倾向于是收复介休。
  “总管,离石在吕梁大山里,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刘季真不肯招安,只怕不好打。”
  “我知道,你们出兵主要是威慑,到时宣称你们统兵三万去征讨,我这里再好好劝降,尽量说服他归附。
  要是不降,你们看情况,也未必就一定要硬攻,可以扫荡离石的稽胡部落,抢他们牛羊、粮食。
  刘季真本就缺粮草,要是再被扫荡劫掠,他拿什么对抗朝廷?”
  “如果他敢出城来找你们野战,那你们有一万人马,自保总没问题吧?”
  李仲文拍着胸脯砰砰响,“要让我带一万人去攻下离石城,我不敢说有十足把握,可要是在离石境内野战,我可不怕他。”
  刘六儿这时也积极献策,“攻离石城,我可以想办法寻找城中人内应开城。”
  吕梁山区里,
  离石胡做为稽胡的一支,既有相对独立的部落,也有以前因反叛朝廷被镇压后而离散部落与编民杂居,成为编户的。
  数百年来,离石胡大多也当地居民错落杂居,与汉人通婚。
  但也许是吕梁山区本就相对封闭偏僻落后,这些离石胡几百年来也始终难服管教,叛乱不断。
  除了大规模的叛乱外,离石胡也经常掳掠周边,抄掠居人,阻断河路。
  有的部落酋长野心勃勃谋求割据自立,
  更多的则只不过是太穷,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些稽胡又始终不被中原信任,往往还成为边将们刷功绩的地方,离石胡遇灾荒年,也跟草原的游牧民一样,向周边汉人抢掠。
  对付这些山胡,历来朝廷一般也就只用一招,诛杀酋帅镇压叛乱,打散部落与编民杂居,派良吏为官长监督抚绥。朝廷还经常在离石胡周边筑修堡,屯兵储粮,封锁他们,防止他们叛乱。
  李逸也没兴趣跑进吕梁山区去剿山胡,当前主要矛盾不是这个。
  如果剿抚并用,也只是威慑稽胡,迫使他们归附老实,稳定后方,好专心对付刘武周进犯。
  至于刘季真投降后,会不会转头又反,说实话李逸也并不在乎。
  反了再剿,直到打服为止嘛。
  当天,
  李逸就让刘六儿将一批伤兵、老兵放回离石老家,这些人回到离石,带回了唐军即将大举进攻征讨的消息。
  离石城,
  三山环绕,三川萦绕。
  东汉时匈奴日逐王比遣使诣西河内附,西晋永安元年刘渊反于离石,匈奴人不断南迁,与汉人杂居。
  几百年后的如今,其实这些离石胡也早就不再是纯正的匈奴人了。
  原来的石州刺史府,如今成了突利可汗王宫。
  这里也曾经是他父亲刘龙儿造反称帝的皇宫。
  “回来的那些人都说,李逸任李仲文为离石道行军总管,以六儿为副总管,给他们步骑三万,”
  “还说,裴寂六万大军即将抵达······”
  刘季真听着手下的禀报,陷入沉思。
  这位自称突利可汗的山胡,身长魁梧,肩宽臂长,颧骨突出,鼻梁高挺,双颊因风霜侵蚀而暗红皲裂,满脸浓密的络腮胡须十分潦草凌乱。
  “该死的六儿,”
  刘季真眯起眼睛,目露杀机。
  他这个六弟,居然吃里扒外,联合外人要来打他。
  这次出兵浩州,可以说是老本都亏掉了。
  他聚兵三万,将一万人马交给六儿,结果这个老六在浩州十分无能,最后还带着七千人降了唐,如今又要反过来打他。
  如果仅是老六来攻,他是一点不怕,但挂帅的是李仲文,
  想起那日浩州城下,李仲文仅以三千人,却瞬间就突破了六儿一万人马的正面防御,如虎入羊群似风卷残云。
  事后他复盘过那场战斗,
  惊讶的发现就算当时是自己替代六儿,也未必能挡的下这家伙的一击。
  李仲文统兵来攻,
  而那个十七岁的总管李逸坐镇浩州,距离石也仅一百六十里。
  唐朝宰相右仆射裴寂又带着六万大军将至。
  心中升起股绝望感。
  他现在虽据有离石城,但整个石州他并没能完全占据,如今唐军四面来剿,他怎么办?
  打肯定打不过,
  弃石州北上投刘武周还是突厥人?
  他摇了摇头,弃了离石,他就成了丧家之犬,在刘武周那又能得到什么礼遇呢,这才是他的根本。
  在他的不安与犹豫中,
  李逸的使者来了。
  “在下浩州兵曹参军任骘,这位是吕州总管李公麾下李存悌将军。”
  刘季真看着面前的两个唐使,
  那个叫李存悌的明显是个胡人。
  “我以前是陇右赤排羌部的,兵败被俘成了唐奴,皇帝把我赏赐给李总管·······”李存悌见这家伙一直盯着自己,便把自己身份说了遍。
  “李总管待人仁厚,对我等异族戎狄也一视同仁。
  刘将军,令弟当初粮尽走投无路请降,李总管也是一直待他不错的,如今向朝廷表奏他为岚州总管,
  刘将军想必也当知晓,李总管已经调了李仲文将军为离石道行军总管,即将统兵三万人来征讨。
  但刘六儿将军为你求了个情,李总管呢也愿意再给你一个机会。
  只要你现在归附大唐,改旗易帜,那过往的事既往不咎。
  李总管还愿表奏朝廷,请授你石州总管之职。”
  任骘在一边笑着听这位羌将劝降,末了补充一句,“三日,三日后李仲文将军的三万人就将抵达此城下了。”
  刘季真捋须,“归附大唐也不是不行,但我也有条件。”
  “刘将军请说,”
  “我听说南阳朱粲曾称楚帝,归附大唐后,天子赐封他为楚王。还有黎阳徐世绩,降唐后被赐国姓。
  你们李总管,听说也是赐属籍宗正。
  我要求也很简单,长安天子也赐封我王爵,再赐国姓,然后再授我石州总管、刺史,我要总管汾晋以西大河以东的离石、楼烦、龙泉、文城四郡。”
  对面刘季真的狮子大开口任骘并没有当面拒绝,
  笑道:“好,我会立马将这消息让快马送回李总管处,等候他的回复。”
  信使快马半日就把刘季真的条件送到浩州。
  众人听闻刘季真的要求,都觉得非常无理。
  李逸却只是微微一笑:“刘季真说的倒也没错,朱粲投降,陛下也照样封楚王,他想要封王赐姓拜总管,也不过份,好了,回复刘季真,我立马将他要求上奏天子,
  也会暂停发兵讨伐离石,但他现在起也不得再侵掠朝廷州县,不得再与突厥、刘武周勾结。
  否则,本总管立即让李将军发兵三万讨伐。”
  刘季真也很快回复,他静侯长安天子的答复,在此之前,他愿意休兵罢战,他兵马不出石州,希望唐军也不跨进石州,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对此李逸表示同意,于是双方达成一致。
  浩州城中,
  李逸对诸将道:“离石刘季真暂时没有威胁了。”
  “总管,那是否可以出兵介休。”
  李逸摇头。
  “再等等,裴相再有半个月就能到了,到时就能反攻,我们也不急于这时。”
  “先整修器械,训练兵马,调集粮草,做好准备。”
  面对一万多人守的介休城,李逸一点进攻的欲望都没有。他又没有一个道澄和尚肯做内应夺门,这么热的夏天,没必要去玩命。
  等裴寂来吧。
  他觉得自己这趟河东之行,立的功劳已经不小了,那么拼命干嘛。
  李逸这个吕州总管,现在手底下各路人马加起来三万六千余人,但战力其实挺堪忧的,菜就多练,就猥琐,不能急,急了就是送人头。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