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再给一次机会
第317章再给一次机会
胜利,是对拼搏者最好的褒奖。
浩州城军民现在是士气如虹,一扫多日来的不安。他娘的什么大汉天子定杨可汗不过如此,黄子英终究是咱李总管的手下败兵,败两次了。
“总管,黄子英现在退守文水城,兵不满万,距浩州不过六十余里,末将以为,当乘胜出兵,一举夺回文水,把黄子英部歼灭。”说话的是丘英起,洛阳丘氏的嫡长孙。
胜利有时也容易让人飘。
此前李逸曾趁着裴寂围介州时,出兵收复了文水城,文水是武士彟老家,不是什么坚城重镇。在武君雅的带领下,当时李逸军至文水,武君雅在文水老家的亲戚朋友们内应,轻松就拿下了城。
不过后来裴寂大败,李逸主动放弃了文水,收缩兵力,文水武氏族人亲戚等豪强大户也是纷纷跟着退到浩州。现在要再打文水,就没有内应了。
况且,黄子英一万兵马驻文水,那也是支不小力量。不能因为黄子英两次败在李逸手里,就拿豆包不当干粮。
李道玄也觉得可以反攻。
“能一直反攻拿下太原吗?”李逸问。
诸将愕然,然后都没接话了。反攻拿下太原,谁也不敢夸这海口。
“诸位,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新赢了一仗,可也都是刘姜两位将军率手下弟兄们半夜烧营,毁了他们攻城器械的功劳,我们也不过斩首数百级罢了,
若是因此就觉得我们是了不得大捷,就急着反攻,那就会撞的头破血流。”
丘英起还是有点不甘心,“总管,这么好形势,将士们士气刚盛,难道什么也不做?”
李逸看着他们那渴望的眼神,
低头望向沙盘。
“文水有黄子英一万人退守,暂时不要去碰。不过,既然大家都渴望反击,那就去孝义试试。”
孝义城也是此前李逸主动放弃的,这是座才十几年的新城,城不大,距离浩州也才三十余里,东边是旧县城永安堡,南边是灵石城。
西面是吕梁山区里的隰州温泉县,温泉县本汉土军县地也,因县中有温泉而得名,原先这里还设过北温州。
孝义的胜水、西阳泉水两条汾河支流,就都是源于温泉县。
温泉与石楼两县中间的石楼山,是黄河和汾河水系的分水岭,石楼山东麓,后世是交口县,是隰、石、浩三州交通必经之地。
李逸拿起一面小红旗,在石楼山插下。
“此地关乎我浩州坚守关键,我想请刘德威将军率城外的一万余人马,进驻隰州。一军驻此石楼山下,一军驻西面的西德州石楼城,一军驻东面温泉县。
保障浩隰道通畅,也威慑北面离石胡,同时保护浩州侧后。”
刘德威看着沙盘,浩州城距离石楼城得有二百六十里,距温泉县也有一百七十里。
“荣国公,如今浩州孤城,更需兵马,姜大将军已经带走五千人,我再带走城外一万余人,浩州守军会不会少了点。”
丘英起忍不住在旁边插嘴,他觉得与其把宝贵的一万多兵力派到遥远的隰州后方,倒不如打下文水和孝义和灵石。
“刘将军南下前,可以先一起拿下孝义,但灵石不打。”
灵石不打的原因也简单,灵石介休一线,现在雀鼠谷三关在李逸手中,刘武周军只有走韩侯岭南下,这韩侯岭北边就得经灵石城,
刘武周怎么可能让李逸夺取灵石,就算攻下了,他们也必然拼命来抢,李逸现在不能到处分兵。
孝义相对没那么重要,且紧挨着浩州城,打下来后,可以做为卫星城。
而且拿下孝义城,也是关乎浩隰通道安全。
浩州存粮还能坚持到明年春,但保证一条通道也是必须的。
只要浩隰道通还在,那浩州就不是死棋,而是一颗活子。
能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一番商议,
决定刘德威率城外一万五千人,去进攻孝义城,淮阳王李道玄、丘英起也前往,李逸再调浩州左右虞侯两军各两千二百人给李道玄他们。
两万人马进攻孝义小城,李逸又在浩州压阵,
拿下孝义后,李道玄就带那五行二百人留镇孝义,刘德威则率部顺西阳泉河前往隰州,其麾下一万五千人,分驻温泉县、石楼山、石楼县。
军议结束,各自去准备。
李逸又来到城门楼,他现在很喜欢呆在城门楼,站的高看的远,给人一种掌控局势的安全感。
远处层林尽染,
深秋的汾阳景色挺美。
虽然战争还在继续,但敌人一走,百姓就又开始为生活而奔波,田间地头锄草浇地,山中打樵烧炭,还有放羊牧牛的。
“阿郎这是不信任刘德威和他手下这些兵?”刘黑子忍不住问。
“信任都是有条件的,没有无条件的信任,当然我对刘将军还是比较信任的,我跟他弟弟刘德敏也是关系很好,
只是,
浩州现在的局面你也看到了,短时间内只怕都要孤军奋战,”
刘黑子有些不解,“那刘德威和他这一万五千人留下,岂不是更好?”
“兵不是越多越好,多一万五千人,一人一天两升粟,就是三百石。一个月就是九千石。盐每日三人一合,一人一月就是一升盐,一万五千人一月就要一百五十石盐,”
“我们浩州城现在两万兵,粮草可支持到明年春天,但是增加这一万五千人,那就只能到年底。”
刘黑子似懂非懂,“所以叫他们去隰州,自己解决粮草。”
李逸心中当然也并不完全相信这些新跑来的兵,所以姜宝谊要带五千人走,他痛快给了,现在又让刘德威去隰州。
这些兵有没有问题,或者有多少有问题,总会慢慢显现,把不稳定因素安排到远点的隰州去,就算爆雷了,危害也不大。
甚至李逸再平叛也来的及。
但放在浩州,万一在敌人攻城关键时候作乱,那才措手不及。
李逸心里更相信这一万五千人里,顶多只有极少部分有问题,他希望刘德威能够带着这支人马,替他稳定隰州,甚至再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精锐,
说不定还能反攻离石,把刘季真这样不稳定的墙头草给扫平。
“刘武周会再派大军来攻浩州吗?”刘黑子问出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攻肯定还会来攻,但一时半会是来不了,我估计得个把月才可能来。”
围攻坚城,还是失败两次,刘武周肯定不会那么急迫再来,得做好准备,调集兵马,运输粮草等等都要时间。
另一方面,现在浩州城,也并不一定那么急着要拿下。
反倒是雀鼠谷三关,对刘武周来说,是更应当优先拿下的。先前刘武周可能想着让黄子英集结大军,先破浩州,再把三关四堡一一扫平,没想到吃这么大亏,
那他下次,可能就是先攻三关,再破四堡,最后来打浩州。
“那三关守的住吗?”
“守个三五个月是没问题的。”李逸很自信。
太原。
晋阳宫,
这座行宫始建于东魏,乃是由高欢所修建,最初是避暑行宫。隋朝开皇年间,镇守太原的晋王杨广扩建晋阳宫,修筑周长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大业三年,杨广北巡,又重修晋阳宫。另筑仓城,周长八里。
晋阳宫与太原东城、中城,形成了三城并立的局面。
李渊说晋阳粮可支十年,
晋阳宫仓城里,储备着能供三万大军兵马食用十年的粮食,现在全便宜了刘武周。
拿下太原后,刘武周按约定,把晋阳宫里的美丽宫人,太原城里的许多美妇人,全都抢了送去给处罗可汗。
又送上许多金银丝绸,以换取突厥兵马的继续支持。
刘武周坐在晋阳宫大殿中,还沉浸在连串胜利的喜悦中,
浩州兵败的消息传来。
黄子英亲自赶回太原请罪。
“让他滚进来。”
向来待手下宽厚大方的刘武周也难得勃然大怒,
黄子英入殿,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臣有负陛下重望,死罪。”
刘武周气的一脚将他踢翻,
怒不可遏,“给你六万人马,你居然刚到浩州城下就败了,混账玩意。”
骂了一通后,刘武周伸手又把黄子英拉了起来。
“坐吧,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子英低着脑袋,羞愧万分。
他把兵败责任首先推到了姜宝谊和刘德威身上,说他们临阵倒戈,夜半火烧大营,还毁了攻城器械,然后奔逃浩州城下。
又说刘六儿刘季真兄弟,在唐将叛乱后,第一时间就率部跑了。
突厥将领阿史那鲁也是直接逃跑。
而他却还想办法,派兵装成唐降兵,跟着冲向浩州,试图趁乱夺门,可惜那李逸十分谨慎,关闭四门,不让任何人靠近城门。
刘武周听完,
沉默良久。
“是朕大意了,没想到这些唐将没有一个好东西,朕待他们不薄,他们却如此,
传令下去,以后再抓到李仲文、姜宝谊、刘德威,直接杀了。”
“请陛下再给臣一个机会,臣愿意领兵再攻浩州。”
“这个李逸有些本事的,浩州你就别再去打了,反正孤城一座,早打晚打也没什么关系。
但雀鼠谷三关,必须得尽早拿下,否则前线势如破竹,后方粮草转运不及,让将士们吃什么。
你率领你麾下人马,去攻冷泉关,朕会从介休、灵石再抽调兵马给你,也会让刘季真刘六儿再率兵来协助。”
“陛下,离石胡绝不可信。”
“他们敢不去听令,朕直接率兵踏平离石,”刘武周对着黄子英道:“你也是我在马邑起兵的元从老兄弟,朕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你切不可让朕再失望了。”
(本章完)
胜利,是对拼搏者最好的褒奖。
浩州城军民现在是士气如虹,一扫多日来的不安。他娘的什么大汉天子定杨可汗不过如此,黄子英终究是咱李总管的手下败兵,败两次了。
“总管,黄子英现在退守文水城,兵不满万,距浩州不过六十余里,末将以为,当乘胜出兵,一举夺回文水,把黄子英部歼灭。”说话的是丘英起,洛阳丘氏的嫡长孙。
胜利有时也容易让人飘。
此前李逸曾趁着裴寂围介州时,出兵收复了文水城,文水是武士彟老家,不是什么坚城重镇。在武君雅的带领下,当时李逸军至文水,武君雅在文水老家的亲戚朋友们内应,轻松就拿下了城。
不过后来裴寂大败,李逸主动放弃了文水,收缩兵力,文水武氏族人亲戚等豪强大户也是纷纷跟着退到浩州。现在要再打文水,就没有内应了。
况且,黄子英一万兵马驻文水,那也是支不小力量。不能因为黄子英两次败在李逸手里,就拿豆包不当干粮。
李道玄也觉得可以反攻。
“能一直反攻拿下太原吗?”李逸问。
诸将愕然,然后都没接话了。反攻拿下太原,谁也不敢夸这海口。
“诸位,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新赢了一仗,可也都是刘姜两位将军率手下弟兄们半夜烧营,毁了他们攻城器械的功劳,我们也不过斩首数百级罢了,
若是因此就觉得我们是了不得大捷,就急着反攻,那就会撞的头破血流。”
丘英起还是有点不甘心,“总管,这么好形势,将士们士气刚盛,难道什么也不做?”
李逸看着他们那渴望的眼神,
低头望向沙盘。
“文水有黄子英一万人退守,暂时不要去碰。不过,既然大家都渴望反击,那就去孝义试试。”
孝义城也是此前李逸主动放弃的,这是座才十几年的新城,城不大,距离浩州也才三十余里,东边是旧县城永安堡,南边是灵石城。
西面是吕梁山区里的隰州温泉县,温泉县本汉土军县地也,因县中有温泉而得名,原先这里还设过北温州。
孝义的胜水、西阳泉水两条汾河支流,就都是源于温泉县。
温泉与石楼两县中间的石楼山,是黄河和汾河水系的分水岭,石楼山东麓,后世是交口县,是隰、石、浩三州交通必经之地。
李逸拿起一面小红旗,在石楼山插下。
“此地关乎我浩州坚守关键,我想请刘德威将军率城外的一万余人马,进驻隰州。一军驻此石楼山下,一军驻西面的西德州石楼城,一军驻东面温泉县。
保障浩隰道通畅,也威慑北面离石胡,同时保护浩州侧后。”
刘德威看着沙盘,浩州城距离石楼城得有二百六十里,距温泉县也有一百七十里。
“荣国公,如今浩州孤城,更需兵马,姜大将军已经带走五千人,我再带走城外一万余人,浩州守军会不会少了点。”
丘英起忍不住在旁边插嘴,他觉得与其把宝贵的一万多兵力派到遥远的隰州后方,倒不如打下文水和孝义和灵石。
“刘将军南下前,可以先一起拿下孝义,但灵石不打。”
灵石不打的原因也简单,灵石介休一线,现在雀鼠谷三关在李逸手中,刘武周军只有走韩侯岭南下,这韩侯岭北边就得经灵石城,
刘武周怎么可能让李逸夺取灵石,就算攻下了,他们也必然拼命来抢,李逸现在不能到处分兵。
孝义相对没那么重要,且紧挨着浩州城,打下来后,可以做为卫星城。
而且拿下孝义城,也是关乎浩隰通道安全。
浩州存粮还能坚持到明年春,但保证一条通道也是必须的。
只要浩隰道通还在,那浩州就不是死棋,而是一颗活子。
能发挥的作用也更大。
一番商议,
决定刘德威率城外一万五千人,去进攻孝义城,淮阳王李道玄、丘英起也前往,李逸再调浩州左右虞侯两军各两千二百人给李道玄他们。
两万人马进攻孝义小城,李逸又在浩州压阵,
拿下孝义后,李道玄就带那五行二百人留镇孝义,刘德威则率部顺西阳泉河前往隰州,其麾下一万五千人,分驻温泉县、石楼山、石楼县。
军议结束,各自去准备。
李逸又来到城门楼,他现在很喜欢呆在城门楼,站的高看的远,给人一种掌控局势的安全感。
远处层林尽染,
深秋的汾阳景色挺美。
虽然战争还在继续,但敌人一走,百姓就又开始为生活而奔波,田间地头锄草浇地,山中打樵烧炭,还有放羊牧牛的。
“阿郎这是不信任刘德威和他手下这些兵?”刘黑子忍不住问。
“信任都是有条件的,没有无条件的信任,当然我对刘将军还是比较信任的,我跟他弟弟刘德敏也是关系很好,
只是,
浩州现在的局面你也看到了,短时间内只怕都要孤军奋战,”
刘黑子有些不解,“那刘德威和他这一万五千人留下,岂不是更好?”
“兵不是越多越好,多一万五千人,一人一天两升粟,就是三百石。一个月就是九千石。盐每日三人一合,一人一月就是一升盐,一万五千人一月就要一百五十石盐,”
“我们浩州城现在两万兵,粮草可支持到明年春天,但是增加这一万五千人,那就只能到年底。”
刘黑子似懂非懂,“所以叫他们去隰州,自己解决粮草。”
李逸心中当然也并不完全相信这些新跑来的兵,所以姜宝谊要带五千人走,他痛快给了,现在又让刘德威去隰州。
这些兵有没有问题,或者有多少有问题,总会慢慢显现,把不稳定因素安排到远点的隰州去,就算爆雷了,危害也不大。
甚至李逸再平叛也来的及。
但放在浩州,万一在敌人攻城关键时候作乱,那才措手不及。
李逸心里更相信这一万五千人里,顶多只有极少部分有问题,他希望刘德威能够带着这支人马,替他稳定隰州,甚至再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精锐,
说不定还能反攻离石,把刘季真这样不稳定的墙头草给扫平。
“刘武周会再派大军来攻浩州吗?”刘黑子问出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攻肯定还会来攻,但一时半会是来不了,我估计得个把月才可能来。”
围攻坚城,还是失败两次,刘武周肯定不会那么急迫再来,得做好准备,调集兵马,运输粮草等等都要时间。
另一方面,现在浩州城,也并不一定那么急着要拿下。
反倒是雀鼠谷三关,对刘武周来说,是更应当优先拿下的。先前刘武周可能想着让黄子英集结大军,先破浩州,再把三关四堡一一扫平,没想到吃这么大亏,
那他下次,可能就是先攻三关,再破四堡,最后来打浩州。
“那三关守的住吗?”
“守个三五个月是没问题的。”李逸很自信。
太原。
晋阳宫,
这座行宫始建于东魏,乃是由高欢所修建,最初是避暑行宫。隋朝开皇年间,镇守太原的晋王杨广扩建晋阳宫,修筑周长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大业三年,杨广北巡,又重修晋阳宫。另筑仓城,周长八里。
晋阳宫与太原东城、中城,形成了三城并立的局面。
李渊说晋阳粮可支十年,
晋阳宫仓城里,储备着能供三万大军兵马食用十年的粮食,现在全便宜了刘武周。
拿下太原后,刘武周按约定,把晋阳宫里的美丽宫人,太原城里的许多美妇人,全都抢了送去给处罗可汗。
又送上许多金银丝绸,以换取突厥兵马的继续支持。
刘武周坐在晋阳宫大殿中,还沉浸在连串胜利的喜悦中,
浩州兵败的消息传来。
黄子英亲自赶回太原请罪。
“让他滚进来。”
向来待手下宽厚大方的刘武周也难得勃然大怒,
黄子英入殿,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臣有负陛下重望,死罪。”
刘武周气的一脚将他踢翻,
怒不可遏,“给你六万人马,你居然刚到浩州城下就败了,混账玩意。”
骂了一通后,刘武周伸手又把黄子英拉了起来。
“坐吧,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子英低着脑袋,羞愧万分。
他把兵败责任首先推到了姜宝谊和刘德威身上,说他们临阵倒戈,夜半火烧大营,还毁了攻城器械,然后奔逃浩州城下。
又说刘六儿刘季真兄弟,在唐将叛乱后,第一时间就率部跑了。
突厥将领阿史那鲁也是直接逃跑。
而他却还想办法,派兵装成唐降兵,跟着冲向浩州,试图趁乱夺门,可惜那李逸十分谨慎,关闭四门,不让任何人靠近城门。
刘武周听完,
沉默良久。
“是朕大意了,没想到这些唐将没有一个好东西,朕待他们不薄,他们却如此,
传令下去,以后再抓到李仲文、姜宝谊、刘德威,直接杀了。”
“请陛下再给臣一个机会,臣愿意领兵再攻浩州。”
“这个李逸有些本事的,浩州你就别再去打了,反正孤城一座,早打晚打也没什么关系。
但雀鼠谷三关,必须得尽早拿下,否则前线势如破竹,后方粮草转运不及,让将士们吃什么。
你率领你麾下人马,去攻冷泉关,朕会从介休、灵石再抽调兵马给你,也会让刘季真刘六儿再率兵来协助。”
“陛下,离石胡绝不可信。”
“他们敢不去听令,朕直接率兵踏平离石,”刘武周对着黄子英道:“你也是我在马邑起兵的元从老兄弟,朕愿意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你切不可让朕再失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