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狡兔三窟
正午时分,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机场那巨大的玻璃穹顶上,刺目的光线透过玻璃,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
自动门缓缓滑开,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傅沅没有跟上去,而是回了酒店休息,这段时间她休息时间严重不足。
只有王富贵、郭宇、张春枝、杨希、还有其它六名配枪同事出去执行任务。虽然穿着便服,但证件齐全,几人直接走的特殊通道。
众人穿梭在如织的人群中,周围是潮水般涌动的旅客,他们拖着各式各样的行李箱,轮子在地面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与人们的交谈声、广播的播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的声浪。
“郭队,真的会在这边吗?”
杨希看着人群,不由皱了皱眉。
郭宇语气肯定:“飞纽约的,算上交通时间,最早的应该就是临市的这一趟。另外一趟也有可能,不过是在江市,已经联系那边核对乘客信息了。”
张春枝有些担忧:“就怕他们的信息是假的……”
“尊敬的各位旅客,您好!欢迎您搭乘本次航班。现在是北京时间 11点 20分,我们的航班 wj8888,将由临市国际机场飞往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预计将于当地时间 13点 15分抵达,飞行时长约 14小时 55分钟。
请持有本次航班经济舱登机牌的旅客,现在开始在 28号登机口排队登机。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旅客,以及带小孩的乘客和需要特殊帮助的旅客,您可以优先登机。
登机前,请您再次确认登机牌上的信息,并准备好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和登机牌,以便工作人员查验。”
大厅的广播开始播报,郭宇摆了摆手,示意队友们跟上:“那边会通知航班晚点,我们这边抓紧时间,飞机要起飞了!”
飞机舱内,柔和的灯光倾洒而下,将整个空间照得明亮而温暖。发动机已经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
乘客们依次坐好,而乘务员这边,也知道内幕,在郭宇等人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太过紧张。
郭宇和王富贵暂时守在飞机入口处,其他人在里边,沿着过道两侧,有条不紊地排查。
没有大张旗鼓,一切进行得悄无声息。
不一会,几人出来了,不约而同地摇头。
“没有?怎么可能?”
郭宇不信邪,又亲自跑进去看了一圈。
“郭队,会不会他们真的是去了江市那个机场……?”张春枝看着郭宇漆黑的脸,忍不住问道。
郭宇没说话。
王富贵闭着眼睛,大约过了一分钟,“不,我能感应到,池展鹏没走远,还在附近。”
杨希连问:“能知道具体在哪吗?”
王富贵指着东南方:“那边……不远。”
“可是,该飞往美国的,应该都已经上飞机了,不可能没在里面啊!”张春枝不假思索地反驳道。
“不。”郭宇闷声说,“也许我们忽略了一点,附近并不只有机场,还有港口。”
一旁的杨希已经打开了手机地图,距离临市国际机场大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临海港。
“临市,最开始叫临海市,从临海港,一样能坐邮轮离开。”
张春枝已经熟练地联系同事,调查邮轮离港信息。
终于,在出机场时,那边回复了消息。
张春枝看着消息,面色有些发白:“他们已经离开岸口了……邮轮已经出发了,就在两分钟前。”
“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吗?”杨希坐上主驾驶座,点燃发动机,看向副座的郭宇,一时之间也把握不住他的想法,“我们现在是离开,还是继续追?”
池展鹏是他姐夫,这是局里心照不宣的事情。
虽说大概率算同谋,但目前这,证据都没找到呢,突然抓人,其实大家都莫名其妙的。
再说,郭家背景大,随便找一只替罪羊,池展鹏又是那个什么媒介师,跟电视里的超人一样……保不准真有罪,也能将功补过。别到时候“误会一场”,只有他们这些手下忙来忙去,还影响了未来上司的感观。
“追。”
郭宇看着前方,又看了看杨希犹豫的表情,开口道:“有我担着,怕什么?”
两辆警察鸣笛开路,行人们侧目,街道上的车辆也纷纷纷纷减速,为其让行。交通局那边也配合地手动调整红绿灯,确保警车的畅通无阻。
王富贵看着尾随在警车后方的车主,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些普通车辆跟在警车后面,无非是想享受到这种信号优先的便利,减少在路口等待红灯的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他默默记上后排车辆的车牌号,准备回头让交警部门对其进行口头教育。
“还有多远?”
王富贵看着窗外,问杨希。
杨希说:“快到了,大概还有5分钟。”
张春枝一手拿着电脑,一边说:“那边已经联系妥当了,邮轮正朝着岸口驶回,理由是海面龙卷风改道,今天不能出行。”
王富贵有些担忧:“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廖璇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
郭宇也同样面露担忧:“说不准,希望事情向好吧。”
诸事不会顺遂人意。秦扫六合而骤崩阿房火海,诸葛禳星终陨五丈原台;马嵬驿白绫绞断霓裳羽衣,土木堡黄沙吞没五十万旌旗;阅江楼头的墨迹未干,崖山海面已浮尸十万……
他们到码头时,空荡荡的码头不见有邮轮的影子。
“出意外了……”
“现在联系上边,那个船只还能联系上吗?”郭宇对张春枝说,一边朝着码头走去。
码头边,海风裹挟着海水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
这些渔船大小不一,船身的材质大多是木质和新型的玻璃钢,小的只有七八米长,船身小巧灵活;大的则有二十多米,身形略显庞大笨重,适合远海捕捞。
他走到一个玻璃钢材质的中小渔船边,渔船上老伯正惬意地眯着眼,他的儿子在一边晒鱼干。
“老伯——”
郭宇喊了两声,老伯才从睡梦中醒来。
“小郎,喊什么?正睡着呢!”老伯有些不满,冲郭宇回喊了一句。
他儿子见几人不像常人,目光有些警惕。
张春枝见状,拉上王富贵朝他走去。
青年见两人一个是妇孺,一个是儿童,心下也松了一口气:“喊我们做什么,我们就是普通渔民。”
张春枝温和地笑笑,把手中的警察证递给他:“我们有事需要出海,想借用一下你的船,如果有损坏,我们会按照购买全新设备的价格进行补偿,燃油也会给出补贴,你看如何?”
青年略有狐疑地接过警察证,反复比对了两眼。
他也看不出什么,但想来这东西应该没人敢造假,就放下登船梯,把几人迎上船。
见张春枝成熟率真,脸颊不由红了一些,跟她提了一句,“帮助警察办案,是我们的职责,这事我能做主。你们要去哪跟我爸说,他在海上生活了一辈子,海上他最熟络。”
他又朝自己老爹喊了一句:“老爹,你们沟通一下去哪,你配合一下他们的工作。”
说着,自己则下船解开用作固定船只、系在船头、船尾和船舷两侧的缆绳。
抓他俩真是急死我了——
(本章完)
正午时分,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机场那巨大的玻璃穹顶上,刺目的光线透过玻璃,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
自动门缓缓滑开,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傅沅没有跟上去,而是回了酒店休息,这段时间她休息时间严重不足。
只有王富贵、郭宇、张春枝、杨希、还有其它六名配枪同事出去执行任务。虽然穿着便服,但证件齐全,几人直接走的特殊通道。
众人穿梭在如织的人群中,周围是潮水般涌动的旅客,他们拖着各式各样的行李箱,轮子在地面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与人们的交谈声、广播的播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的声浪。
“郭队,真的会在这边吗?”
杨希看着人群,不由皱了皱眉。
郭宇语气肯定:“飞纽约的,算上交通时间,最早的应该就是临市的这一趟。另外一趟也有可能,不过是在江市,已经联系那边核对乘客信息了。”
张春枝有些担忧:“就怕他们的信息是假的……”
“尊敬的各位旅客,您好!欢迎您搭乘本次航班。现在是北京时间 11点 20分,我们的航班 wj8888,将由临市国际机场飞往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预计将于当地时间 13点 15分抵达,飞行时长约 14小时 55分钟。
请持有本次航班经济舱登机牌的旅客,现在开始在 28号登机口排队登机。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旅客,以及带小孩的乘客和需要特殊帮助的旅客,您可以优先登机。
登机前,请您再次确认登机牌上的信息,并准备好您的有效身份证件和登机牌,以便工作人员查验。”
大厅的广播开始播报,郭宇摆了摆手,示意队友们跟上:“那边会通知航班晚点,我们这边抓紧时间,飞机要起飞了!”
飞机舱内,柔和的灯光倾洒而下,将整个空间照得明亮而温暖。发动机已经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
乘客们依次坐好,而乘务员这边,也知道内幕,在郭宇等人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太过紧张。
郭宇和王富贵暂时守在飞机入口处,其他人在里边,沿着过道两侧,有条不紊地排查。
没有大张旗鼓,一切进行得悄无声息。
不一会,几人出来了,不约而同地摇头。
“没有?怎么可能?”
郭宇不信邪,又亲自跑进去看了一圈。
“郭队,会不会他们真的是去了江市那个机场……?”张春枝看着郭宇漆黑的脸,忍不住问道。
郭宇没说话。
王富贵闭着眼睛,大约过了一分钟,“不,我能感应到,池展鹏没走远,还在附近。”
杨希连问:“能知道具体在哪吗?”
王富贵指着东南方:“那边……不远。”
“可是,该飞往美国的,应该都已经上飞机了,不可能没在里面啊!”张春枝不假思索地反驳道。
“不。”郭宇闷声说,“也许我们忽略了一点,附近并不只有机场,还有港口。”
一旁的杨希已经打开了手机地图,距离临市国际机场大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临海港。
“临市,最开始叫临海市,从临海港,一样能坐邮轮离开。”
张春枝已经熟练地联系同事,调查邮轮离港信息。
终于,在出机场时,那边回复了消息。
张春枝看着消息,面色有些发白:“他们已经离开岸口了……邮轮已经出发了,就在两分钟前。”
“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吗?”杨希坐上主驾驶座,点燃发动机,看向副座的郭宇,一时之间也把握不住他的想法,“我们现在是离开,还是继续追?”
池展鹏是他姐夫,这是局里心照不宣的事情。
虽说大概率算同谋,但目前这,证据都没找到呢,突然抓人,其实大家都莫名其妙的。
再说,郭家背景大,随便找一只替罪羊,池展鹏又是那个什么媒介师,跟电视里的超人一样……保不准真有罪,也能将功补过。别到时候“误会一场”,只有他们这些手下忙来忙去,还影响了未来上司的感观。
“追。”
郭宇看着前方,又看了看杨希犹豫的表情,开口道:“有我担着,怕什么?”
两辆警察鸣笛开路,行人们侧目,街道上的车辆也纷纷纷纷减速,为其让行。交通局那边也配合地手动调整红绿灯,确保警车的畅通无阻。
王富贵看着尾随在警车后方的车主,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些普通车辆跟在警车后面,无非是想享受到这种信号优先的便利,减少在路口等待红灯的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他默默记上后排车辆的车牌号,准备回头让交警部门对其进行口头教育。
“还有多远?”
王富贵看着窗外,问杨希。
杨希说:“快到了,大概还有5分钟。”
张春枝一手拿着电脑,一边说:“那边已经联系妥当了,邮轮正朝着岸口驶回,理由是海面龙卷风改道,今天不能出行。”
王富贵有些担忧:“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廖璇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
郭宇也同样面露担忧:“说不准,希望事情向好吧。”
诸事不会顺遂人意。秦扫六合而骤崩阿房火海,诸葛禳星终陨五丈原台;马嵬驿白绫绞断霓裳羽衣,土木堡黄沙吞没五十万旌旗;阅江楼头的墨迹未干,崖山海面已浮尸十万……
他们到码头时,空荡荡的码头不见有邮轮的影子。
“出意外了……”
“现在联系上边,那个船只还能联系上吗?”郭宇对张春枝说,一边朝着码头走去。
码头边,海风裹挟着海水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艘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
这些渔船大小不一,船身的材质大多是木质和新型的玻璃钢,小的只有七八米长,船身小巧灵活;大的则有二十多米,身形略显庞大笨重,适合远海捕捞。
他走到一个玻璃钢材质的中小渔船边,渔船上老伯正惬意地眯着眼,他的儿子在一边晒鱼干。
“老伯——”
郭宇喊了两声,老伯才从睡梦中醒来。
“小郎,喊什么?正睡着呢!”老伯有些不满,冲郭宇回喊了一句。
他儿子见几人不像常人,目光有些警惕。
张春枝见状,拉上王富贵朝他走去。
青年见两人一个是妇孺,一个是儿童,心下也松了一口气:“喊我们做什么,我们就是普通渔民。”
张春枝温和地笑笑,把手中的警察证递给他:“我们有事需要出海,想借用一下你的船,如果有损坏,我们会按照购买全新设备的价格进行补偿,燃油也会给出补贴,你看如何?”
青年略有狐疑地接过警察证,反复比对了两眼。
他也看不出什么,但想来这东西应该没人敢造假,就放下登船梯,把几人迎上船。
见张春枝成熟率真,脸颊不由红了一些,跟她提了一句,“帮助警察办案,是我们的职责,这事我能做主。你们要去哪跟我爸说,他在海上生活了一辈子,海上他最熟络。”
他又朝自己老爹喊了一句:“老爹,你们沟通一下去哪,你配合一下他们的工作。”
说着,自己则下船解开用作固定船只、系在船头、船尾和船舷两侧的缆绳。
抓他俩真是急死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