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顺心而为
作为这一场朝堂风波的始作俑者,自那日从皇宫回来后,元昭便闭府不出,静观局势变化。
元成悄然将即将临盆的宋韵词送来公主府,交由元昭照看。
宋韵词身子沉重,近来神思倦怠,元成与元昭早有默契,不让她知晓外面的动荡,让她安心静养。
她心思玲珑,自然察觉到了些许端倪,却也不多问。
好在几个孩子都在她身边,元宣每日陪着她话,元祁玉时不时逗她开心,元知知更是整日缠着她撒娇,让她的思绪不至于胡乱飘远。
然宫中风云翻涌,朝堂动荡远未平息。
面对满朝文武的联名弹劾,元成强势压下,以雷霆手段斥责群臣,警告朝中不可再行无端揣测。
可事与愿违,这一强硬压制,反倒让反对者愈加不满,纷纷掀起更大的波澜。
种种流言甚嚣尘上,甚至愈演愈烈。
“都殿下您这一闹,已彻底与淑贵妃、晋王决裂,待晋王殿下回京,势必为母出头!”
凤凰木下,元昭正在修剪着枯枝,甘棠立在一旁,一边帮忙拾起剪下的枝叶,一边低声道来外界的风言风语。
闻言,元昭手中的剪刀微微一顿,未曾作声,只示意她继续下去。
甘棠顿了顿,又道,
“还有人,晋王一回京就被太子殿下调去了西郊大营巡防,分明是故意让他远离京中,不得参议朝政……”
她到这里,眼底闪过一丝犹豫,似是接下来的话过于荒唐,难以启齿。
元昭轻轻一剪,落下一段枯枝,声音平静无波,“吧。”
甘棠抿了抿唇,终是低声道:
“外头有传言,陛下之所以昏迷不醒,是因为太子殿下当初不满大臣怂恿让公主您去和亲,所以才……”
她迟疑片刻,才继续道,
——“才亲自下的手。”
元昭挑了挑眉,神色未变,像是只是听见了一桩无关紧要的闲话,随口问道,
“还有吗?”
甘棠看着她的神情,心底莫名生出一丝胆气,索性将那些最荒唐、最刺耳的言论一股脑了出来,
“他们还,太子殿下不满陛下已久,急于登基,所以才趁机让陛下昏迷,又禁足淑贵妃,牵制晋王……”
她深吸一口气,最终吐出了京中权贵最忌讳、也是最惊世骇俗的一句话——
“这是在……谋逆篡位。”
话音落地,地间一片静谧,唯有寒风掠过枝桠,吹落一片黄叶,打着旋飘落在元昭的衣襟上。
甘棠心脏狂跳,不敢抬头看元昭的脸色。
可元昭却只是淡淡勾起一抹冷笑,指尖拂去落叶,轻声道,
“他们倒真是……好大的胆子。”
……
半晌,元昭又问道,“送去西郊的信,送到了吗?”
甘棠点点头,“碧云亲自去的,只不过……晋王殿下收了信,至于看没看就不知道了。”
元昭颔首,心中到底有些不大舒坦,轻呼了一口气,
“无碍,我们只能决定我们能做的那一步。”
“至于他看不看,愿不愿意相信,都取决于他自己。”
……
从京城送往西郊大营的信件如雪花般纷杳而至,堆积成山。
元恒坐在案前,视线落在那一叠信笺上,眉心微蹙,神色疲惫。
更多的信,皆是从临华殿送来的。
他随手抽出其中一封,拆开来看了一眼,便再无翻阅第二封的兴趣。
信上的内容都大差不差。
他揉了揉眉心,心头泛起阵阵疲惫。
此刻,帐外一阵脚步声响起。
“殿下,京中又有信送来。”
元恒正想挥手让人将信放下,不愿再去理会这些聒噪的书信。
可来人却又补充了一句,
——“是公主府的碧云亲自送来的。”
元恒动作一顿,神色微变。
他抬起头,看向那封信笺,目光沉沉。
来人将信轻轻放在案上,随即退出帐外。
元恒盯着那封信,指腹摩挲着熟悉的字迹,却迟迟没有拆开的勇气。
皇宫中发生的事,前因后果他俱已知晓。
眼下手边这一堆信件,都是母妃控诉皇姐如何嚣张,如何欺辱她。
皇姐这时候来信,会什么?
是向他解释?还是控诉母妃?亦或者要他站队?
他想知道,却又害怕知道。
犹豫良久,他还是缓缓拆开了信。
信纸厚重,没有冗长的文字,只简简单单四个字。
“顺心而为。”
他盯着这四个字沉默良久,蓦地轻笑出声。
指腹轻抚过那熟悉的笔迹,他正想将信折起,却突然察觉到信纸下还叠着另一张。
他皱了皱眉,将那张纸抽出,展开。
字迹歪歪扭扭,墨迹深浅不一,横平竖直皆不讲究。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元祁玉的字。
信上写着——
“老三儿,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快些回京,等你过年。”
元恒手指微微一顿。
良久,他捏着那张信纸,眼眶微微泛红,嘴角却忍不住扬起一抹笑意。
……
腊月二十四,风雪弥漫,京城的街巷早已挂满了大红灯笼,热闹的年节氛围扑面而来。
然而,公主府内却笼罩着一层沉重的阴霾。
产房内,宋韵词的呼吸急促而微弱,豆大的汗珠顺着苍白的额角滑落,锦被下的双手死死攥紧,指节发白。
她已经挣扎了足足三个时辰,可腹中的孩儿仍旧未能出生。
稳婆神情焦急,双手不停按压着宋韵词的腹部,一边给她顺着气,一边焦急地开口,
“殿下!太子妃娘娘怀的是双生胎,胎儿过大,产道受阻,难以下生!若再拖下去,只怕母子都要有性命之忧!”
屋外守候的几人闻言,脸色瞬间变了。
元昭的手心微微收紧,强压着心头的不安,沉声问,
“可有法子?”
稳婆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急声道,
“殿下!若能请太医院的妇科圣手——陈太医,他擅长针灸助产,若能赶来,定可一试!”
元昭一听,立刻起身往外走。
她绝不能让宋韵词和孩子有事!
然而,刚踏出一步,便与端着热水急匆匆进来的甘棠撞了个正着。
她一把握住甘棠的手腕,语气急促,
“不是早就让碧云去请陈太医了吗?为何还没回来?”
甘棠心底一紧,咬了咬牙,沉声回道,
“殿下,娘娘发作得突然,碧云一发作便去了陈府,可陈太医今日轮值当值,早已入宫。”
“那人呢?宫里去请!” 元昭不假思索,正要亲自去太医院要人,门口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她猛然抬眸,正见碧云疾步跑进院中,脸色苍白,气息紊乱,身后却空无一人!
元昭心底陡然升起不祥之感,“人呢?”
碧云冲到她面前,俯身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声音因奔跑而微微颤抖——
“殿下,不好了,宫门被封了!御林军已经全面封锁,任何人不得进出!”
元成悄然将即将临盆的宋韵词送来公主府,交由元昭照看。
宋韵词身子沉重,近来神思倦怠,元成与元昭早有默契,不让她知晓外面的动荡,让她安心静养。
她心思玲珑,自然察觉到了些许端倪,却也不多问。
好在几个孩子都在她身边,元宣每日陪着她话,元祁玉时不时逗她开心,元知知更是整日缠着她撒娇,让她的思绪不至于胡乱飘远。
然宫中风云翻涌,朝堂动荡远未平息。
面对满朝文武的联名弹劾,元成强势压下,以雷霆手段斥责群臣,警告朝中不可再行无端揣测。
可事与愿违,这一强硬压制,反倒让反对者愈加不满,纷纷掀起更大的波澜。
种种流言甚嚣尘上,甚至愈演愈烈。
“都殿下您这一闹,已彻底与淑贵妃、晋王决裂,待晋王殿下回京,势必为母出头!”
凤凰木下,元昭正在修剪着枯枝,甘棠立在一旁,一边帮忙拾起剪下的枝叶,一边低声道来外界的风言风语。
闻言,元昭手中的剪刀微微一顿,未曾作声,只示意她继续下去。
甘棠顿了顿,又道,
“还有人,晋王一回京就被太子殿下调去了西郊大营巡防,分明是故意让他远离京中,不得参议朝政……”
她到这里,眼底闪过一丝犹豫,似是接下来的话过于荒唐,难以启齿。
元昭轻轻一剪,落下一段枯枝,声音平静无波,“吧。”
甘棠抿了抿唇,终是低声道:
“外头有传言,陛下之所以昏迷不醒,是因为太子殿下当初不满大臣怂恿让公主您去和亲,所以才……”
她迟疑片刻,才继续道,
——“才亲自下的手。”
元昭挑了挑眉,神色未变,像是只是听见了一桩无关紧要的闲话,随口问道,
“还有吗?”
甘棠看着她的神情,心底莫名生出一丝胆气,索性将那些最荒唐、最刺耳的言论一股脑了出来,
“他们还,太子殿下不满陛下已久,急于登基,所以才趁机让陛下昏迷,又禁足淑贵妃,牵制晋王……”
她深吸一口气,最终吐出了京中权贵最忌讳、也是最惊世骇俗的一句话——
“这是在……谋逆篡位。”
话音落地,地间一片静谧,唯有寒风掠过枝桠,吹落一片黄叶,打着旋飘落在元昭的衣襟上。
甘棠心脏狂跳,不敢抬头看元昭的脸色。
可元昭却只是淡淡勾起一抹冷笑,指尖拂去落叶,轻声道,
“他们倒真是……好大的胆子。”
……
半晌,元昭又问道,“送去西郊的信,送到了吗?”
甘棠点点头,“碧云亲自去的,只不过……晋王殿下收了信,至于看没看就不知道了。”
元昭颔首,心中到底有些不大舒坦,轻呼了一口气,
“无碍,我们只能决定我们能做的那一步。”
“至于他看不看,愿不愿意相信,都取决于他自己。”
……
从京城送往西郊大营的信件如雪花般纷杳而至,堆积成山。
元恒坐在案前,视线落在那一叠信笺上,眉心微蹙,神色疲惫。
更多的信,皆是从临华殿送来的。
他随手抽出其中一封,拆开来看了一眼,便再无翻阅第二封的兴趣。
信上的内容都大差不差。
他揉了揉眉心,心头泛起阵阵疲惫。
此刻,帐外一阵脚步声响起。
“殿下,京中又有信送来。”
元恒正想挥手让人将信放下,不愿再去理会这些聒噪的书信。
可来人却又补充了一句,
——“是公主府的碧云亲自送来的。”
元恒动作一顿,神色微变。
他抬起头,看向那封信笺,目光沉沉。
来人将信轻轻放在案上,随即退出帐外。
元恒盯着那封信,指腹摩挲着熟悉的字迹,却迟迟没有拆开的勇气。
皇宫中发生的事,前因后果他俱已知晓。
眼下手边这一堆信件,都是母妃控诉皇姐如何嚣张,如何欺辱她。
皇姐这时候来信,会什么?
是向他解释?还是控诉母妃?亦或者要他站队?
他想知道,却又害怕知道。
犹豫良久,他还是缓缓拆开了信。
信纸厚重,没有冗长的文字,只简简单单四个字。
“顺心而为。”
他盯着这四个字沉默良久,蓦地轻笑出声。
指腹轻抚过那熟悉的笔迹,他正想将信折起,却突然察觉到信纸下还叠着另一张。
他皱了皱眉,将那张纸抽出,展开。
字迹歪歪扭扭,墨迹深浅不一,横平竖直皆不讲究。
他一眼就认出,这是元祁玉的字。
信上写着——
“老三儿,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快些回京,等你过年。”
元恒手指微微一顿。
良久,他捏着那张信纸,眼眶微微泛红,嘴角却忍不住扬起一抹笑意。
……
腊月二十四,风雪弥漫,京城的街巷早已挂满了大红灯笼,热闹的年节氛围扑面而来。
然而,公主府内却笼罩着一层沉重的阴霾。
产房内,宋韵词的呼吸急促而微弱,豆大的汗珠顺着苍白的额角滑落,锦被下的双手死死攥紧,指节发白。
她已经挣扎了足足三个时辰,可腹中的孩儿仍旧未能出生。
稳婆神情焦急,双手不停按压着宋韵词的腹部,一边给她顺着气,一边焦急地开口,
“殿下!太子妃娘娘怀的是双生胎,胎儿过大,产道受阻,难以下生!若再拖下去,只怕母子都要有性命之忧!”
屋外守候的几人闻言,脸色瞬间变了。
元昭的手心微微收紧,强压着心头的不安,沉声问,
“可有法子?”
稳婆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急声道,
“殿下!若能请太医院的妇科圣手——陈太医,他擅长针灸助产,若能赶来,定可一试!”
元昭一听,立刻起身往外走。
她绝不能让宋韵词和孩子有事!
然而,刚踏出一步,便与端着热水急匆匆进来的甘棠撞了个正着。
她一把握住甘棠的手腕,语气急促,
“不是早就让碧云去请陈太医了吗?为何还没回来?”
甘棠心底一紧,咬了咬牙,沉声回道,
“殿下,娘娘发作得突然,碧云一发作便去了陈府,可陈太医今日轮值当值,早已入宫。”
“那人呢?宫里去请!” 元昭不假思索,正要亲自去太医院要人,门口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她猛然抬眸,正见碧云疾步跑进院中,脸色苍白,气息紊乱,身后却空无一人!
元昭心底陡然升起不祥之感,“人呢?”
碧云冲到她面前,俯身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声音因奔跑而微微颤抖——
“殿下,不好了,宫门被封了!御林军已经全面封锁,任何人不得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