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扫空整个渔区
半时后,第一包货被起到了甲板上。
李明亮迫不及待的上前抽开了包底绳,就听刺啦一声,一片绿光滑过,甲板上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鲅鱼!
“我靠!这条好大的个。”李明亮指着其中一条大鲅鱼喊道。
“这一条也不,得有三四十斤吧。”刘胜也在那边喊着。
“这条个也不……”紧接着到处听到工们的喊叫声。
李明亮手里提溜着一条大鲅鱼的尾巴,呲牙咧嘴的差点没提溜起来。
这条鲅鱼足有百十斤重,加上又是活鱼,乱蹦乱跳。
李明亮被它拽的身子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我滴个乖乖,发了!这种三四十斤往上的大鲅鱼还真不少。”李明亮道。
“你们在那磨蹭什么?赶紧起网。”王叔从驾驶室里探出头朝下面喊了一声。
被他一喊大家立时各就各位,很快右侧甲板就堆满了鱼,李明亮忙招呼人开始下舱。
那些大个头的鲅鱼直接头朝下扔进了加了冰的水包里。用冰水拖着鱼身,能很好的保证鱼的质量,还不容易破肚子。
这一网鱼估计得有二十七八万斤。
三四十斤以上的鱼差不多占到1\/5。最的三四斤重,差不多也占1\/5,剩下的都在5斤以上。
百十斤左右的有七八十条,这种鱼就不能按斤算了,属于超大的鲅鱼,在南方一般是走拍卖,一条鱼卖个万儿八千的很正常。
紧接着开始下第二网、第三网,一直忙活到下午四点才结束。
整条船已经无处下脚了。
这么大的船,吃水已经快要跟甲板持平了。
船上已经接近100万斤货了,除了十多万斤大刀鱼和两万多斤大鲳鱼,其他全是鲅鱼!
这次可真把大家伙累的够呛,吃完饭都去各自的铺里躺着去了,再也没有人嚷嚷着要看电视了。
王叔坐在旋转椅上抽着烟,独自驾船驶向与陈老大他们约定的地点。
导航显示还有四个时。
我不明白的是,这个地方其实距离台湾并不太远,为什么会没人过来捕鱼?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找到这个地方。
当然也有可能其他渔场离家更近,鱼的资源也很丰富,让他们不屑于来此!
我当然更希望不要有其他船过来掺和。
我也就此事询问王叔。
王叔给出的法是:渔船马力,这里流速快乱流又多,船过来肯定危险,而且这种流速下船的马力不够根本拖不动。
我觉得他的也有些道理。
晚上般和陈老大碰了头。
当他的船靠上后,亲眼看到甲板上全是鱼不由被惊得目瞪口呆。
“杜老大,今可真是开了眼!你这是被鱼群袭击了吗?”
听他如此,也把我逗乐了。
我给他和于老大各装了5000斤大鲳鱼,两万来斤大刀鱼,其余全部装鲅鱼。
最后一算账,两艘船一共装了30万斤。
百斤左右的大鲅鱼没法直接出价,陈老大等回去卖了再给我结算。
于老大那边也依着葫芦画瓢照着做。
看着船上六七十条百十斤的大鲅鱼。
陈老大他之前也见过百十斤重的大鲅鱼,但是只见过一条。
现在他这一船就收了六七十条,若不是亲眼所见,给谁也不会信的。
这次回港一定会惊掉他们的下巴。
于老大也:“没错,你若不让他们亲眼看到的话,出去还以为你在吹牛呢!”
两艘船一共卖了587万,当然还没算上那些百十斤的大鲅鱼。离开时我没有收现金,而是让两人分别打了欠条回家转账。
船上存在大额现金,那绝对是个定时炸弹,以后尽量避免!反而现在手里的欠条,让我的心比较安定。
陈老大和于老大的另外两艘船要晚上12点才能过来。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去把船上的货卸给陈冰。
陈冰的两艘船是一起来的,他的船比较大一些,两艘船装了35万斤。
最后算账一共667万,依旧是打欠条回家转账。
等到给陈老大和于老大的两艘船装完货返回到渔区的时候,已经放亮了。
航行途中睡了个安稳觉的工们纷纷起来吃早饭。
昨整整忙碌了一确实把他们累的够呛。回程的路上都是我在值班,直到一个时前王叔才接过了船舵。
这样长距离折返真的太浪费时间了。
没有办法,面对这种大鱼群连续捕鱼,我们的船还是偏,装载能力不足的毛病也显现了出来。
不卖货的话你就没法继续作业生产。
很快,探鱼器里又传来廖滴滴的声音。
这次是一群大带鱼。
王叔一声令下,李明亮领着人去下网了。
六后……
这个地方再也听不到滴滴滴的声音了。
这片不大的海区被扫了个精光。
看来鱼再多也架不住大批量的捕捞,没有无穷无尽那一。
好处是我们独家享受了这里的福利待遇。
这六当中卖了三次货,收益颇丰。
以至于让我又产生了造船的念头,探索更远更广阔水域的想法更甚了。
这仿佛成为萦绕在我心头的一种执念。
“王叔,这个渔场可要好好记下来,等明年再来。”
我边边拿出本子在上面记录下这几在此捕捞的收获情况。
王叔见此不由哈哈一笑。
“这里可不是近海,捞完了一时半会没有鱼了。不信你等着看,不出十半月,这里必然又会聚集一大堆鱼群。”
“真的?”听了王叔的话,我有些惊讶。
“你就看看这里的流速快不快!”
“这还用,肯定快啊!没有风的情况下都有五六级的流涌。”
“如此急的流速,鱼群轮转的速度肯定也快。我问你,钓鱼岛每年的鱼产量是多少吨?”王叔道。
“好像是15万吨以上吧。”我有些不确定的道。
“你的没错,但是我们之前用探鱼器也没探到多少大鱼群。如果真有15万吨的产量,那这周边海区是不是应该到处是鱼群?”
我点点头。
王叔继续道:“既然我们没有探到那么多的鱼群,明要么是他们撒谎了,要么就是这鱼群原本就是来回流动的,否则这片海域为什么没有这么多的鱼?”
“王叔,你的挺有道理,那下一步我们去哪里?”
“你看这海图,在黄尾屿那边也有一个渔场。”王叔用手指了指海图。
我仔细瞅了瞅海图,在钓鱼岛东北部的黄尾屿西边还真有一个被标注了渔场的海区。只是上面并没有标注产什么鱼,海区范围也不大。
“我们要过去吗?我觉得那边渔船应该不少,就怕空跑一趟。”我出了自己的想法。
“航行之中我们开着探鱼器,遇到合适的鱼群就下网,不去探一探总觉得会有遗憾,不是吗?”王叔笑着。
我点点头,算是投下了赞成票。
李明亮迫不及待的上前抽开了包底绳,就听刺啦一声,一片绿光滑过,甲板上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鲅鱼!
“我靠!这条好大的个。”李明亮指着其中一条大鲅鱼喊道。
“这一条也不,得有三四十斤吧。”刘胜也在那边喊着。
“这条个也不……”紧接着到处听到工们的喊叫声。
李明亮手里提溜着一条大鲅鱼的尾巴,呲牙咧嘴的差点没提溜起来。
这条鲅鱼足有百十斤重,加上又是活鱼,乱蹦乱跳。
李明亮被它拽的身子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我滴个乖乖,发了!这种三四十斤往上的大鲅鱼还真不少。”李明亮道。
“你们在那磨蹭什么?赶紧起网。”王叔从驾驶室里探出头朝下面喊了一声。
被他一喊大家立时各就各位,很快右侧甲板就堆满了鱼,李明亮忙招呼人开始下舱。
那些大个头的鲅鱼直接头朝下扔进了加了冰的水包里。用冰水拖着鱼身,能很好的保证鱼的质量,还不容易破肚子。
这一网鱼估计得有二十七八万斤。
三四十斤以上的鱼差不多占到1\/5。最的三四斤重,差不多也占1\/5,剩下的都在5斤以上。
百十斤左右的有七八十条,这种鱼就不能按斤算了,属于超大的鲅鱼,在南方一般是走拍卖,一条鱼卖个万儿八千的很正常。
紧接着开始下第二网、第三网,一直忙活到下午四点才结束。
整条船已经无处下脚了。
这么大的船,吃水已经快要跟甲板持平了。
船上已经接近100万斤货了,除了十多万斤大刀鱼和两万多斤大鲳鱼,其他全是鲅鱼!
这次可真把大家伙累的够呛,吃完饭都去各自的铺里躺着去了,再也没有人嚷嚷着要看电视了。
王叔坐在旋转椅上抽着烟,独自驾船驶向与陈老大他们约定的地点。
导航显示还有四个时。
我不明白的是,这个地方其实距离台湾并不太远,为什么会没人过来捕鱼?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找到这个地方。
当然也有可能其他渔场离家更近,鱼的资源也很丰富,让他们不屑于来此!
我当然更希望不要有其他船过来掺和。
我也就此事询问王叔。
王叔给出的法是:渔船马力,这里流速快乱流又多,船过来肯定危险,而且这种流速下船的马力不够根本拖不动。
我觉得他的也有些道理。
晚上般和陈老大碰了头。
当他的船靠上后,亲眼看到甲板上全是鱼不由被惊得目瞪口呆。
“杜老大,今可真是开了眼!你这是被鱼群袭击了吗?”
听他如此,也把我逗乐了。
我给他和于老大各装了5000斤大鲳鱼,两万来斤大刀鱼,其余全部装鲅鱼。
最后一算账,两艘船一共装了30万斤。
百斤左右的大鲅鱼没法直接出价,陈老大等回去卖了再给我结算。
于老大那边也依着葫芦画瓢照着做。
看着船上六七十条百十斤的大鲅鱼。
陈老大他之前也见过百十斤重的大鲅鱼,但是只见过一条。
现在他这一船就收了六七十条,若不是亲眼所见,给谁也不会信的。
这次回港一定会惊掉他们的下巴。
于老大也:“没错,你若不让他们亲眼看到的话,出去还以为你在吹牛呢!”
两艘船一共卖了587万,当然还没算上那些百十斤的大鲅鱼。离开时我没有收现金,而是让两人分别打了欠条回家转账。
船上存在大额现金,那绝对是个定时炸弹,以后尽量避免!反而现在手里的欠条,让我的心比较安定。
陈老大和于老大的另外两艘船要晚上12点才能过来。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去把船上的货卸给陈冰。
陈冰的两艘船是一起来的,他的船比较大一些,两艘船装了35万斤。
最后算账一共667万,依旧是打欠条回家转账。
等到给陈老大和于老大的两艘船装完货返回到渔区的时候,已经放亮了。
航行途中睡了个安稳觉的工们纷纷起来吃早饭。
昨整整忙碌了一确实把他们累的够呛。回程的路上都是我在值班,直到一个时前王叔才接过了船舵。
这样长距离折返真的太浪费时间了。
没有办法,面对这种大鱼群连续捕鱼,我们的船还是偏,装载能力不足的毛病也显现了出来。
不卖货的话你就没法继续作业生产。
很快,探鱼器里又传来廖滴滴的声音。
这次是一群大带鱼。
王叔一声令下,李明亮领着人去下网了。
六后……
这个地方再也听不到滴滴滴的声音了。
这片不大的海区被扫了个精光。
看来鱼再多也架不住大批量的捕捞,没有无穷无尽那一。
好处是我们独家享受了这里的福利待遇。
这六当中卖了三次货,收益颇丰。
以至于让我又产生了造船的念头,探索更远更广阔水域的想法更甚了。
这仿佛成为萦绕在我心头的一种执念。
“王叔,这个渔场可要好好记下来,等明年再来。”
我边边拿出本子在上面记录下这几在此捕捞的收获情况。
王叔见此不由哈哈一笑。
“这里可不是近海,捞完了一时半会没有鱼了。不信你等着看,不出十半月,这里必然又会聚集一大堆鱼群。”
“真的?”听了王叔的话,我有些惊讶。
“你就看看这里的流速快不快!”
“这还用,肯定快啊!没有风的情况下都有五六级的流涌。”
“如此急的流速,鱼群轮转的速度肯定也快。我问你,钓鱼岛每年的鱼产量是多少吨?”王叔道。
“好像是15万吨以上吧。”我有些不确定的道。
“你的没错,但是我们之前用探鱼器也没探到多少大鱼群。如果真有15万吨的产量,那这周边海区是不是应该到处是鱼群?”
我点点头。
王叔继续道:“既然我们没有探到那么多的鱼群,明要么是他们撒谎了,要么就是这鱼群原本就是来回流动的,否则这片海域为什么没有这么多的鱼?”
“王叔,你的挺有道理,那下一步我们去哪里?”
“你看这海图,在黄尾屿那边也有一个渔场。”王叔用手指了指海图。
我仔细瞅了瞅海图,在钓鱼岛东北部的黄尾屿西边还真有一个被标注了渔场的海区。只是上面并没有标注产什么鱼,海区范围也不大。
“我们要过去吗?我觉得那边渔船应该不少,就怕空跑一趟。”我出了自己的想法。
“航行之中我们开着探鱼器,遇到合适的鱼群就下网,不去探一探总觉得会有遗憾,不是吗?”王叔笑着。
我点点头,算是投下了赞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