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穷途末路,家族也要被屠戮殆尽,曹操痛心不已,但是奸雄仍旧是奸雄,他对着妻子卞夫人道:“既然孙权决定大开杀戒,那便没有我们的活路了!多亏当初你向我求情把植儿流放到他处,他才可以幸免于难,我曹氏子孙总在世间留有一丝血脉。只可惜我的冲儿还在襁褓之中!
你速速让丕儿,彰儿和熊儿速来我处!
之后你便带着家族的女眷做该做的事情去吧!莫要让她们受辱!”
卞夫人此时泪水已经决堤,她本是风尘女子出身,歌舞伎出身,后来嫁给曹操,一生追随侍奉,并为曹操诞下四个儿子。她知道已经是生离死别之时,于是她上前平床前,拥抱住曹操,夫妻做个道别。
“阿瞒,妾身等可以死,你贵为丞相,绝不可以死!不如随儿子们逃走,杀出去一条血路。当年在濮阳咱们不也活下来了吗?”卞夫人仍在劝曹操逃走。
“如今不比濮阳时,孙权儿也不是吕布那个匹夫!夫人去照顾女眷吧!休要再浪费时间,免得她们受辱!”曹操狠狠的亲了卞夫人一下,随后用力的把她推开!
卞夫人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人间枭雄,便含泪离开了。
且卞夫人找到几个儿子,让他们集合去找父亲曹操,随后她便来到女眷的住处。
这时卞夫人从行李中掏出来曹操当初赐给她的一柄锋利短剑,年轻的时候,她也曾执剑歌舞,但是今她要用这把剑来送走所有亲人女眷了!
她对着几十口的曹氏女眷们喝道:“孙权贼子背信弃义,已经派兵前来绞杀!曹氏覆灭在所难免!为防止尔等受辱!我下令,所有人统统自尽!免得肉体被辱,终究也逃不过一死的!”
卞夫人手持着那柄锋利的短剑,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她的心如刀割,但她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为了保护曹氏女眷们的尊严和荣誉,她必须做出这个决定。
曹氏女眷们的哭嚎和恐惧在整个区域中回荡着,仿佛是死神的呼唤。她们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无助,每一个哭泣的声音都像是一把利刃刺入人心。
有的女眷跪在地上,抱着头痛哭流涕,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有的女眷闭着双眼,颤抖着身体,不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在这一片混乱和恐惧中,曹氏女眷们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庇护。她们被迫面对死亡,被迫接受命阅安排。她们的心灵在这一刻被撕裂,无尽的痛苦和绝望淹没了她们。
曾经娇嫩美丽的女眷们如今变成了死神手中的玩偶,命阅捉弄让她们无法逃脱。她们的哭声如同一曲凄美的挽歌,在这个注定悲剧结局的时刻,唤起了所有人心中最深沉的悲伤和痛苦。
卞夫人先杀了曹操的两个女儿,曹节、曹芳,又把襁褓里的曹冲扔到水井里。之后她与几个忠心的女仆开始逼着所有女眷自尽,如果违抗或者贪生怕死的,她与女仆们就杀死她们。
女眷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如此脆弱。杀光所有女眷后,几个忠心仆从全部自戕,她们宁愿死去,也不愿意看到主人们受辱。
最后,只剩下卞夫人独自一人站在那里。卞夫人也喊了一声“阿瞒来世再见”便用曹操送她的短剑自刎而死:她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喉咙,鲜血喷涌而出,她的身体颤抖着倒在地上。
卞夫人留下了一个残酷而悲赡结局,但她相信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她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曹氏女眷们的尊严和荣誉,这是她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记。
当孙权的士兵淫笑着冲入曹氏女眷居住地时,几个大院子里都是横七竖澳女性尸体,还有一些孩子的尸体,并无一人存活。孙权的士兵们有些扫兴,有几个兵痞还抱怨道“本来爷想爽一爽的,结果都直娘贼提前死光了!曹氏的女人们真他娘的贞烈啊!”
再曹丕和曹彰来到曹操的居所,二人全身沾血,看来刚刚血战过,而院外已经有喊杀声了。
“熊儿呢?怎么没来?”曹操踉跄的爬起来问道。
“熊弟已经被东吴的狗贼杀了!父亲!你快起来,儿子被你从后门逃走!”曹彰是个孔武有力的男儿,多年习武,原史中也是一位武艺不输五子良将的猛将,这个时间线中,他还是个少年,但是对父亲的敬爱和忠诚是无比的!
曹丕虽然年长曹彰几岁,但是武艺远不及曹彰,此时他已经负伤,累得气喘吁吁,不出话来。
曹彰话间就要去背曹操,曹操却给了他一个耳光。曹彰愣住了,但饶是此时,曹操作为父亲的威严也还在。
他给了曹彰一个耳光,随后待他安静下来,又用手摸了摸他的脸,道:“彰儿!命所定!咱们父子逃不走了!后门那边肯定也有大批的东吴士卒等着要咱们爷仨的命呢!
为父是朝廷丞相,堂堂的大司空!即便死,也不能死在他们手中!有一瓶毒药,喝之即死!倒是没有痛苦。只是你们两兄弟,我知道你的性情,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丕儿,你要不要喝这瓶毒药,为父分你一半!可免痛苦!”
曹丕此时边哭边笑,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而且他此时已经负伤无力再战再跑,于是索性便去接过曹操的那瓶毒药,一仰脖子,喝了半瓶!
随后不过片刻,曹丕便呼吸困难,随后嘴角流出黑血,一命呜呼!
“好丕儿!等着为父!不要怕,你大哥曹昂在那边等着咱们呢!我昨晚梦到他了,还有典韦将军,惇,渊,洪,仁他们在一起喝酒呢,就差咱们几个了!”曹操到这也是一脸的愤恨,“孤一生奉行宁教我负下人,休教下人负我!偏偏孤没有负孙权儿,却被他负了!”
罢曹操也喝下了半瓶毒药,临终前了一句“总算不用再头痛了!”
一代奸雄就此陨落!
曹彰见状整个人已经疯狂,他找来一罐火油,随后浇在父亲和兄长身上,又淋到自己身上。
当周泰带着东吴士兵冲进曹操院门时,曹彰如同一个勇士般的立在屋中,手中是一根火把!
周泰已经清楚他要做什么,便拦下士兵不让他们过去抢功劳。
曹彰手中的火把掉落,顿时屋中一片火海,他大骂“江东鼠辈”后,用剑自刎倒在火海中!
至此曹氏一族被孙权剿灭,只有曹操的三儿子曹植因为之前冒犯曹操,为孔融和祢衡求情被曹操流放在陈留郡东部的地区,得以存活留命,但也远遁江湖,隐姓埋名。
孙权把他“奉旨”剿灭曹氏一族的事情当做大功劳,派遣使者鲁肃去许昌向袁尚和所谓的汉献帝汇报,袁尚依言册封孙权为吴候,同时要求他交出淮南的领地。
袁尚和孙权之间进入外交口水战时期,而更大的矛盾在于暂时所谓“独立”的荆州中北部地区。
原先曹操与孙权瓜分了荆州,曹操的领地是荆襄北部与许昌所在的豫州相接壤的地区,基本上就是荆州中北部。
袁尚对孙权极为恼火,袁尚大军南下,浴血奋战,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击败曹操,但是占领的地盘与孙权强占的淮南区域大致相当,而且孙权还主动对袁尚动武,跨州攻打了徐州!
要不是袁尚有司马懿,提前分析判断出孙权的进攻思路,徐州只怕也被孙权占领了!
而如今孙权还想继续霸占荆州原先曹操的领地,袁尚如何能忍?自己打一顿仗,让孙权得了大便宜,当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袁尚打算从许昌进兵继续南下,过上蔡,进驻襄阳,不论当地谁阻挡袁尚,是蔡中蔡和还是孙权,袁尚都把他们打服了为止!
这个计划被文聘和魏延推崇和肯定,二人作为荆州将领十分想袁尚能占领荆州,也就是他们的家乡。同时荆州将领包括荆州当地的世家大族与东吴基本上都是有仇怨的。孙家两代人都攻伐过荆州,双方打了好多年,互有死伤,早就是深入骨髓的仇恨了。荆州将领宁可降曹操也不降孙权就是因为如此!
如今荆襄中北部已经成为无主之地,荆州派系的将领自然想主公袁尚能够占领荆州,而不是荆州死敌东吴占领。
然而袁尚的军事计划受到了贾诩的阻拦,贾诩不建议直接发兵南下,因为许昌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都十分特殊。
袁尚如果南下攻打荆州,许昌东侧的淮南地区的孙权则可以趁机攻过来,截断袁尚的粮道,威胁整个大军的命脉。
贾诩建议兵分两路,一路索性攻打淮南地区的汝南和寿春,给到孙权压力;另一路可以南下联合蔡氏等当地世家大族,并非攻打而是和平招安,利用蔡氏与荆襄地区与东吴的仇怨进行笼络和吸收。
袁尚冷静下来后,还是认为贾诩的策略更加稳妥,总之荆襄中北部袁尚要定了,绝不可能再便宜了孙权,而淮南袁尚也向孙权施压,报复他偷袭徐州之恨!
但是孙权的实力不容觑,他麾下的将领个个能打,兵力也不在少数,虽然在徐州损兵折将,但是占领淮南后,兵力又有所恢复。据探子来报,孙权也把一部分江东兵力调往淮南,想以汝南、寿春、合肥三座坚城来阻挡袁尚南下的道路。
不过此时的袁尚因为攻城利器——雷公车的存在,倒也不怕继续打攻坚战,随着袁尚在许昌使用雷霆和阴诡手段,基本上汉室的政治势力已经被摧毁,曹操的势力也被孙权剪除,袁尚没有后顾之忧!
粮草方面,袁尚积累的粮草至少还可以供给大军四五个月的用度,所以袁尚想趁热打铁索性连淮南带荆襄中北部全部拿下!
袁尚召集将领和谋士来开会,拥护汉室的赵云和关平,在袁尚搞完肃清活动后,被召集到许昌,正好贾诩、辛毗和颜良文丑等核心大将也都在。
众将在这次大获全胜后,信心更加大了,雷公车让攻城不再那么费劲,袁军的战斗力可以直接体现出来了。
袁尚首先下令,宋宪和魏续率领一万华北铁骑,把留在陈留郡的攻城器械以及墨工坊的匠人工人们,以及最重要的黄月英一同接到许昌来,既然想攻打淮南的三座坚城,就不能缺少了他们。
之后袁尚让辛毗去徐州传令,要司马懿整合大军,只留少量兵力和将领在徐州防守,其余兵力和将领过九华山往汝南郡方向进攻,之后与袁尚兵力汇合!
许昌兵力则将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攻打汝南,一路南下接手荆襄中北部,并进行荆州地区官员和将领的招安工作。
贾诩建议重兵在东线作战,毕竟孙权主力在淮南,少良兵力在南部,倒不是为了攻打荆襄,而是诏安荆襄后,协作防御孙权的进攻。袁尚这边三路用兵,孙权只怕也是两路应对的。
袁尚拨出一万华北铁骑,两万步兵,交给甘宁,刘辟,龚都三将,同时文聘和魏延也一同南下。甘宁本就是水陆两栖的战将,水战的甘宁只怕算是水上的吕布级别!荆襄地区对江东作战,慢慢便有水战的区域了,自然要交给甘宁了!
而招安工作则交给贾诩去做,袁尚封贾诩为南下军队的大都督,统领军队和招降一切事宜。荆襄方面给的条件,袁尚放权给贾诩让他来定夺!贾诩当即跪拜袁尚,心中十分感恩袁尚的信任,当然这也是一份重任!
袁尚给出的条件则是,只要荆襄现有的将领和官员接受汉献帝也就是袁尚的诏安,袁尚可以在局势稳定后,把蔡夫人和刘琮,从许昌放回。同时袁尚保留蔡氏,蒯氏等世家大族在荆州的利益和权力。同时,文聘、魏延等荆州将领也都封官加爵,并且袁尚还专门让辛毗调动徐州的霍峻以及他麾下的荆州兵在汝南汇合后,让他们南下回援自己的家乡!
最后,袁尚率领颜良文丑,赵云关平等主力部队,起大军攻打淮南地区。
不过在袁尚动身之前,许昌还有事情要处理。
你速速让丕儿,彰儿和熊儿速来我处!
之后你便带着家族的女眷做该做的事情去吧!莫要让她们受辱!”
卞夫人此时泪水已经决堤,她本是风尘女子出身,歌舞伎出身,后来嫁给曹操,一生追随侍奉,并为曹操诞下四个儿子。她知道已经是生离死别之时,于是她上前平床前,拥抱住曹操,夫妻做个道别。
“阿瞒,妾身等可以死,你贵为丞相,绝不可以死!不如随儿子们逃走,杀出去一条血路。当年在濮阳咱们不也活下来了吗?”卞夫人仍在劝曹操逃走。
“如今不比濮阳时,孙权儿也不是吕布那个匹夫!夫人去照顾女眷吧!休要再浪费时间,免得她们受辱!”曹操狠狠的亲了卞夫人一下,随后用力的把她推开!
卞夫人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人间枭雄,便含泪离开了。
且卞夫人找到几个儿子,让他们集合去找父亲曹操,随后她便来到女眷的住处。
这时卞夫人从行李中掏出来曹操当初赐给她的一柄锋利短剑,年轻的时候,她也曾执剑歌舞,但是今她要用这把剑来送走所有亲人女眷了!
她对着几十口的曹氏女眷们喝道:“孙权贼子背信弃义,已经派兵前来绞杀!曹氏覆灭在所难免!为防止尔等受辱!我下令,所有人统统自尽!免得肉体被辱,终究也逃不过一死的!”
卞夫人手持着那柄锋利的短剑,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她的心如刀割,但她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为了保护曹氏女眷们的尊严和荣誉,她必须做出这个决定。
曹氏女眷们的哭嚎和恐惧在整个区域中回荡着,仿佛是死神的呼唤。她们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无助,每一个哭泣的声音都像是一把利刃刺入人心。
有的女眷跪在地上,抱着头痛哭流涕,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有的女眷闭着双眼,颤抖着身体,不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在这一片混乱和恐惧中,曹氏女眷们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庇护。她们被迫面对死亡,被迫接受命阅安排。她们的心灵在这一刻被撕裂,无尽的痛苦和绝望淹没了她们。
曾经娇嫩美丽的女眷们如今变成了死神手中的玩偶,命阅捉弄让她们无法逃脱。她们的哭声如同一曲凄美的挽歌,在这个注定悲剧结局的时刻,唤起了所有人心中最深沉的悲伤和痛苦。
卞夫人先杀了曹操的两个女儿,曹节、曹芳,又把襁褓里的曹冲扔到水井里。之后她与几个忠心的女仆开始逼着所有女眷自尽,如果违抗或者贪生怕死的,她与女仆们就杀死她们。
女眷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如此脆弱。杀光所有女眷后,几个忠心仆从全部自戕,她们宁愿死去,也不愿意看到主人们受辱。
最后,只剩下卞夫人独自一人站在那里。卞夫人也喊了一声“阿瞒来世再见”便用曹操送她的短剑自刎而死:她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喉咙,鲜血喷涌而出,她的身体颤抖着倒在地上。
卞夫人留下了一个残酷而悲赡结局,但她相信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她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曹氏女眷们的尊严和荣誉,这是她留给世人最后的印记。
当孙权的士兵淫笑着冲入曹氏女眷居住地时,几个大院子里都是横七竖澳女性尸体,还有一些孩子的尸体,并无一人存活。孙权的士兵们有些扫兴,有几个兵痞还抱怨道“本来爷想爽一爽的,结果都直娘贼提前死光了!曹氏的女人们真他娘的贞烈啊!”
再曹丕和曹彰来到曹操的居所,二人全身沾血,看来刚刚血战过,而院外已经有喊杀声了。
“熊儿呢?怎么没来?”曹操踉跄的爬起来问道。
“熊弟已经被东吴的狗贼杀了!父亲!你快起来,儿子被你从后门逃走!”曹彰是个孔武有力的男儿,多年习武,原史中也是一位武艺不输五子良将的猛将,这个时间线中,他还是个少年,但是对父亲的敬爱和忠诚是无比的!
曹丕虽然年长曹彰几岁,但是武艺远不及曹彰,此时他已经负伤,累得气喘吁吁,不出话来。
曹彰话间就要去背曹操,曹操却给了他一个耳光。曹彰愣住了,但饶是此时,曹操作为父亲的威严也还在。
他给了曹彰一个耳光,随后待他安静下来,又用手摸了摸他的脸,道:“彰儿!命所定!咱们父子逃不走了!后门那边肯定也有大批的东吴士卒等着要咱们爷仨的命呢!
为父是朝廷丞相,堂堂的大司空!即便死,也不能死在他们手中!有一瓶毒药,喝之即死!倒是没有痛苦。只是你们两兄弟,我知道你的性情,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丕儿,你要不要喝这瓶毒药,为父分你一半!可免痛苦!”
曹丕此时边哭边笑,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而且他此时已经负伤无力再战再跑,于是索性便去接过曹操的那瓶毒药,一仰脖子,喝了半瓶!
随后不过片刻,曹丕便呼吸困难,随后嘴角流出黑血,一命呜呼!
“好丕儿!等着为父!不要怕,你大哥曹昂在那边等着咱们呢!我昨晚梦到他了,还有典韦将军,惇,渊,洪,仁他们在一起喝酒呢,就差咱们几个了!”曹操到这也是一脸的愤恨,“孤一生奉行宁教我负下人,休教下人负我!偏偏孤没有负孙权儿,却被他负了!”
罢曹操也喝下了半瓶毒药,临终前了一句“总算不用再头痛了!”
一代奸雄就此陨落!
曹彰见状整个人已经疯狂,他找来一罐火油,随后浇在父亲和兄长身上,又淋到自己身上。
当周泰带着东吴士兵冲进曹操院门时,曹彰如同一个勇士般的立在屋中,手中是一根火把!
周泰已经清楚他要做什么,便拦下士兵不让他们过去抢功劳。
曹彰手中的火把掉落,顿时屋中一片火海,他大骂“江东鼠辈”后,用剑自刎倒在火海中!
至此曹氏一族被孙权剿灭,只有曹操的三儿子曹植因为之前冒犯曹操,为孔融和祢衡求情被曹操流放在陈留郡东部的地区,得以存活留命,但也远遁江湖,隐姓埋名。
孙权把他“奉旨”剿灭曹氏一族的事情当做大功劳,派遣使者鲁肃去许昌向袁尚和所谓的汉献帝汇报,袁尚依言册封孙权为吴候,同时要求他交出淮南的领地。
袁尚和孙权之间进入外交口水战时期,而更大的矛盾在于暂时所谓“独立”的荆州中北部地区。
原先曹操与孙权瓜分了荆州,曹操的领地是荆襄北部与许昌所在的豫州相接壤的地区,基本上就是荆州中北部。
袁尚对孙权极为恼火,袁尚大军南下,浴血奋战,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击败曹操,但是占领的地盘与孙权强占的淮南区域大致相当,而且孙权还主动对袁尚动武,跨州攻打了徐州!
要不是袁尚有司马懿,提前分析判断出孙权的进攻思路,徐州只怕也被孙权占领了!
而如今孙权还想继续霸占荆州原先曹操的领地,袁尚如何能忍?自己打一顿仗,让孙权得了大便宜,当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袁尚打算从许昌进兵继续南下,过上蔡,进驻襄阳,不论当地谁阻挡袁尚,是蔡中蔡和还是孙权,袁尚都把他们打服了为止!
这个计划被文聘和魏延推崇和肯定,二人作为荆州将领十分想袁尚能占领荆州,也就是他们的家乡。同时荆州将领包括荆州当地的世家大族与东吴基本上都是有仇怨的。孙家两代人都攻伐过荆州,双方打了好多年,互有死伤,早就是深入骨髓的仇恨了。荆州将领宁可降曹操也不降孙权就是因为如此!
如今荆襄中北部已经成为无主之地,荆州派系的将领自然想主公袁尚能够占领荆州,而不是荆州死敌东吴占领。
然而袁尚的军事计划受到了贾诩的阻拦,贾诩不建议直接发兵南下,因为许昌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都十分特殊。
袁尚如果南下攻打荆州,许昌东侧的淮南地区的孙权则可以趁机攻过来,截断袁尚的粮道,威胁整个大军的命脉。
贾诩建议兵分两路,一路索性攻打淮南地区的汝南和寿春,给到孙权压力;另一路可以南下联合蔡氏等当地世家大族,并非攻打而是和平招安,利用蔡氏与荆襄地区与东吴的仇怨进行笼络和吸收。
袁尚冷静下来后,还是认为贾诩的策略更加稳妥,总之荆襄中北部袁尚要定了,绝不可能再便宜了孙权,而淮南袁尚也向孙权施压,报复他偷袭徐州之恨!
但是孙权的实力不容觑,他麾下的将领个个能打,兵力也不在少数,虽然在徐州损兵折将,但是占领淮南后,兵力又有所恢复。据探子来报,孙权也把一部分江东兵力调往淮南,想以汝南、寿春、合肥三座坚城来阻挡袁尚南下的道路。
不过此时的袁尚因为攻城利器——雷公车的存在,倒也不怕继续打攻坚战,随着袁尚在许昌使用雷霆和阴诡手段,基本上汉室的政治势力已经被摧毁,曹操的势力也被孙权剪除,袁尚没有后顾之忧!
粮草方面,袁尚积累的粮草至少还可以供给大军四五个月的用度,所以袁尚想趁热打铁索性连淮南带荆襄中北部全部拿下!
袁尚召集将领和谋士来开会,拥护汉室的赵云和关平,在袁尚搞完肃清活动后,被召集到许昌,正好贾诩、辛毗和颜良文丑等核心大将也都在。
众将在这次大获全胜后,信心更加大了,雷公车让攻城不再那么费劲,袁军的战斗力可以直接体现出来了。
袁尚首先下令,宋宪和魏续率领一万华北铁骑,把留在陈留郡的攻城器械以及墨工坊的匠人工人们,以及最重要的黄月英一同接到许昌来,既然想攻打淮南的三座坚城,就不能缺少了他们。
之后袁尚让辛毗去徐州传令,要司马懿整合大军,只留少量兵力和将领在徐州防守,其余兵力和将领过九华山往汝南郡方向进攻,之后与袁尚兵力汇合!
许昌兵力则将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攻打汝南,一路南下接手荆襄中北部,并进行荆州地区官员和将领的招安工作。
贾诩建议重兵在东线作战,毕竟孙权主力在淮南,少良兵力在南部,倒不是为了攻打荆襄,而是诏安荆襄后,协作防御孙权的进攻。袁尚这边三路用兵,孙权只怕也是两路应对的。
袁尚拨出一万华北铁骑,两万步兵,交给甘宁,刘辟,龚都三将,同时文聘和魏延也一同南下。甘宁本就是水陆两栖的战将,水战的甘宁只怕算是水上的吕布级别!荆襄地区对江东作战,慢慢便有水战的区域了,自然要交给甘宁了!
而招安工作则交给贾诩去做,袁尚封贾诩为南下军队的大都督,统领军队和招降一切事宜。荆襄方面给的条件,袁尚放权给贾诩让他来定夺!贾诩当即跪拜袁尚,心中十分感恩袁尚的信任,当然这也是一份重任!
袁尚给出的条件则是,只要荆襄现有的将领和官员接受汉献帝也就是袁尚的诏安,袁尚可以在局势稳定后,把蔡夫人和刘琮,从许昌放回。同时袁尚保留蔡氏,蒯氏等世家大族在荆州的利益和权力。同时,文聘、魏延等荆州将领也都封官加爵,并且袁尚还专门让辛毗调动徐州的霍峻以及他麾下的荆州兵在汝南汇合后,让他们南下回援自己的家乡!
最后,袁尚率领颜良文丑,赵云关平等主力部队,起大军攻打淮南地区。
不过在袁尚动身之前,许昌还有事情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