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拿下东京首栋大厦!
日本,东京,中央区,一栋19层楼的建筑物上,林浩然、霍健宁、赵信三人坐在一个办公室中。
这里,是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办事处,面积不大,仅有两百多平方米。
放在香江,这个办公室还没有林浩然自己的会客厅大。
不过,此前的置地集团在日本的业务不算多,在东京办事处雇佣的员工也不过二十多人,所以租用的办公室面积自然无须太大。
如今,他们准备在东京大肆发展,再加上人员的激增,肯定是需要换地盘了。
中央区算是东京最繁华的核心区了,这里也是东京的cbd。
这个办公室位于16楼,透过玻璃窗,林浩然能够看到一公里外的东京皇居,窗外的东京市中心景色尽收眼底。
中央区的繁华与喧嚣,透过这层玻璃窗,仿佛被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壮阔。
林浩然的目光从东京皇居那金色的屋顶上掠过,转向周围密布的中低大楼,心中不禁有些感触。
东京的城建,在林浩然看来,远不如香江。
原因很简单,东京虽然也是国际大都市,可它不缺地皮,所以高层建筑倒是不算很多,特别是市中心。
如今,亚洲最高的大厦,虽然是在东京,也就是如今的阳光60大厦,但它并不在东京的传统核心市区,而是在东京市区西北部的板桥池袋商业区。
反而是东京著名的银座商业区附近,高楼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林浩然等人仅仅在16楼的位置上,视野就非常开阔了。
如今东京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相对更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像香江那样有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层建筑的情况。
而七八十年代的香江,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集,土地寸土寸金。
为了满足居住和办公需求,香江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也正因为如此,东京的都市天际线,远不如同时期的香江壮观。
尽管如此,东京还是有它的特色的。
昨天下午,林浩然在首相官邸会见了首相先生,这位东瀛领导人对林浩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表示日本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地方。
而林浩然也表示,在这两天的访问,让他对日本有了非常多的了解,经过考察之后,他决定在这里进行大规模投资,诸如基建、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
首相先生也表示,会在投资上对其提供一定的便利。
这几年,日本经济的发展,很明显放慢了。
特别是石油危机以来,也就是从1978年开始,日本的经济便开始复杂多变。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相较于之前几年有所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政策调整等。
同时,通货膨胀、出口贸易增速减慢、财政压力增大、贸易战加剧等多种因素,导致如今的日本国内经济反而没有七十年代时那么活跃。
而且,由于出口增长速度降低,开工率下跌,导致许多工厂进行了裁员,失业率大增。
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这两三年日本的经济,不说很差,反正也很艰难。
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如今非常欢迎外资进入日本投资,这不仅仅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的岗位,减低失业率,而且还能让日本经济更加活跃。
再加上林浩然在商界的地位以及未来前途无量,这都是为何日本政府会如此重视林浩然来日本的原因。
这位首相先生还表示,如果林浩然在日本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他一定会帮助林浩然妥善解决一切遇到的难题!
这样的承诺,也让林浩然有些惊讶。
这就如同他在英国那般,他去英国访问的时候,英国政府也同样非常重视他。
相比之下,林浩然在美国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在美国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政府官员接见他。
双方交谈融洽,最终一致达成初步的投资意向书,标识着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大规模投资计划正式拉开序幕。
有日本政府撑腰,林浩然对于在日本的投资,倒是更加有信心了。
“老板,经过这两天的实地考察,并结合置地集团办事处提供的详尽资料,我计划首先在此地购置一栋大楼,作为我们置地集团的总部。
经过与多家地产中介的深入沟通与筛选,我最终锁定了位于东京银座附近的一栋高28层的建筑,这栋大厦背后的老板是做外贸起家的,这两年损失惨重,所以不得不选择抛售这栋大厦。
这栋大厦在银座区域中颇为显眼,楼层高度属上乘,且目前正处于待售状态,价格相对合理,初步报价约为160亿日元,但据我估计,还有进一步协商降低价格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东京的平均房价大约是我们香江的一半,而按照老板您所言,东京未来的房价走势不会比香江那边差,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投资环境。”
霍健宁边说边递上了相关资料给林浩然,并在一旁详细解释着。
如今,港元与日元的汇率大约在1:40左右。
也就是说,林浩然带来的40亿港元,价值1600亿日元左右。
这笔资金,在旗银行香江分行的操作下,便已经兑换成日元,并且转到旗银行东京分行这边了。
林浩然看着资料上的照片,这栋大厦,不算旧,反而还很新,1975年才建成的,至今不过是6年左右。
虽然建筑在银座商业区的边边,可再边边,那也是属于银座范围。
而这样的一栋大厦,居然只需要160亿日元,并且还能继续讲价。
而160亿日元,兑换成港元,也不过是4亿港元左右而已。
这栋大厦,如果放在香江中环、湾仔、铜锣湾一带,最起码值10亿港元以上了。
值,真的非常值。
印象中,东京未来房价最高的地方,应该就是中央区和港区这些地方了吧。
而银座这块区域,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拿下这里,不敢相信等经济泡沫开始之后,这里的房价会涨多少?
有什么投资,比买房等升值要简单的?
应该没有了。
“这么好的地段,挂牌一个多月时间,价格也算合适,居然没有合适的买家?”林浩然看着上面显示的挂牌时间,有些惊讶。
看来,这个时期的日本经济,虽然很发达,可与1986年之后日本经济表现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不一样的表现。
林浩然猜测,估计大家也不会想到,未来的日本经济发展会这么猛,所以,在如今经济下行的阶段,都不敢轻易出手,哪怕这栋大厦的位置极佳,极为优质。
“老板,我通过中介那边了解到,这栋大厦的意向买家有几位,都是日本知名企业,不过他们大部分都觉得价格太高,在价格方面都没有谈拢,当然了,这只是中介的一面之言,是真是假我也不清楚。
另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栋大厦的业主如今急于抛售,如果价格合适,成交期限可以很短很短。”霍健宁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拿下吧,当然了,价格能低点更好,别人嫌价格高,我们也不能当冤大头,毕竟每个城市的房价物价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经常拿香江的房价物价来和东京比。
另外,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也该成立了,等拿下这栋大厦,我们就筹备公司成立的事宜吧,到时候,我会组织一个隆重的开业仪式,邀请众多日本名流参加,而那时候,也是你抛头露脸的时候了。
我不可能一直待在日本,这边能否发展起来,更多的重担是放在你的身上,而认识日本政商界大佬也有利于你之后在这边的发展,我对你的期望很大,希望你不会令我失望!”
霍健宁闻言,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老板,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把置地集团在日本的业务发展好,这不仅仅是为了集团,也是为了我自己,我深知这次机会的珍贵。”
林浩然满意地看着霍健宁,他自然知道这位年轻人拥有着商界中难得的前瞻性,是一位少有的顶级商业人才,所以才会如此看重他。
他轻轻拍了拍霍健宁的肩膀,以示鼓励,随后继续说道:“很好,我相信你,对了,关于那栋大厦的谈判,你亲自去负责,必要时,可以适当展现我们的诚意和实力,最好能够以一个性价比极最高的价格进行交易。”
霍健宁的最大优点,就是谈判能力非常强。
这点,林浩然对他非常放心。
果不其然!
两天后的2月11日,林浩然接到了霍健宁打来的电话,电话中霍健宁的声音难掩兴奋之情。
“老板,好消息!经过与业主连续两天的紧张谈判,我们最终以138亿日元的价格成功拿下了那栋大厦!”
林浩然闻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138亿日元,按照当前的汇率换算,大约是3.45亿港元左右,这个价格远低于最初的报价,也低于市场上同类大厦的平均成交价格。
霍健宁的确没有令他失望,谈判能力的确很强,不仅仅两天时间就被他拿下了,而且居然还省了22亿日元。
虽然也就省了几千万港元而已,对林浩然而言不算是一笔巨额资金。
可一次次的谈判,每一笔交易,都能更有利于他们置地集团这边,一年下来,省下来的钱是非常可观的。
这可就不是几千万港元的事情了。
拿下这栋大厦之后,也宣告着置地集团在东京正式起步。
林浩然之所以在这边没有重新创立一家新公司,而是以置地集团分公司的名义来投资,原因其实很简单。
置地集团如今已经属于他的私人企业,也就是说,未来置地集团赚多少钱,都是他林浩然的。
而且,有马世民和霍健宁这两名大将,林浩然对未来的置地集团很放心!
除此之外,他在日本经济泡沫结束之前,是要撤资的,这样一来,分公司抛售产业显然更容易。(本章完)
这里,是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办事处,面积不大,仅有两百多平方米。
放在香江,这个办公室还没有林浩然自己的会客厅大。
不过,此前的置地集团在日本的业务不算多,在东京办事处雇佣的员工也不过二十多人,所以租用的办公室面积自然无须太大。
如今,他们准备在东京大肆发展,再加上人员的激增,肯定是需要换地盘了。
中央区算是东京最繁华的核心区了,这里也是东京的cbd。
这个办公室位于16楼,透过玻璃窗,林浩然能够看到一公里外的东京皇居,窗外的东京市中心景色尽收眼底。
中央区的繁华与喧嚣,透过这层玻璃窗,仿佛被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壮阔。
林浩然的目光从东京皇居那金色的屋顶上掠过,转向周围密布的中低大楼,心中不禁有些感触。
东京的城建,在林浩然看来,远不如香江。
原因很简单,东京虽然也是国际大都市,可它不缺地皮,所以高层建筑倒是不算很多,特别是市中心。
如今,亚洲最高的大厦,虽然是在东京,也就是如今的阳光60大厦,但它并不在东京的传统核心市区,而是在东京市区西北部的板桥池袋商业区。
反而是东京著名的银座商业区附近,高楼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林浩然等人仅仅在16楼的位置上,视野就非常开阔了。
如今东京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理念相对更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像香江那样有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层建筑的情况。
而七八十年代的香江,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密集,土地寸土寸金。
为了满足居住和办公需求,香江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也正因为如此,东京的都市天际线,远不如同时期的香江壮观。
尽管如此,东京还是有它的特色的。
昨天下午,林浩然在首相官邸会见了首相先生,这位东瀛领导人对林浩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表示日本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地方。
而林浩然也表示,在这两天的访问,让他对日本有了非常多的了解,经过考察之后,他决定在这里进行大规模投资,诸如基建、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
首相先生也表示,会在投资上对其提供一定的便利。
这几年,日本经济的发展,很明显放慢了。
特别是石油危机以来,也就是从1978年开始,日本的经济便开始复杂多变。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相较于之前几年有所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政策调整等。
同时,通货膨胀、出口贸易增速减慢、财政压力增大、贸易战加剧等多种因素,导致如今的日本国内经济反而没有七十年代时那么活跃。
而且,由于出口增长速度降低,开工率下跌,导致许多工厂进行了裁员,失业率大增。
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这两三年日本的经济,不说很差,反正也很艰难。
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国内如今非常欢迎外资进入日本投资,这不仅仅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的岗位,减低失业率,而且还能让日本经济更加活跃。
再加上林浩然在商界的地位以及未来前途无量,这都是为何日本政府会如此重视林浩然来日本的原因。
这位首相先生还表示,如果林浩然在日本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他,他一定会帮助林浩然妥善解决一切遇到的难题!
这样的承诺,也让林浩然有些惊讶。
这就如同他在英国那般,他去英国访问的时候,英国政府也同样非常重视他。
相比之下,林浩然在美国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在美国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政府官员接见他。
双方交谈融洽,最终一致达成初步的投资意向书,标识着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大规模投资计划正式拉开序幕。
有日本政府撑腰,林浩然对于在日本的投资,倒是更加有信心了。
“老板,经过这两天的实地考察,并结合置地集团办事处提供的详尽资料,我计划首先在此地购置一栋大楼,作为我们置地集团的总部。
经过与多家地产中介的深入沟通与筛选,我最终锁定了位于东京银座附近的一栋高28层的建筑,这栋大厦背后的老板是做外贸起家的,这两年损失惨重,所以不得不选择抛售这栋大厦。
这栋大厦在银座区域中颇为显眼,楼层高度属上乘,且目前正处于待售状态,价格相对合理,初步报价约为160亿日元,但据我估计,还有进一步协商降低价格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东京的平均房价大约是我们香江的一半,而按照老板您所言,东京未来的房价走势不会比香江那边差,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投资环境。”
霍健宁边说边递上了相关资料给林浩然,并在一旁详细解释着。
如今,港元与日元的汇率大约在1:40左右。
也就是说,林浩然带来的40亿港元,价值1600亿日元左右。
这笔资金,在旗银行香江分行的操作下,便已经兑换成日元,并且转到旗银行东京分行这边了。
林浩然看着资料上的照片,这栋大厦,不算旧,反而还很新,1975年才建成的,至今不过是6年左右。
虽然建筑在银座商业区的边边,可再边边,那也是属于银座范围。
而这样的一栋大厦,居然只需要160亿日元,并且还能继续讲价。
而160亿日元,兑换成港元,也不过是4亿港元左右而已。
这栋大厦,如果放在香江中环、湾仔、铜锣湾一带,最起码值10亿港元以上了。
值,真的非常值。
印象中,东京未来房价最高的地方,应该就是中央区和港区这些地方了吧。
而银座这块区域,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拿下这里,不敢相信等经济泡沫开始之后,这里的房价会涨多少?
有什么投资,比买房等升值要简单的?
应该没有了。
“这么好的地段,挂牌一个多月时间,价格也算合适,居然没有合适的买家?”林浩然看着上面显示的挂牌时间,有些惊讶。
看来,这个时期的日本经济,虽然很发达,可与1986年之后日本经济表现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不一样的表现。
林浩然猜测,估计大家也不会想到,未来的日本经济发展会这么猛,所以,在如今经济下行的阶段,都不敢轻易出手,哪怕这栋大厦的位置极佳,极为优质。
“老板,我通过中介那边了解到,这栋大厦的意向买家有几位,都是日本知名企业,不过他们大部分都觉得价格太高,在价格方面都没有谈拢,当然了,这只是中介的一面之言,是真是假我也不清楚。
另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栋大厦的业主如今急于抛售,如果价格合适,成交期限可以很短很短。”霍健宁说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拿下吧,当然了,价格能低点更好,别人嫌价格高,我们也不能当冤大头,毕竟每个城市的房价物价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经常拿香江的房价物价来和东京比。
另外,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也该成立了,等拿下这栋大厦,我们就筹备公司成立的事宜吧,到时候,我会组织一个隆重的开业仪式,邀请众多日本名流参加,而那时候,也是你抛头露脸的时候了。
我不可能一直待在日本,这边能否发展起来,更多的重担是放在你的身上,而认识日本政商界大佬也有利于你之后在这边的发展,我对你的期望很大,希望你不会令我失望!”
霍健宁闻言,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老板,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把置地集团在日本的业务发展好,这不仅仅是为了集团,也是为了我自己,我深知这次机会的珍贵。”
林浩然满意地看着霍健宁,他自然知道这位年轻人拥有着商界中难得的前瞻性,是一位少有的顶级商业人才,所以才会如此看重他。
他轻轻拍了拍霍健宁的肩膀,以示鼓励,随后继续说道:“很好,我相信你,对了,关于那栋大厦的谈判,你亲自去负责,必要时,可以适当展现我们的诚意和实力,最好能够以一个性价比极最高的价格进行交易。”
霍健宁的最大优点,就是谈判能力非常强。
这点,林浩然对他非常放心。
果不其然!
两天后的2月11日,林浩然接到了霍健宁打来的电话,电话中霍健宁的声音难掩兴奋之情。
“老板,好消息!经过与业主连续两天的紧张谈判,我们最终以138亿日元的价格成功拿下了那栋大厦!”
林浩然闻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138亿日元,按照当前的汇率换算,大约是3.45亿港元左右,这个价格远低于最初的报价,也低于市场上同类大厦的平均成交价格。
霍健宁的确没有令他失望,谈判能力的确很强,不仅仅两天时间就被他拿下了,而且居然还省了22亿日元。
虽然也就省了几千万港元而已,对林浩然而言不算是一笔巨额资金。
可一次次的谈判,每一笔交易,都能更有利于他们置地集团这边,一年下来,省下来的钱是非常可观的。
这可就不是几千万港元的事情了。
拿下这栋大厦之后,也宣告着置地集团在东京正式起步。
林浩然之所以在这边没有重新创立一家新公司,而是以置地集团分公司的名义来投资,原因其实很简单。
置地集团如今已经属于他的私人企业,也就是说,未来置地集团赚多少钱,都是他林浩然的。
而且,有马世民和霍健宁这两名大将,林浩然对未来的置地集团很放心!
除此之外,他在日本经济泡沫结束之前,是要撤资的,这样一来,分公司抛售产业显然更容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