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uc1p.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275章 求求您别秀了太子殿下,我们服了!【求月票】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李世民,都没有料到李承乾会说出如此振聋发聩,气势磅礴的言辞。
  虽然这段言辞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每一句都包含深意,仿佛能够穿透人心,触及灵魂深处。
  什么是为天地立心?
  张载在《正蒙》中曾言:‘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将人类的道德意识提升为了宇宙精神。
  说白了就是,读书人应该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
  虽然这句话表面上听起来没什么,但结合李承乾想要改革的决心,不难想到,他这是把改革的高度提到了天道的水平。
  你们不同意我的改革,就是逆天而行。
  那什么是为生民立命?
  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为百姓安身立命,从物质上丰衣足食,到精神上伦理正教。
  妥妥的流露出对百姓福祉的深沉牵挂。
  如果说上面一句,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发号施令,那这一句,无疑是在行动上定下目标。
  哪个当皇帝的,哪个当官的,敢说自己不为百姓谋福祉?
  你若敢说,那百姓可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所以,为生民立命,绝对是改革的一大杀手锏!
  至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样不简单。
  意思是,我替历代先贤延续即将绝传的不朽学说,改革科举怎么了?
  我要为我的国家开创千秋万代的太平盛世,你们也敢阻我?
  很明显,随着李承乾说出这‘横渠四句’,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朝中的其他大臣,都没有理由再阻止李承乾改革了。
  但李承乾是准备封圣吗?当然不是!
  他只是想用这四句,鞭策所有人。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又一步一步的走下台阶,来到大殿中央,环顾众臣道:
  “自古以来,治乱循环,朝代不断更替,一代之兴,一代之亡,有帝王将相得意者,也有帝王将相失意者。”
  “惟百姓只有一个‘苦’字。”
  “所以,世人常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我唐朝经历了隋朝末年的大乱,从乱世中拼杀出来,建立了这煌煌帝国。”
  “以上万枯骨而换一将功成,用万千百姓的生命和鲜血换取一姓之权力,或者某种志向。”
  “表面上说起来,人人都是冠冕堂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谁还记得牺牲的那些百姓?究其本质,谁不想在功成之后,满足自己的私欲呢?”
  “包括我皇爷爷都在说,得天下之前,想要荣华富贵,得天下之后,难道就不想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
  “可孤在这里却想问问在场的每位大臣,你们每次站到太极殿之前,是否想过为天下尽一点绵薄之力,是否想过为百姓谋一点福祉?”
  “如果你们只是为了升官发财,那就当孤没问过,因为这已经不配做我大唐的官了。”
  “如果你们想过,为何孤现在要做的事,你们却百般阻止?什么天下大乱,什么分裂国家,你们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孤不过是想让大唐脱离这个治乱的怪圈,使大唐的百姓少流点血,多太平一些时间,难道有错吗?”
  话到这里,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动容。
  只见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征,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的看着李承乾,赞道:“太子殿下之宏愿,非贤者不能及也。”
  李承乾苦笑摇头,再次环顾众臣道:“其实以孤的手段,完全没必要在这里跟你们争辩,哪怕是强行推行改革,会遇到不小的阻碍,孤也有办法让这些阻碍消失。”
  “但孤最后还是选择在这里倡导改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孤想要给诸位大臣一个体面!”
  说到这里,又抬头看向皇帝宝座上的李世民,道:“我父皇因为玄武门之事,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很多掣肘,但我父皇一直有一颗进取之心!”
  “他想要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唐盛世!”
  “所以,他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给予大臣们足够的尊重,但反过来看,他的行为却助长了像张玄素,权万纪这样的伪忠臣!”
  “是我父皇的错吗?”
  “孤不这么觉得!”
  “因为孤父皇已经做得够好了,只是人心不古而已!”
  听到这话,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神情恍惚,目光木然,恍若失去了思考能力。
  此时他的心头处于震撼和反思之中。
  他嘴里呢喃着:“这还是朕认识的那个逆子吗?”
  细数他登基这几年做的事,好像确实在为玄武门那件事增加掣肘。
  倒不是说他觉得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错了,而是觉得自己不该因为玄武门那件事,强行让自己去接受所谓的忠耿直臣。
  因为不是每个忠耿直臣都是为他着想的,也可能是为了一己私欲。
  如果采用这种臣子的谏言,那后果可能是无数冤死的张蕴古。
  “呼”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旋即从皇帝宝座上站了起来,平静地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太子这四句话,朕深有感触,豁然开朗,这才是我大唐真正的新学!”
  “如果朕的臣子,只顾着自己家族的利益,或者自身的利益,轻视江山社稷,天下百姓,那他就不配站在这太极殿上!”
  此言一出,全场剧震。
  虽然李世民这番话的语气非常平静,但一些熟悉他的臣子,还是能听出他语气中带着的一丝杀意。
  要知道,李世民自登基称帝以来,很少在群臣面前表露过杀意。
  因为他要顾及自己的明君形象,因为他要为玄武门之变证明自己。
  所以,他必须得宽容大度,虚心纳谏,对待臣子比对待亲爹还要尊重。
  而正是因为这样,李世民现在的心态转变,才让熟悉他的臣子,噤若寒蝉。
  “陛下!”
  就在众臣都被李世民这番话震慑到了的时候,一直处在观望状态的弘文馆学士褚亮,突然站出来问道:“臣虽不反对太子殿下推行的三项改革,但对于这三项改革的深意,还是有不解之处,能否请太子殿下为臣解惑?”
  “父亲.”
  一直负责记录朝堂之事的褚遂良,在看到自己父亲站出来的瞬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父亲会在这时候站出来。
  因为这件事跟他父亲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却听李世民依旧平静地道:“太子,你如何看?”
  “回父皇,是儿臣考虑不周,没有将改革的深意传达到位.”
  李承乾躬身朝李世民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回望褚亮道;“褚学士有什么地方不解,但说无妨!”
  “谢太子殿下宽容。”
  褚亮笑着行了个礼,然后收敛笑容道:“太子殿下提议的科举改革,新增工科,医科,废除以明经,进士为主的儒学取士标准,以新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臣想问太子殿下,能否详细说明一下这新学?”
  “可以。”
  李承乾直接了当的答应道:“刚才孤说新学是符合大唐发展需要的新学问。那什么是符合大唐发展的新学问呢?”
  “其实很简单。”
  “以往的科举考试科目,如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策论。”
  “何谓诗赋?就是写诗作赋!”
  “何谓策论?就是针对时政提出对策!”
  “当然,这其中还有贴经,就是随机抽背儒家经典!”
  “而明经科,则是进一步熟悉儒家经典,比如《论语》,随机抽取其中的段落填空。再比如明法科,以《唐律疏议》进行司法案列分析,还有明算科,以《九章算术》来演算天文历法。”
  “但科举取士却以进士科,明经科为主,从这里面,褚学士看出了什么问题吗?”
  “这”
  褚亮愣了一下,依旧不解的摇了摇头。
  却听李承乾又道:“褚学士没有看出其中的问题,那是因为当局者迷。其实,孤想说的是,无论是写诗作赋,还是贴经,亦或是明经,都把儒学看得太重了!”
  “治国之道,要以务实为主,空谈儒家经典,熟悉儒家经典,真能治理好国家吗?”
  “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还没等李承乾的话音落点,孔家后世子孙孔颖达就愤然站了出来,道;
  “我儒家经典怎么就不能治理好国家了?你刚才不是鼓吹‘强汉’,鼓吹‘汉武帝’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难道不是汉武帝?汉朝难道不是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强盛的吗?”
  “太子殿下如此言论,当真滑天下之大稽!”
  轰!
  此言一出,全场轰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向了孔颖达,就连李世民都冷冷看向了他。
  但李承乾却哑然一笑,平静而淡淡地道:“孔师这番话,倒是让孤刮目相看啊!”
  “当然,孤也承认汉武帝确实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但孤想问孔师一句话,汉朝真的是靠你们的儒学强盛起来的吗?”
  “怎么不是?”
  孔颖达梗着脖子反问道。
  李承乾唏嘘着摇了摇头,道:“看来孔师作为孔家子孙,有点丢祖宗的脸啊!连祖宗学问的本质都忘了!”
  “什么本质?”孔颖达不解的追问道。
  李承乾笑道:“敢问孔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作何解释?”
  “这还不简单?人将要死的时候,所说的话定是善良的!”
  “你看,这就是你不了解儒学的本质了!”
  “什么意思?”
  孔颖达一脸懵逼,心说我特么读了一辈子的先祖真传,还理解错了?这不开玩笑吗?!
  却听李承乾又笑着道:“所谓人性本恶,人在生下来的时候,本来就是恶的。那么,人在死的时候,处于生死交接的临界点,那么死的时候也应该和生的时候一样,所以,人之将死,其言怎么可能善呢?”
  “比如,你被你的仇敌杀了,临死的时候,你会说,你杀的真好吗?我谢谢你杀我这句话吗?”
  “啊,这”
  孔颖达一脸懵逼。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大笑声;“哈哈哈!如果是我死的时候,我肯定要大骂贼老天,你他娘的怎么不让我多活几年!”
  此话一出,众臣不用望去也知道,肯定是程咬金那个老匹夫。
  而随着程咬金的笑声响起,原本处于懵逼的孔颖达,顿时恼羞成怒:“太子殿下这是在胡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哪有什么人性本恶!”
  “你看你,又没学到本质了吧?孔子说,克己复礼,意思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言行合于礼乎,如果人性本善,那为什么要克制自己呢?只需要开心就好了呀!”
  “你你你”
  孔颖达被李承乾这番话,再次整懵逼了。
  但李承乾却没有跟他多废话,又看向褚亮道:“所以,褚学士看到问题的关键了吗?”
  “现在流行的儒学,其实都是错误的,比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孔子不喜欢废话,喜欢用武力征服叛乱,鬼神!”
  “汉朝为什么会强盛呢,其实是他们掌握了儒学的核心本质!”
  “人狠话不多,就是干仗!”
  褚亮:“???”
  李世民:“???”
  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
  太子到底在说什么鬼东西?
  要说之前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有点理论依据,这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解释,完全就是胡说八道。
  孔子那么一个德高望重的圣人,怎么会如此粗鄙?
  但李承乾却根本不管他们,又自顾自的道:“所以,咱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意思,我喜欢你的钱,所以我拿走是有道理的!”
  “再比如,既来之,则安之,意思是,你来都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够了太子殿下!你休得再毁我儒家经典!”
  孔颖达听到李承乾这番话,直接破了大防。
  而李承乾则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的道:“好吧,孤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现在的科举考试,儒学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废学,不宜再多增科目,一科足以。
  其余像法学,算学,可以单独列出来,作为其中两科,而工科,主要是数学,化学,物理学,医科则是医药,医术,手术三类医学。”
  “至于,武举,主要是骑马射箭,以及军事理论!”
  说到这里,李承乾又看向褚亮,道:“褚学士还有什么不解的吗?”
  “没,没有了”
  褚亮神色复杂的摇了摇头。
  李承乾淡淡一笑:“既然没有了,那就散朝吧,孤也累了!”
  说完这话,李承乾便径直朝殿外走去,是那么的毅然决然。
  看得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在内,都不由得哑口无言。
  而就在李承乾即将跨出大殿门口的时候,礼部尚书杨师道,又满脸不甘地开口道:“太子殿下说男女平等,老臣还是不太认同,自古以来,男尊女卑”
  “杨尚书!”
  还没等杨师道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回首打断了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孟子的意思是,人人皆可成尧舜,这难道不是人人平等的意思吗?”
  “既然人人平等,又何必分男女尊卑,你说是不是呢?”
  “这!”
  杨师道听到这话,瞳孔猛地一缩,犹如九级地震。
  而房玄龄,高士廉,长孙无忌,褚亮,魏征,包括孔颖达,虞世南,褚遂良都惊愣在了原地,头皮发麻。
  不是吧太子殿下!
  您这也太秀了吧?我们真是服了!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