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无所谓,太子会出手!【求月票】
第285章 无所谓,太子会出手!【求月票】
“呼呼!”
“哈哈!”
“砰——!”
李承乾在太子府的校场内,手持铁枪,挥洒汗水。
看得太子府内的女眷,无不侧目,却又很快笑嘻嘻的走开了。
而这时,一名护卫匆匆来报,说锦衣卫镇抚使裴行俭求见,他才平稳停下动作,立定在原地,一边接过来福递来的毛巾,一边吩咐道:“让裴行俭进来吧!”
“是!”
护卫恭敬应了一声,很快裴行俭就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
“嗯,情况如何?”
“各州有部分儒生,士子,因科举改革而暴动,但没过多久便被锦衣卫镇压了!”裴行俭如实答道。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看来分期改革的路子是对的。但是,依旧要随时防范,密切监视各地的反抗。另外,将新教材及时运到各州,最好在各州建立印刷作坊,把江陵的老师也调过去启蒙教学!”
“诺!”裴行俭应诺一声,不由偷偷打量近在咫尺的李承乾,暗暗吃惊。
他想不到,这位太子竟有这样的一面。
要知道,自问武艺不弱的他,都做不到一枪劈开一块磐石,这位太子居然做到了。
这是何等的力量?
难不成,李氏皇族那个血脉又觉醒了?
他知道李氏有李元霸这个猛人,但他不知道李承乾也这么猛。
“虽然我知道我的身材很性感,但你也不要一直盯着我看吧?”
就在裴行俭以为自己偷偷观看,不会被发现的时候,赤裸着上半身的李承乾,悠悠的道了一句。
“啊?这……”
裴行俭吓了一跳,连忙尴尬的低下头,作揖道:“太子殿下恕罪!”
“行了,看都看了,我还能挖了你的眼睛不成?听说你枪法不错,要不要练练?”
“属下不敢!”
“不敢?你在小瞧孤?”
“没有没有,只是属下没有带枪,所以……”
“哈!这还不简单,接着!你用我这杆枪!”
还没等配行俭把话说完,李承乾就随手将手中的铁枪扔给了他。
裴行俭见状,慌乱一接,没想到,刚一接到那铁枪,他就感觉自己手臂仿佛被千斤重的东西砸住了一般,身子猛地往下沉。
我擦!
这是什么鬼东西!
裴行俭心中大骇,连忙半跪着稳住身形,同时将险些脱手的铁枪,牢牢抓住。
“不是,太子殿下你……”
他一脸吃惊,心有余悸的看向李承乾。
“怎么?你不会连枪都握不住吧?”李承乾有些好笑的挑了挑眉。
裴行俭脸色一红,但却没有废话,当即稳住身形,从地上爬起来,郑重拱手道:“太子殿下请赐教!”
“好!”
李承乾当即道了一个好字,然后一个龙抓手就袭向了裴行俭。
裴行俭没想到李承乾这么狂妄,居然徒手跟自己对战,顿时觉得自己被小瞧了,也不管什么太子不太子,连忙开始与之对战。
两人龙行虎步,拳拳到肉。
激战了将近两刻钟,才分出胜负。
虽然裴行俭的战斗技巧要更丰富一些,但李承乾的力量大的出奇,每次裴行俭用巧劲将李承乾逼退,李承乾总是能用力量再次穷追猛打,最后逼的裴行俭不得不投降认输。
“太子殿下勇武,属下不是您的对手!”
裴行俭强忍着被李承乾拍打过的痛处,躬身行礼道。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抬手扶起他道:“我就是力量比你大了点,若同等力量上,我也不是你的对手。”
“不是这样的太子,练武练的虽然是武艺,但力量是根本,若没有足够的力量,武艺再高,也是架子,所以,属下确实输了。”
裴行俭倒是很坦率,毕竟输给李承乾这位太子,并不丢人。
却听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朝不远处的来福道:“来福,去把我那瓶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给裴镇抚使,让他回去擦擦!”
“是!”
“啊,不用不用,属下没事”
“无妨,你还要为我办事,不要因此耽搁了!”
还没等裴行俭把话说完,李承乾就不容置疑的打断了他,然后想起什么似的道:“那个杨囡囡如何?还算老实吧?”
裴行俭点头道:“她还好,前段时间还帮忙调查了五虎一太岁与汉王之事!”
“哦?”李承乾眉毛一扬,旋即不动声色的道:“有查出什么吗?”
“有。据她所说,参与胡姬酒馆那件事的,除了柴哲威和李宗,其他人并不知道汉王之事。另外,汉王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帮禄东赞用假书贴坑骗太子,好让太子拿着假书贴去惹怒陛下,二个是为太子增加一些乐趣,让太子误入歧途。”
“呃,”
李承乾闻言,不禁嘴角一抽,心说这小老弟可真够损的!
虽然历史上没有任何资料记录你争位的事实,但我只看到我亲眼看到的,所以,这个梁子,咱们算是结下了。
稍微沉默,李承乾便冷冷下令道;“派人去汉中,给我死死盯着他!不管他有任何举动,都要上报给我!只要他再犯错,我就不信,我父皇还会再纵容他!”
“是!”
裴行俭恭敬领命,很快便离开了。
而李承乾也没有了练武的心思,当即对来福道:“来福,去把孙伏珈和刘仁轨给我叫来!”
“诺!”
来福应诺一声,正打算离开,李承乾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我听说,你把常威派去江陵了?”
“这”
来福迟疑了一下,旋即躬身道:“是的太子殿下,因为年前的木炭不够用,奴婢听说江陵的石炭炉有了新进展,便让常威去江陵运送石炭炉来长安售卖。”
“结果如何?”
“石炭炉虽然造出来了,但石炭也不够,所以,销量并不好。”
“长安周边没有石炭吗?”
李承乾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好像记得长安周边应该有石炭才对。
却见来福点头道:“长安周边有石炭,但开采量并不大,而且运送石炭到长安,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么说,这件事没办成?”
“是”
“那常威呢?”
“他说他还想在江陵学习学习,就暂时留在了江陵。”
“呵,倒是有点上进心。”
李承乾笑了笑,却没有再说下去,便摆手道:“你先去叫人吧!”
“是!”
来福应了一声。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孙伏珈就与刘仁轨来到了李承乾书房。
却听他们异口同声的朝李承乾行礼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嗯,免礼。你们先坐!”
李承乾此时正在书案上书写什么,便头也不抬的招呼了他们一句。
他们也没有客气,当即就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等待李承乾。
直到李承乾停止书写,才终于打破了沉默,抬头笑道;“让两位久等了!”
“太子殿下日理万机,我们等一等也无妨。”
“是啊太子殿下,您有事尽管吩咐!”
“呵呵.”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看向刘仁轨道:“刘院长,科学院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了,装修也完了,你选好日子开院了吗?”
刘仁轨如实答道:“回太子殿下,臣已经跟太史局的李淳风沟通了,就定在二月初十,刚好是二月的第一个休沐日,人多也热闹。”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定的不错,二月初十确实是个不错的日子,那天正好是我的生辰。”
“啊?这”刘仁轨吓了一跳,心说这也太巧了吧,这不是误打误撞吗?太子殿下应该不会发现吧?!
却听李承乾又笑着道;“不过,二月是春耕时节,举行典礼会干扰农时,影响百姓生计,因此,孤决定择日不如撞日,就定在这个月月末吧!”
“可是太子,这个月月末并不是什么好日子,臣担心”
“刘院长啊!咱们科学院讲究的是科学,不要太过封建迷信!”
还没有等刘仁轨把话说完,李承乾就笑着打断了他,然后悠悠地举例道;“别的不说,就说这打仗,也不是挑着好日子打仗,难道好日子打仗,就能百战百胜吗?”
“这”
刘仁轨闻言,不禁哑口无言。
却听李承乾当机立断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这个月月末开院!”
“是!”刘仁轨无奈的应了一声,也没有多说。
这时,又听李承乾朝孙伏珈道:“孙大人,死囚那件事安排得如何了?”
“回太子殿下”
孙伏珈斟酌了一瞬,连忙拱手道:“三百九十名死囚,已经全部由大理寺的差役押送回乡了,地方也十分配合,就等着一年之后,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返回长安受刑了。”
“不是孙大人,你该不会以为他们能顺利返回长安受刑吧?”
李承乾闻言,不禁有些好笑的看着孙伏珈。
孙伏珈表情一懵,顿时不解地道:“太子殿下这话是何意?”
“唉”
李承乾抬手扶额,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看来将这件事交给你办,你却没有理会这件事背后的政治意义啊!”
“这”
孙伏珈与刘仁轨面面相觑,随后恭敬行礼道:“请太子殿下明示!”
“好吧,这件事也不怪你,是我没有跟你讲清楚。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制造一起虚假的盛世景象。那么,为什么要制造这一起虚假的盛世景象呢?”
“从表面上来看,我是为了让我父皇树立天子仁爱,宽容的形象。但实际上,我是在增加我决策的含金量。
因为别人知道的并不多,他们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所以,一旦我获得了他们的信任,等我再提出更大的举措的时候,就没人再反对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是一场政治作秀,你们明白吗?”
“臣”
孙伏珈的表情再次一懵。
却听刘仁轨若有所思的道:“那太子殿下担心的是,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不能按时返回长安,这场政治作秀就失败了?”
“没错!”
李承乾当即正色道:“所以,咱们绝不能让这三百九十名死囚中的任何一个人,违背约定!”
“可是,这怎么可能?”孙伏珈回过神来,忍不住开口道:“就算他们每一个都信守承诺,但意外总会发生,根本不可能保证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落的返回长安!”
“对啊!你说的没错!但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
“怎么解决?”
“不是,你们不知道动脑子吗!?”
李承乾有些生气的怒斥二人。
只见二人满脸尴尬的对视一眼,然后又听孙伏珈道:“臣倒是有个主意,要不偷偷告诉那些死囚,只要他们如约返回长安,朝廷就答应赦免他们的死罪,如果他们敢违背承诺,耍小心思,秋后回来直接杀掉!”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李承乾缓和了一点情绪的点头道。
却听刘仁轨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可是,就算如此,长安到他们家乡,路途遥远,这一年中,万一生病,或者遇险,谁都无法预料,这可怎么办?”
“不是,你是专门来挑刺儿的吗?”
“可是太子殿下,臣也要为所有的状况考虑啊!而且,还有一种情况,万一他们中途反悔了,又不相信朝廷会赦免他们,想要逃跑呢?这也是个大问题啊!”
“呃”
李承乾闻言,不禁再次抬手扶额。
孙伏珈也开始眉头紧缩。
半晌,才听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道:
“我看,要不这样,我先把孙大人搞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不管他们回不回来,咱们都准备三百九十名死囚的名单,反正大理寺的卷宗多的是,少谁咱们补谁,做戏做全套!”
“啊?”
孙伏珈听到李承乾的这个办法,差点当场裂开,心说不是吧,莫名其妙我又要升官了?可我才官复原职没多久啊!
但这样做,不是欺君之罪吗?太子殿下您别搞我啊!
这恐怕是他最不愿升官的时刻了!
但刘仁轨却非常赞同李承乾这个办法。
只见他眼睛一亮,连忙接口道:“太子殿下,臣觉得,除了长安这边做戏做全套,那些囚犯的家乡,也要让当地官府做全套,比如时不时的派人去慰问他们,其实是监视他们。另外,还得限制他们的自由,必须熬到一年之后的秋决!”
“最后,在返回长安的时候,一定要让陛下,以及大臣,百姓去城外迎接他们。如此一来,一段信守承诺的盛世景象,必将载入史册!”
“而这!”
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孙伏珈,又看向李承乾,笑着拱手道:“全赖太子殿下您的英明决策!”
“好好好!还是咱们刘院长脑子好使!”
李承乾闻言仰头大笑,当即决断道:“好!就这么定了,一年之后,孤要给他们唱一出大戏!”
“嗯,最好再找一个会演戏的‘托’,拖到最后时刻进城,让他们欲罢不能!”
……
另一边,朱雀大街。
燕王李祐正在被他舅舅阴智弘追着跑。
“舅舅!你能不能别烦我了?”
李祐最近非常郁闷。
因为小胖子请求就封的事,被李世民拒绝了,但也同时坚定了李世民让诸王去封地就封的决心。
特别是迎回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的信心那是空前的高涨。
他甚至觉得,天命所归的自己,绝对能像孔子,周王那样推行‘王道治国’的理念。
将大唐国运延续八百载。
虽然他上次提议的分封制,依旧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他并没有死心,而是改变了一条思路。
那就是先分封自己儿子,等时机成熟,再分封信任的大臣。
而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思路,让李祐越来越担心自己会被李世民赶出长安。
可是,也不是谁都跟李祐一样,希望留在长安。
比如他的舅舅阴智弘。
最近这段时间,阴智弘一有时间就跑来劝李祐去封地就封,搞得李祐不得不躲着他走。
却听阴智弘笑呵呵地道:“殿下,你慢点跑,听舅舅说两句,就说两句,舅舅就不再烦你了!”
“我不听,我不听,舅舅你快回去吧!”
“殿下,你真的不为你母妃着想吗?”
“我母妃在宫里好好的,不用我着想,况且,我若离开了长安,谁来照顾我母妃!”
“殿下糊涂啊!你母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么一点都不开窍啊!”
“嗯?”
李祐脚步一顿,不由满脸疑惑的看向阴智弘,道:“舅舅这话是什么意思?”
阴智弘笑着上前几步,旋即环顾了一圈四周,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舅舅去另一个地方,舅舅跟你细说!”
“这”
李祐闻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
却听阴智弘又叹息着道:“自从陛下有了小杨妃,除了皇后寝宫,已经很久没去其他嫔妃那里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也不想让你母妃失望吧?”
“我”
李祐愣了一下,懵懂的脑袋里实在搞不懂成年人的弯弯绕绕,最终还是因为担心自己母妃,而向阴智弘妥协,躬身行礼道;“还请舅舅指点!”
“我们是一家人,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舅舅不会害你的!”
阴智弘笑着拍了拍李祐的肩膀,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听说越王已经从宗正寺出来了,你知道吗?”
“呵!”
李祐冷笑一声,不屑地道:“出来了又如何,他以为他还是曾经那个备受父皇宠爱的越王吗?时代已经变了!”
“可是,陛下不是拒绝了他请求就封吗?这不是圣眷还在吗?”
“在什么?我父皇已经将他赶出宫了,说是让他在宫外建越王府,像太子大哥那样,无诏不得进宫!”
“那越王他岂不是”
“哎呀舅舅,你关心他做什么,不管他怎么折腾,太子大哥都会出手的!”李祐很不喜欢提及李泰这个人,直接就打断了阴智弘想说的话:“你要说我母妃的事就赶紧说,元昌王叔还约了我看橄榄球比赛呢!”
“哦哦哦,好好好,是舅舅我多嘴了,殿下您这边请!”阴智弘反应过来似的,连忙朝李祐招呼。
李祐也没跟他计较,当即就跟着他离开了。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阴智弘在长安的府邸。
虽然阴智弘是阴妃的弟弟,但他的地位明显不能跟长孙无忌这样的国戚相比。
他的府邸也就比一般的四品京官大一些,算不得多豪华。
“舅舅,你家摆这么多蜡烛干嘛,你很怕黑吗?”
李祐刚走进阴智弘府邸的厅堂,就好奇的东张西望,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阴智弘府邸的厅堂,有很多青铜烛台,每个青铜烛台上都有十多只蜡烛。
却听阴智弘笑呵呵地道:“是啊!舅舅我很怕黑,从小都怕,你娘也知道。这并不奇怪。”
说完这话,便摆手示意仆人给李祐上茶。
李祐闻言,也没有多问,便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又道;“现在可以说我母妃的事了吧!”
“殿下别急!”
阴智弘笑着安慰了一下李祐,又抬手朝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示意了一下,道:“舅舅有好东西给你看!”
“什么好东西?”
李祐眨了眨懵懂的眼睛,一脸疑惑。
不多时,一群身穿清凉服饰的美姬,就迈着盈盈缓步,从堂外走了进来。
顿时之间,整个厅堂香风四溢,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
“舅舅,这是”
李祐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直了。
而阴智弘则在一边,笑而不语。
(本章完)
“呼呼!”
“哈哈!”
“砰——!”
李承乾在太子府的校场内,手持铁枪,挥洒汗水。
看得太子府内的女眷,无不侧目,却又很快笑嘻嘻的走开了。
而这时,一名护卫匆匆来报,说锦衣卫镇抚使裴行俭求见,他才平稳停下动作,立定在原地,一边接过来福递来的毛巾,一边吩咐道:“让裴行俭进来吧!”
“是!”
护卫恭敬应了一声,很快裴行俭就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
“嗯,情况如何?”
“各州有部分儒生,士子,因科举改革而暴动,但没过多久便被锦衣卫镇压了!”裴行俭如实答道。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看来分期改革的路子是对的。但是,依旧要随时防范,密切监视各地的反抗。另外,将新教材及时运到各州,最好在各州建立印刷作坊,把江陵的老师也调过去启蒙教学!”
“诺!”裴行俭应诺一声,不由偷偷打量近在咫尺的李承乾,暗暗吃惊。
他想不到,这位太子竟有这样的一面。
要知道,自问武艺不弱的他,都做不到一枪劈开一块磐石,这位太子居然做到了。
这是何等的力量?
难不成,李氏皇族那个血脉又觉醒了?
他知道李氏有李元霸这个猛人,但他不知道李承乾也这么猛。
“虽然我知道我的身材很性感,但你也不要一直盯着我看吧?”
就在裴行俭以为自己偷偷观看,不会被发现的时候,赤裸着上半身的李承乾,悠悠的道了一句。
“啊?这……”
裴行俭吓了一跳,连忙尴尬的低下头,作揖道:“太子殿下恕罪!”
“行了,看都看了,我还能挖了你的眼睛不成?听说你枪法不错,要不要练练?”
“属下不敢!”
“不敢?你在小瞧孤?”
“没有没有,只是属下没有带枪,所以……”
“哈!这还不简单,接着!你用我这杆枪!”
还没等配行俭把话说完,李承乾就随手将手中的铁枪扔给了他。
裴行俭见状,慌乱一接,没想到,刚一接到那铁枪,他就感觉自己手臂仿佛被千斤重的东西砸住了一般,身子猛地往下沉。
我擦!
这是什么鬼东西!
裴行俭心中大骇,连忙半跪着稳住身形,同时将险些脱手的铁枪,牢牢抓住。
“不是,太子殿下你……”
他一脸吃惊,心有余悸的看向李承乾。
“怎么?你不会连枪都握不住吧?”李承乾有些好笑的挑了挑眉。
裴行俭脸色一红,但却没有废话,当即稳住身形,从地上爬起来,郑重拱手道:“太子殿下请赐教!”
“好!”
李承乾当即道了一个好字,然后一个龙抓手就袭向了裴行俭。
裴行俭没想到李承乾这么狂妄,居然徒手跟自己对战,顿时觉得自己被小瞧了,也不管什么太子不太子,连忙开始与之对战。
两人龙行虎步,拳拳到肉。
激战了将近两刻钟,才分出胜负。
虽然裴行俭的战斗技巧要更丰富一些,但李承乾的力量大的出奇,每次裴行俭用巧劲将李承乾逼退,李承乾总是能用力量再次穷追猛打,最后逼的裴行俭不得不投降认输。
“太子殿下勇武,属下不是您的对手!”
裴行俭强忍着被李承乾拍打过的痛处,躬身行礼道。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抬手扶起他道:“我就是力量比你大了点,若同等力量上,我也不是你的对手。”
“不是这样的太子,练武练的虽然是武艺,但力量是根本,若没有足够的力量,武艺再高,也是架子,所以,属下确实输了。”
裴行俭倒是很坦率,毕竟输给李承乾这位太子,并不丢人。
却听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朝不远处的来福道:“来福,去把我那瓶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给裴镇抚使,让他回去擦擦!”
“是!”
“啊,不用不用,属下没事”
“无妨,你还要为我办事,不要因此耽搁了!”
还没等裴行俭把话说完,李承乾就不容置疑的打断了他,然后想起什么似的道:“那个杨囡囡如何?还算老实吧?”
裴行俭点头道:“她还好,前段时间还帮忙调查了五虎一太岁与汉王之事!”
“哦?”李承乾眉毛一扬,旋即不动声色的道:“有查出什么吗?”
“有。据她所说,参与胡姬酒馆那件事的,除了柴哲威和李宗,其他人并不知道汉王之事。另外,汉王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帮禄东赞用假书贴坑骗太子,好让太子拿着假书贴去惹怒陛下,二个是为太子增加一些乐趣,让太子误入歧途。”
“呃,”
李承乾闻言,不禁嘴角一抽,心说这小老弟可真够损的!
虽然历史上没有任何资料记录你争位的事实,但我只看到我亲眼看到的,所以,这个梁子,咱们算是结下了。
稍微沉默,李承乾便冷冷下令道;“派人去汉中,给我死死盯着他!不管他有任何举动,都要上报给我!只要他再犯错,我就不信,我父皇还会再纵容他!”
“是!”
裴行俭恭敬领命,很快便离开了。
而李承乾也没有了练武的心思,当即对来福道:“来福,去把孙伏珈和刘仁轨给我叫来!”
“诺!”
来福应诺一声,正打算离开,李承乾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我听说,你把常威派去江陵了?”
“这”
来福迟疑了一下,旋即躬身道:“是的太子殿下,因为年前的木炭不够用,奴婢听说江陵的石炭炉有了新进展,便让常威去江陵运送石炭炉来长安售卖。”
“结果如何?”
“石炭炉虽然造出来了,但石炭也不够,所以,销量并不好。”
“长安周边没有石炭吗?”
李承乾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好像记得长安周边应该有石炭才对。
却见来福点头道:“长安周边有石炭,但开采量并不大,而且运送石炭到长安,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么说,这件事没办成?”
“是”
“那常威呢?”
“他说他还想在江陵学习学习,就暂时留在了江陵。”
“呵,倒是有点上进心。”
李承乾笑了笑,却没有再说下去,便摆手道:“你先去叫人吧!”
“是!”
来福应了一声。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孙伏珈就与刘仁轨来到了李承乾书房。
却听他们异口同声的朝李承乾行礼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嗯,免礼。你们先坐!”
李承乾此时正在书案上书写什么,便头也不抬的招呼了他们一句。
他们也没有客气,当即就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等待李承乾。
直到李承乾停止书写,才终于打破了沉默,抬头笑道;“让两位久等了!”
“太子殿下日理万机,我们等一等也无妨。”
“是啊太子殿下,您有事尽管吩咐!”
“呵呵.”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看向刘仁轨道:“刘院长,科学院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了,装修也完了,你选好日子开院了吗?”
刘仁轨如实答道:“回太子殿下,臣已经跟太史局的李淳风沟通了,就定在二月初十,刚好是二月的第一个休沐日,人多也热闹。”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定的不错,二月初十确实是个不错的日子,那天正好是我的生辰。”
“啊?这”刘仁轨吓了一跳,心说这也太巧了吧,这不是误打误撞吗?太子殿下应该不会发现吧?!
却听李承乾又笑着道;“不过,二月是春耕时节,举行典礼会干扰农时,影响百姓生计,因此,孤决定择日不如撞日,就定在这个月月末吧!”
“可是太子,这个月月末并不是什么好日子,臣担心”
“刘院长啊!咱们科学院讲究的是科学,不要太过封建迷信!”
还没有等刘仁轨把话说完,李承乾就笑着打断了他,然后悠悠地举例道;“别的不说,就说这打仗,也不是挑着好日子打仗,难道好日子打仗,就能百战百胜吗?”
“这”
刘仁轨闻言,不禁哑口无言。
却听李承乾当机立断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这个月月末开院!”
“是!”刘仁轨无奈的应了一声,也没有多说。
这时,又听李承乾朝孙伏珈道:“孙大人,死囚那件事安排得如何了?”
“回太子殿下”
孙伏珈斟酌了一瞬,连忙拱手道:“三百九十名死囚,已经全部由大理寺的差役押送回乡了,地方也十分配合,就等着一年之后,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返回长安受刑了。”
“不是孙大人,你该不会以为他们能顺利返回长安受刑吧?”
李承乾闻言,不禁有些好笑的看着孙伏珈。
孙伏珈表情一懵,顿时不解地道:“太子殿下这话是何意?”
“唉”
李承乾抬手扶额,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看来将这件事交给你办,你却没有理会这件事背后的政治意义啊!”
“这”
孙伏珈与刘仁轨面面相觑,随后恭敬行礼道:“请太子殿下明示!”
“好吧,这件事也不怪你,是我没有跟你讲清楚。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制造一起虚假的盛世景象。那么,为什么要制造这一起虚假的盛世景象呢?”
“从表面上来看,我是为了让我父皇树立天子仁爱,宽容的形象。但实际上,我是在增加我决策的含金量。
因为别人知道的并不多,他们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所以,一旦我获得了他们的信任,等我再提出更大的举措的时候,就没人再反对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是一场政治作秀,你们明白吗?”
“臣”
孙伏珈的表情再次一懵。
却听刘仁轨若有所思的道:“那太子殿下担心的是,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不能按时返回长安,这场政治作秀就失败了?”
“没错!”
李承乾当即正色道:“所以,咱们绝不能让这三百九十名死囚中的任何一个人,违背约定!”
“可是,这怎么可能?”孙伏珈回过神来,忍不住开口道:“就算他们每一个都信守承诺,但意外总会发生,根本不可能保证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落的返回长安!”
“对啊!你说的没错!但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
“怎么解决?”
“不是,你们不知道动脑子吗!?”
李承乾有些生气的怒斥二人。
只见二人满脸尴尬的对视一眼,然后又听孙伏珈道:“臣倒是有个主意,要不偷偷告诉那些死囚,只要他们如约返回长安,朝廷就答应赦免他们的死罪,如果他们敢违背承诺,耍小心思,秋后回来直接杀掉!”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李承乾缓和了一点情绪的点头道。
却听刘仁轨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可是,就算如此,长安到他们家乡,路途遥远,这一年中,万一生病,或者遇险,谁都无法预料,这可怎么办?”
“不是,你是专门来挑刺儿的吗?”
“可是太子殿下,臣也要为所有的状况考虑啊!而且,还有一种情况,万一他们中途反悔了,又不相信朝廷会赦免他们,想要逃跑呢?这也是个大问题啊!”
“呃”
李承乾闻言,不禁再次抬手扶额。
孙伏珈也开始眉头紧缩。
半晌,才听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道:
“我看,要不这样,我先把孙大人搞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不管他们回不回来,咱们都准备三百九十名死囚的名单,反正大理寺的卷宗多的是,少谁咱们补谁,做戏做全套!”
“啊?”
孙伏珈听到李承乾的这个办法,差点当场裂开,心说不是吧,莫名其妙我又要升官了?可我才官复原职没多久啊!
但这样做,不是欺君之罪吗?太子殿下您别搞我啊!
这恐怕是他最不愿升官的时刻了!
但刘仁轨却非常赞同李承乾这个办法。
只见他眼睛一亮,连忙接口道:“太子殿下,臣觉得,除了长安这边做戏做全套,那些囚犯的家乡,也要让当地官府做全套,比如时不时的派人去慰问他们,其实是监视他们。另外,还得限制他们的自由,必须熬到一年之后的秋决!”
“最后,在返回长安的时候,一定要让陛下,以及大臣,百姓去城外迎接他们。如此一来,一段信守承诺的盛世景象,必将载入史册!”
“而这!”
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孙伏珈,又看向李承乾,笑着拱手道:“全赖太子殿下您的英明决策!”
“好好好!还是咱们刘院长脑子好使!”
李承乾闻言仰头大笑,当即决断道:“好!就这么定了,一年之后,孤要给他们唱一出大戏!”
“嗯,最好再找一个会演戏的‘托’,拖到最后时刻进城,让他们欲罢不能!”
……
另一边,朱雀大街。
燕王李祐正在被他舅舅阴智弘追着跑。
“舅舅!你能不能别烦我了?”
李祐最近非常郁闷。
因为小胖子请求就封的事,被李世民拒绝了,但也同时坚定了李世民让诸王去封地就封的决心。
特别是迎回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的信心那是空前的高涨。
他甚至觉得,天命所归的自己,绝对能像孔子,周王那样推行‘王道治国’的理念。
将大唐国运延续八百载。
虽然他上次提议的分封制,依旧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他并没有死心,而是改变了一条思路。
那就是先分封自己儿子,等时机成熟,再分封信任的大臣。
而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思路,让李祐越来越担心自己会被李世民赶出长安。
可是,也不是谁都跟李祐一样,希望留在长安。
比如他的舅舅阴智弘。
最近这段时间,阴智弘一有时间就跑来劝李祐去封地就封,搞得李祐不得不躲着他走。
却听阴智弘笑呵呵地道:“殿下,你慢点跑,听舅舅说两句,就说两句,舅舅就不再烦你了!”
“我不听,我不听,舅舅你快回去吧!”
“殿下,你真的不为你母妃着想吗?”
“我母妃在宫里好好的,不用我着想,况且,我若离开了长安,谁来照顾我母妃!”
“殿下糊涂啊!你母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么一点都不开窍啊!”
“嗯?”
李祐脚步一顿,不由满脸疑惑的看向阴智弘,道:“舅舅这话是什么意思?”
阴智弘笑着上前几步,旋即环顾了一圈四周,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舅舅去另一个地方,舅舅跟你细说!”
“这”
李祐闻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
却听阴智弘又叹息着道:“自从陛下有了小杨妃,除了皇后寝宫,已经很久没去其他嫔妃那里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也不想让你母妃失望吧?”
“我”
李祐愣了一下,懵懂的脑袋里实在搞不懂成年人的弯弯绕绕,最终还是因为担心自己母妃,而向阴智弘妥协,躬身行礼道;“还请舅舅指点!”
“我们是一家人,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舅舅不会害你的!”
阴智弘笑着拍了拍李祐的肩膀,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听说越王已经从宗正寺出来了,你知道吗?”
“呵!”
李祐冷笑一声,不屑地道:“出来了又如何,他以为他还是曾经那个备受父皇宠爱的越王吗?时代已经变了!”
“可是,陛下不是拒绝了他请求就封吗?这不是圣眷还在吗?”
“在什么?我父皇已经将他赶出宫了,说是让他在宫外建越王府,像太子大哥那样,无诏不得进宫!”
“那越王他岂不是”
“哎呀舅舅,你关心他做什么,不管他怎么折腾,太子大哥都会出手的!”李祐很不喜欢提及李泰这个人,直接就打断了阴智弘想说的话:“你要说我母妃的事就赶紧说,元昌王叔还约了我看橄榄球比赛呢!”
“哦哦哦,好好好,是舅舅我多嘴了,殿下您这边请!”阴智弘反应过来似的,连忙朝李祐招呼。
李祐也没跟他计较,当即就跟着他离开了。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阴智弘在长安的府邸。
虽然阴智弘是阴妃的弟弟,但他的地位明显不能跟长孙无忌这样的国戚相比。
他的府邸也就比一般的四品京官大一些,算不得多豪华。
“舅舅,你家摆这么多蜡烛干嘛,你很怕黑吗?”
李祐刚走进阴智弘府邸的厅堂,就好奇的东张西望,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阴智弘府邸的厅堂,有很多青铜烛台,每个青铜烛台上都有十多只蜡烛。
却听阴智弘笑呵呵地道:“是啊!舅舅我很怕黑,从小都怕,你娘也知道。这并不奇怪。”
说完这话,便摆手示意仆人给李祐上茶。
李祐闻言,也没有多问,便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又道;“现在可以说我母妃的事了吧!”
“殿下别急!”
阴智弘笑着安慰了一下李祐,又抬手朝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示意了一下,道:“舅舅有好东西给你看!”
“什么好东西?”
李祐眨了眨懵懂的眼睛,一脸疑惑。
不多时,一群身穿清凉服饰的美姬,就迈着盈盈缓步,从堂外走了进来。
顿时之间,整个厅堂香风四溢,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
“舅舅,这是”
李祐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直了。
而阴智弘则在一边,笑而不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