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朱允炆的踪迹,狂喜的黄子澄和齐泰
第168章朱允炆的踪迹,狂喜的黄子澄和齐泰
朱权听到朱高炽的话,神情愣了愣,满脸苦涩道:“现在的情况,也只能是期盼陛下早点赶到了。”
随后,看着神情有些低沉的朱高炽,道:“高炽,说实话,你做的已经十分不错了,若不是你提前对北元进行了消息封锁,现在辽东的局面将会恶劣数倍,现在的局面已经很好了。”
朱高炽抬头目光与朱权对视,道:“十七叔,你不用担心我,我没事的。”
朱权想了想,道:“高炽,你说咱们能不能追上去,给北元制造一点困难?”
就这么将辽东给放弃了,他有些不忍心。
尤其是,现在北平的兵马还有着很强的战斗力,所以,他想去试一试。
朱允熥正在朝着北平这边飞速赶路。
从北元撤兵的消息来看,他们肯定是知道了大明的情况变化,因此,现在对于北元来说,时间非常的宝贵,他们敢和北平的兵马纠缠到一起吗?
“这”朱高炽闻言,皱起了眉头。
毫无疑问,朱权的提议十分大胆,需要承受的风险非常非常大。
不过,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
北平一旦出兵,肯定会对北元的战术安排再次起到冲击的作用,甚至会迫使他们做出一些避让。
“我是这么考虑的,反正陛下最近这两天就赶到了,有陛下的兜底,即便是我遭到了重创,北元也不敢继续进犯大明,只能灰溜溜的往草原跑。”朱权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说白了,他现在就是仗着有朱允熥兜底,对着北元的兵马凶上一波。
用一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狐假虎威,借朱允熥的威势,去恐吓北元兵马。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大胆且疯狂的想法。
“十七叔,这非常危险。”朱高炽面色凝重。
“我知道,但是,让我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辽东遭劫,手中明明有一些能力,结果却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去做,我有些办不到。”朱权苦笑道。
若是没有能力的话,忍了也就忍了。
可惜,现在北平能打的兵马还有很多,而且得知到朱允熥正在拍马朝北平赶之后,士气无比的高涨。
士气如虹,战斗欲望强烈,除了没有骑兵之外,北平根本不惧怕北元丝毫。
当然,北元只有骑兵一条就足够了。
没有城墙的依仗外,骑兵和步兵的差距被无限拉大。
步兵更擅长攻城和守城,机动性比不上骑兵。
草原一望无际,是骑兵最容易发挥的地方。
这就提到了中原王朝为何一直无法荡平草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要荡平草原,一支优秀的骑兵是必不可免的,也是最基本的。
草原部落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他们就是天生的骑士,这一点中原王朝根本就比不了。
朱高炽想了想道:“等到陛下回信之后再说吧,先确定一下陛下什么时候能够赶到。”
朱允熥什么时候赶到,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若是朱允熥来的晚了,而朱权又带人前去追击北元的话,万一北元被惹恼了,转过头来对付朱权怎么办?
虽然辽东是大明的地盘,但是由于这里距离草原比较近,导致有大片大片的平原。
北元兵马在辽东的发挥虽然可能不如草原,但是,这也远远不是朱权带着一队步兵就能够过去碰瓷的。
尤其是,这次北元南下,集合了十几万人的大规模。
贸然前去追击的话,别到时候缓和不了辽东的局面不说,反倒是将自身再埋进去,那就血亏了。
驰援辽东,一定要在确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好!”朱权点点头。
他也明白朱高炽的担忧,因此,并未固执的非要率军去追北元的兵马。
道路上!
“驾驾驾!”
朱允熥带着大雪龙骑和虎豹骑正在朝北平赶路,一路上,他们并未过多的休息。
时间就是金钱。
朱允熥清楚的明白,他越早赶到北平去,这次北元南下大明受到的损失就越小。
而且,现在北平和辽东都在苦苦抵御北元的入侵,他哪还能磨磨唧唧的赶路。
“再有一天半的时间,就能赶到北平了。”朱允熥闹出地图看了看,心中暗道。
“陛下,北平的信件!”马三宝拍马来到朱允熥身旁,手中拿着一封信件,沉声道。
“北平的信件!”朱允熥眉头一皱,勒住战马的缰绳。
“律律律!”
战马吃痛,扬天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
“传令下去,原地休整一番!”朱允熥从马三宝的手中接过书信,打开后低头观看了起来。
北平这个时候传信,不是好消息就是坏消息。
相较而言,坏消息的可能性更大。
片刻之后,朱允熥将手中的书信放下,轻声道:“最后还是没有封锁住,北元也不全是人机,不过,这倒也正常,毕竟北元还是有能人的。”
想要封锁消息,尤其是已经传开人尽皆知的消息,那难度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陛下,怎么了?”朱高煦、朱棣、蓝玉等人走了过来。
“北元知道了咱们大明的情况,准备要跑路了。”朱允熥轻声道。
虽然他的心中也恨不得马上赶到北平、赶到辽东,但是,他心中清楚的明白,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着急也没用。
“唉最后还是没有瞒住吗?”
“哼,咱们大明的土地,岂容北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辽东麻烦了,陛下,咱们需要加速赶路了,尽可能的早点抵达。”
“我早就知道,消息肯定不可能一直瞒住,说实话,能够瞒这么多天,已经够可以的了。”
“.”
众人听到朱允熥的话,议论纷纷,神情全都变得无比的凝重。
北元要跑路,这对北平虽然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辽东却不好。
只要有点脑子,稍微想想就能知道,北元攻不下北平之后,一定会将目光盯向辽东。
“行了,都别废话了,继续赶路!”朱允熥挥挥手。
与其想七想八的,不如早一点赶到辽东战场上去。
当然,无论辽东战局情况如何,都不影响他定下的征战草原战略。
只是,尽可能的情况下,他并不愿让大明的百姓遭受到无端的迫害。
“是,陛下!”
众人答应一声,也都知道现在情况紧急。
短暂的休息之后,朱允熥继续赶路,朝着北平而去。
应天府!
黄子澄满脸喜色,找到齐泰:“齐大人,好消息,我打探到陛下的踪迹了。”
这段时间,两人一直在四下偷偷打探。
当然,两人的偷偷打探,只是他们自己那样觉着罢了,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他们两人,锦衣卫更是掌控着他们二人的一举一动。
“陛下的消息?真的假的?”齐泰闻言先是一愣,而后面上露出掩饰不住的惊喜之色。
接连多日的打探,朱允炆却一点音讯也没有,就好像彻底的消失了一般,他都打算要放弃了。
万万没想到,黄子澄突然跑过来告诉他,打探到了朱允炆的消息。
“真的,只是告诉我消息的人,并没有露面,而且,可能消息还是假的。”黄子澄道。
“不管真假,咱们都要过去看看。”齐泰道。
听到黄子澄的话后,他的心神稍稍冷静了一些,他还以为是找到了朱允炆呢,没想到竟然只是一个消息。
虽然不能确定消息的真假,但是,有消息好歹有了方向,比起他们两人漫无目的的寻找强多了。
无论怎么样,现在既然有了消息,那自然是要过去看一看的。
“我也是这个意思,另外,我觉得这个消息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黄子澄道。
虽然消息有点不确定真假,但以他多年的眼光来看,消息的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那么的高兴。
“哦?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掌握到了什么证据吗?”齐泰扭头看向黄子澄。
“呵呵!”黄子澄笑了笑,满脸神秘的道:“你知道我得到的消息,陛下现在在什么地方吗?”
齐泰看着黄子澄的模样,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道:“什么地方?”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目光望了望左右,凑到齐泰身前,低声道:“皇觉寺!”
“皇觉寺?”齐泰闻言一愣,有些疑惑。
朱允炆在皇觉寺,这个消息怎么就比较可靠了?
他并没有感觉有多么的靠谱,甚至还觉得有些儿戏了。
黄子澄看着齐泰的模样,将他心中的念头看穿,道:“齐大人,你莫不是忘了,陛下当年可是在寺庙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正是因为朱元璋在寺庙中待过,因此,大明建立之后,和尚的地位被大大提高,寺庙也一座座拔地而起。
在众多的寺庙当中,皇觉寺绝对是最有名的一座,无他,皇觉寺是大明皇室经常去的地方。
皇族经常去的寺庙,那能一般吗?
“这”齐泰神情一滞,他还真忘记了这个事情。
仔细的想了想,朱元璋给朱允炆最后留的退路,还真有可能是皇觉寺。
事情很简单。
朱元璋当过和尚,所以,他在给朱允炆留后路的时候,寺庙绝对是他心中的一个选项。
至于是真是假,反正皇觉寺有可能,绝对不是无端的胡乱消息。
“既然这样,咱们就去皇觉寺走一趟吧,若是找不到陛下,咱们就先暂时离开应天府,毕竟,咱们在应天府的时间也不短了,别到时候被锦衣卫的那些豺狼给发现了。”齐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行,我也打算再找不到陛下的话,就在最近离开应天府呢。”黄子澄道。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他在应天府待的心中慌慌的,但是具体为什么,他又说不上来。
若不是突然得知了朱允炆的消息,他都正准备和齐泰说说离开的事情了。
一开始进应天府的时候,他们说好了待个两三天就走,但是,现在一转眼七八天过去了,他们还在应天府待着呢。
他也知道锦衣卫那帮人的离开,时间待的越久,他和齐泰两人越是容易被发现。
“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过去吧。”齐泰站起身。
“好!”黄子澄点点头。
随后,两人乔装打扮了一番,离开了客栈,朝着皇觉寺走去。
小院内!
蒋瓛听到手下人汇报,说黄子澄和齐泰两人急匆匆的往皇觉寺赶,心中咯噔一声,第一时间跑来找朱元璋:“参见陛下!”
“起来吧,又有什么事情?”朱元璋摆摆手,轻声道。
最近他日子彻底的清闲了下来,内阁六人将朝堂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倒是让他少操了很多心。
另外,他也在心中暗暗感叹着朱允熥眼光的毒辣。
夏元吉、解缙、胡濙、杨士奇、方孝孺、姚广孝这六个人,当初在他麾下的时候,虽然也大多都是官员。
但是,连他都没有看出这些人的能力如此强悍。
尤其是,现在六人都在借着这次的机会,暗暗的争斗,朝着内阁首辅的方向冲击。
蒋瓛深吸一口气,道:“陛下,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往皇觉寺去了,看他们两个的样子,似乎是知道了一些什么消息。”
“什么?”朱元璋听到蒋瓛的话,神情顿时一整,满脸的愕然之色。
下一秒,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们两个怎么会去皇觉寺呢?到底是谁告诉了他们消息。”
“臣不知,最近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黄子澄、齐泰两人来应天府了。”蒋瓛摇摇头,心中一阵无奈。
谁能想到,有时候无法将行踪掩饰好,也能成为一种好事。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和徐妙锦,亦或者是内阁没有动手抓人的缘故,不然的话,现在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已经到大牢里面蹲着去了。
朱元璋一阵沉默,面色阴晴不定。
蒋瓛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良久之后。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看向蒋瓛,沉声道:“你去派人盯着,若是黄子澄和齐泰两人真的见到了允炆,一定要弄清楚,他们都聊什么。”
之前他和朱允炆已经聊过了,现在他想看看朱允炆有没有彻底的清醒。
皇位,已经与朱允炆没有任何产生联系的可能了。
(本章完)
朱权听到朱高炽的话,神情愣了愣,满脸苦涩道:“现在的情况,也只能是期盼陛下早点赶到了。”
随后,看着神情有些低沉的朱高炽,道:“高炽,说实话,你做的已经十分不错了,若不是你提前对北元进行了消息封锁,现在辽东的局面将会恶劣数倍,现在的局面已经很好了。”
朱高炽抬头目光与朱权对视,道:“十七叔,你不用担心我,我没事的。”
朱权想了想,道:“高炽,你说咱们能不能追上去,给北元制造一点困难?”
就这么将辽东给放弃了,他有些不忍心。
尤其是,现在北平的兵马还有着很强的战斗力,所以,他想去试一试。
朱允熥正在朝着北平这边飞速赶路。
从北元撤兵的消息来看,他们肯定是知道了大明的情况变化,因此,现在对于北元来说,时间非常的宝贵,他们敢和北平的兵马纠缠到一起吗?
“这”朱高炽闻言,皱起了眉头。
毫无疑问,朱权的提议十分大胆,需要承受的风险非常非常大。
不过,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
北平一旦出兵,肯定会对北元的战术安排再次起到冲击的作用,甚至会迫使他们做出一些避让。
“我是这么考虑的,反正陛下最近这两天就赶到了,有陛下的兜底,即便是我遭到了重创,北元也不敢继续进犯大明,只能灰溜溜的往草原跑。”朱权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说白了,他现在就是仗着有朱允熥兜底,对着北元的兵马凶上一波。
用一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狐假虎威,借朱允熥的威势,去恐吓北元兵马。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大胆且疯狂的想法。
“十七叔,这非常危险。”朱高炽面色凝重。
“我知道,但是,让我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辽东遭劫,手中明明有一些能力,结果却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去做,我有些办不到。”朱权苦笑道。
若是没有能力的话,忍了也就忍了。
可惜,现在北平能打的兵马还有很多,而且得知到朱允熥正在拍马朝北平赶之后,士气无比的高涨。
士气如虹,战斗欲望强烈,除了没有骑兵之外,北平根本不惧怕北元丝毫。
当然,北元只有骑兵一条就足够了。
没有城墙的依仗外,骑兵和步兵的差距被无限拉大。
步兵更擅长攻城和守城,机动性比不上骑兵。
草原一望无际,是骑兵最容易发挥的地方。
这就提到了中原王朝为何一直无法荡平草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要荡平草原,一支优秀的骑兵是必不可免的,也是最基本的。
草原部落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他们就是天生的骑士,这一点中原王朝根本就比不了。
朱高炽想了想道:“等到陛下回信之后再说吧,先确定一下陛下什么时候能够赶到。”
朱允熥什么时候赶到,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若是朱允熥来的晚了,而朱权又带人前去追击北元的话,万一北元被惹恼了,转过头来对付朱权怎么办?
虽然辽东是大明的地盘,但是由于这里距离草原比较近,导致有大片大片的平原。
北元兵马在辽东的发挥虽然可能不如草原,但是,这也远远不是朱权带着一队步兵就能够过去碰瓷的。
尤其是,这次北元南下,集合了十几万人的大规模。
贸然前去追击的话,别到时候缓和不了辽东的局面不说,反倒是将自身再埋进去,那就血亏了。
驰援辽东,一定要在确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好!”朱权点点头。
他也明白朱高炽的担忧,因此,并未固执的非要率军去追北元的兵马。
道路上!
“驾驾驾!”
朱允熥带着大雪龙骑和虎豹骑正在朝北平赶路,一路上,他们并未过多的休息。
时间就是金钱。
朱允熥清楚的明白,他越早赶到北平去,这次北元南下大明受到的损失就越小。
而且,现在北平和辽东都在苦苦抵御北元的入侵,他哪还能磨磨唧唧的赶路。
“再有一天半的时间,就能赶到北平了。”朱允熥闹出地图看了看,心中暗道。
“陛下,北平的信件!”马三宝拍马来到朱允熥身旁,手中拿着一封信件,沉声道。
“北平的信件!”朱允熥眉头一皱,勒住战马的缰绳。
“律律律!”
战马吃痛,扬天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
“传令下去,原地休整一番!”朱允熥从马三宝的手中接过书信,打开后低头观看了起来。
北平这个时候传信,不是好消息就是坏消息。
相较而言,坏消息的可能性更大。
片刻之后,朱允熥将手中的书信放下,轻声道:“最后还是没有封锁住,北元也不全是人机,不过,这倒也正常,毕竟北元还是有能人的。”
想要封锁消息,尤其是已经传开人尽皆知的消息,那难度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陛下,怎么了?”朱高煦、朱棣、蓝玉等人走了过来。
“北元知道了咱们大明的情况,准备要跑路了。”朱允熥轻声道。
虽然他的心中也恨不得马上赶到北平、赶到辽东,但是,他心中清楚的明白,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着急也没用。
“唉最后还是没有瞒住吗?”
“哼,咱们大明的土地,岂容北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辽东麻烦了,陛下,咱们需要加速赶路了,尽可能的早点抵达。”
“我早就知道,消息肯定不可能一直瞒住,说实话,能够瞒这么多天,已经够可以的了。”
“.”
众人听到朱允熥的话,议论纷纷,神情全都变得无比的凝重。
北元要跑路,这对北平虽然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辽东却不好。
只要有点脑子,稍微想想就能知道,北元攻不下北平之后,一定会将目光盯向辽东。
“行了,都别废话了,继续赶路!”朱允熥挥挥手。
与其想七想八的,不如早一点赶到辽东战场上去。
当然,无论辽东战局情况如何,都不影响他定下的征战草原战略。
只是,尽可能的情况下,他并不愿让大明的百姓遭受到无端的迫害。
“是,陛下!”
众人答应一声,也都知道现在情况紧急。
短暂的休息之后,朱允熥继续赶路,朝着北平而去。
应天府!
黄子澄满脸喜色,找到齐泰:“齐大人,好消息,我打探到陛下的踪迹了。”
这段时间,两人一直在四下偷偷打探。
当然,两人的偷偷打探,只是他们自己那样觉着罢了,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他们两人,锦衣卫更是掌控着他们二人的一举一动。
“陛下的消息?真的假的?”齐泰闻言先是一愣,而后面上露出掩饰不住的惊喜之色。
接连多日的打探,朱允炆却一点音讯也没有,就好像彻底的消失了一般,他都打算要放弃了。
万万没想到,黄子澄突然跑过来告诉他,打探到了朱允炆的消息。
“真的,只是告诉我消息的人,并没有露面,而且,可能消息还是假的。”黄子澄道。
“不管真假,咱们都要过去看看。”齐泰道。
听到黄子澄的话后,他的心神稍稍冷静了一些,他还以为是找到了朱允炆呢,没想到竟然只是一个消息。
虽然不能确定消息的真假,但是,有消息好歹有了方向,比起他们两人漫无目的的寻找强多了。
无论怎么样,现在既然有了消息,那自然是要过去看一看的。
“我也是这个意思,另外,我觉得这个消息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黄子澄道。
虽然消息有点不确定真假,但以他多年的眼光来看,消息的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那么的高兴。
“哦?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掌握到了什么证据吗?”齐泰扭头看向黄子澄。
“呵呵!”黄子澄笑了笑,满脸神秘的道:“你知道我得到的消息,陛下现在在什么地方吗?”
齐泰看着黄子澄的模样,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道:“什么地方?”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目光望了望左右,凑到齐泰身前,低声道:“皇觉寺!”
“皇觉寺?”齐泰闻言一愣,有些疑惑。
朱允炆在皇觉寺,这个消息怎么就比较可靠了?
他并没有感觉有多么的靠谱,甚至还觉得有些儿戏了。
黄子澄看着齐泰的模样,将他心中的念头看穿,道:“齐大人,你莫不是忘了,陛下当年可是在寺庙中待过很长一段时间。”
正是因为朱元璋在寺庙中待过,因此,大明建立之后,和尚的地位被大大提高,寺庙也一座座拔地而起。
在众多的寺庙当中,皇觉寺绝对是最有名的一座,无他,皇觉寺是大明皇室经常去的地方。
皇族经常去的寺庙,那能一般吗?
“这”齐泰神情一滞,他还真忘记了这个事情。
仔细的想了想,朱元璋给朱允炆最后留的退路,还真有可能是皇觉寺。
事情很简单。
朱元璋当过和尚,所以,他在给朱允炆留后路的时候,寺庙绝对是他心中的一个选项。
至于是真是假,反正皇觉寺有可能,绝对不是无端的胡乱消息。
“既然这样,咱们就去皇觉寺走一趟吧,若是找不到陛下,咱们就先暂时离开应天府,毕竟,咱们在应天府的时间也不短了,别到时候被锦衣卫的那些豺狼给发现了。”齐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行,我也打算再找不到陛下的话,就在最近离开应天府呢。”黄子澄道。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他在应天府待的心中慌慌的,但是具体为什么,他又说不上来。
若不是突然得知了朱允炆的消息,他都正准备和齐泰说说离开的事情了。
一开始进应天府的时候,他们说好了待个两三天就走,但是,现在一转眼七八天过去了,他们还在应天府待着呢。
他也知道锦衣卫那帮人的离开,时间待的越久,他和齐泰两人越是容易被发现。
“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过去吧。”齐泰站起身。
“好!”黄子澄点点头。
随后,两人乔装打扮了一番,离开了客栈,朝着皇觉寺走去。
小院内!
蒋瓛听到手下人汇报,说黄子澄和齐泰两人急匆匆的往皇觉寺赶,心中咯噔一声,第一时间跑来找朱元璋:“参见陛下!”
“起来吧,又有什么事情?”朱元璋摆摆手,轻声道。
最近他日子彻底的清闲了下来,内阁六人将朝堂管理的井井有条,这倒是让他少操了很多心。
另外,他也在心中暗暗感叹着朱允熥眼光的毒辣。
夏元吉、解缙、胡濙、杨士奇、方孝孺、姚广孝这六个人,当初在他麾下的时候,虽然也大多都是官员。
但是,连他都没有看出这些人的能力如此强悍。
尤其是,现在六人都在借着这次的机会,暗暗的争斗,朝着内阁首辅的方向冲击。
蒋瓛深吸一口气,道:“陛下,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往皇觉寺去了,看他们两个的样子,似乎是知道了一些什么消息。”
“什么?”朱元璋听到蒋瓛的话,神情顿时一整,满脸的愕然之色。
下一秒,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们两个怎么会去皇觉寺呢?到底是谁告诉了他们消息。”
“臣不知,最近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黄子澄、齐泰两人来应天府了。”蒋瓛摇摇头,心中一阵无奈。
谁能想到,有时候无法将行踪掩饰好,也能成为一种好事。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和徐妙锦,亦或者是内阁没有动手抓人的缘故,不然的话,现在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已经到大牢里面蹲着去了。
朱元璋一阵沉默,面色阴晴不定。
蒋瓛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良久之后。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目光看向蒋瓛,沉声道:“你去派人盯着,若是黄子澄和齐泰两人真的见到了允炆,一定要弄清楚,他们都聊什么。”
之前他和朱允炆已经聊过了,现在他想看看朱允炆有没有彻底的清醒。
皇位,已经与朱允炆没有任何产生联系的可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