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加倍的平凡普通
陶夭夭现身跟张贵结了这次‘善源’,真正是让他眼界大开。
同时也让张贵感觉自己在鲜茸岛上的地位,莫名其妙变得超然了起来。
毕竟现在传古大宗‘岱落’在人间行走的师妹,已经把他当成‘同类幼崽’释放了善意。
那八成身份也是传古宗门‘人间行走’的阴先生,以后就不可能毫无征召的为难张贵。
而除了他们这两位实力莫测的师兄妹,其余珍王‘行在’诸位还真没谁让锐气正盛的张贵,觉得不可战胜。
就算是围攻,逃也总是能逃的掉的。
于是本来计划马上离开鲜茸岛的张贵,又在岛上多呆了些时日。
直到七月初,关西辉率领着满载海量粮食、军械物质的船队,登陆军港川参。
一路浩浩荡荡来到汉城府。
他跟这只老虾头碰面密议了几次,才施施然的返回了东胜大陆自己的采邑芝海镇
而相隔几十日之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一切已是风云变化,宛如隔世一般……
盛夏的鸦风吹得人满头大汗。
芝海码头上的人比之前未见少多少。
街上仍然人流如织,摩肩擦踵,苦力、脚力、小贩的汗味熏人。
但坊中嘈杂热闹的声音却小了许多,人的精气神也都显的很是颓然。
张贵在自己采邑的码头上默默的踱着步。
突然间。
道旁一个本来蜷缩在地上的妇人扑到他脚下,拉住了他的脚踝。
“老爷、老爷,把我的孩子买了吧,她从小…”
“闭嘴,不要哭,你女儿我买了。
连你带你的家人,不管是闺女、小子、丈夫、老爹,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买了。
但你必须现在马上闭嘴,不许哭号、哀告,否则就不作数。”
妇人真是机灵,马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转身朝道旁死命的摆手,示意几个家人赶紧过来。
但也许是妇人家里出了她这一个人精,导致剩下的都是芋货。
又或者人饿的头昏眼,脑子都转不动了,看不出眼色。
总之妇人那群亲戚都是木木麻麻,一脸茫然的回望着她,一动没动。
反倒是其他的逃荒者看出了点什么,跪着朝张贵爬来。
就在这时,张贵突然怒吼起来,
“丁成器、丁成器,你个忘八蛋便是这么给我管的镇子吗。
赶紧的开仓放粮,先别饿死人再说!”
这一声咆哮环绕在空中,仿佛震得整个镇子的地面都晃动起来。
整个码头顿时变得死一般安静。
一时三刻过后。
龙虎幕府右宰丁成器带着一群杂官、大吏,诚惶诚恐的来到张贵面前,纳头便拜,
“小臣等见过世子大将军。
吾等无才无能…”
“行了,行了,别废话了。
我知道怪不得你,刚才只是撒气,对不住了。
粮食我知道那里有,就咱们幕府里的那点人,吃几辈子也吃不了。
你存的那些粮食尽管去开粥厂。
此外也别干那种只让逃荒的百姓吃,不让来咱们码头做买卖的商贩、伙计吃的恶心事。
就算熬得粥,插筷子不倒又能费多少的粮食。
吃不穷咱们,也富裕不了他们。
而且但凡有点体面的人物,你去求人家也不会占咱们的这点光。
市道败坏的这样快,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呢,大家先就这样同舟共济吧。”
芝海镇乃是张贵地上神国,一草一木都在他神权笼罩之下。
所以其实这里变成如今这鬼样子,他是早就知道的。
只不过意识感应是意识感应。
哪怕像是上一辈子宣传的,人机接口的虚拟世界般真实,还能随时定格、放大、透视甚至渲染重点,比用肉眼看还要真着。
但无论如何,遥感都不可能带给张贵,一个快要饿死的同类,突然间抓住他的脚踝,苦苦哀求。
但不是求着救自己一命,而是救救孩子时带来的心灵触动。
“马蛋的,破防了啊。”
下完命令,张贵弯腰抹了抹脚踝上带血的指印,喃喃自语了一句。
这时仿佛终于反应了过来,本来一片死肃的码头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人声。
犹如海啸山崩,直冲云霄。
“大人大恩啊,大恩啊,救下我等性命,大恩啊…”
“活了,能活,我能活下去了,多谢,多谢大将军…”
“阖家救命之恩,小生必终生不忘,来世衔草结环…”…
张贵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也没回应满坑满谷的感激。
催动体内几枚‘纵横如意’神丛,纵上半空。
一个闪现,人已跨越上千步的距离,落进了幕府衙门的大堂之中。
过了一会,丁成器带着一群手下也脚步匆匆的,跑回了大堂。
正要心虚的重新跪倒,再拜见一次。
张贵已经敲着大案‘啪啪啪’的道:
“行了,行了,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虚礼了。
我随着珍王‘行在’在鲜茸岛厮混,不过两、三个月。
咱们这荒山野岭的地界竟然也有了那么多的灾民。
开船做买做卖的商贾看中的是咱们芝海镇码头天然的泊口,海道的便利。
这些人为什么会跑来咱们这里,你知道吗?”
“来芝海逃荒的,大多是郡治平涛县下鱼村里的渔民。
前些日子一场大风暴毁掉了他们的渔船。
之前存下的那点子积蓄又早被今年,收鱼税、卖水牌的小吏盘剥了个干净。
两下里一凑,就只能撑着仅剩的几条破船,出来逃荒了。”
这原因张贵其实早就知道,之所以会假模假洋的问丁成器,不过是为了更加符合‘人设’。
自从听了陶夭夭的那些话,知道自己可能比想象中还要殊为特殊。
他就开始加倍的想要表现出,‘平凡跟普通’。
“这便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国事一乱再乱,朝廷只能苦一苦百姓,最先一定是加倍征收田赋。
谁让种田的最多,又足够的老实头呢。
所以种田的第一波倒了霉。
这时候也许渔民、桑户还会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
但种田不堪负荷之下,不得不抛荒逃命。
这重税就转到了渔民、桑户的头上。
这时候也许小商户会庆幸,第二波的倒霉蛋里没有自己。
可是接下来恐怕很快,他们也要知道厉害。
续而是中等的商号。
接下来,哼哼哼哼,行了。
我且问你,粥场安排好了吗?”
(本章完)
陶夭夭现身跟张贵结了这次‘善源’,真正是让他眼界大开。
同时也让张贵感觉自己在鲜茸岛上的地位,莫名其妙变得超然了起来。
毕竟现在传古大宗‘岱落’在人间行走的师妹,已经把他当成‘同类幼崽’释放了善意。
那八成身份也是传古宗门‘人间行走’的阴先生,以后就不可能毫无征召的为难张贵。
而除了他们这两位实力莫测的师兄妹,其余珍王‘行在’诸位还真没谁让锐气正盛的张贵,觉得不可战胜。
就算是围攻,逃也总是能逃的掉的。
于是本来计划马上离开鲜茸岛的张贵,又在岛上多呆了些时日。
直到七月初,关西辉率领着满载海量粮食、军械物质的船队,登陆军港川参。
一路浩浩荡荡来到汉城府。
他跟这只老虾头碰面密议了几次,才施施然的返回了东胜大陆自己的采邑芝海镇
而相隔几十日之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一切已是风云变化,宛如隔世一般……
盛夏的鸦风吹得人满头大汗。
芝海码头上的人比之前未见少多少。
街上仍然人流如织,摩肩擦踵,苦力、脚力、小贩的汗味熏人。
但坊中嘈杂热闹的声音却小了许多,人的精气神也都显的很是颓然。
张贵在自己采邑的码头上默默的踱着步。
突然间。
道旁一个本来蜷缩在地上的妇人扑到他脚下,拉住了他的脚踝。
“老爷、老爷,把我的孩子买了吧,她从小…”
“闭嘴,不要哭,你女儿我买了。
连你带你的家人,不管是闺女、小子、丈夫、老爹,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买了。
但你必须现在马上闭嘴,不许哭号、哀告,否则就不作数。”
妇人真是机灵,马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转身朝道旁死命的摆手,示意几个家人赶紧过来。
但也许是妇人家里出了她这一个人精,导致剩下的都是芋货。
又或者人饿的头昏眼,脑子都转不动了,看不出眼色。
总之妇人那群亲戚都是木木麻麻,一脸茫然的回望着她,一动没动。
反倒是其他的逃荒者看出了点什么,跪着朝张贵爬来。
就在这时,张贵突然怒吼起来,
“丁成器、丁成器,你个忘八蛋便是这么给我管的镇子吗。
赶紧的开仓放粮,先别饿死人再说!”
这一声咆哮环绕在空中,仿佛震得整个镇子的地面都晃动起来。
整个码头顿时变得死一般安静。
一时三刻过后。
龙虎幕府右宰丁成器带着一群杂官、大吏,诚惶诚恐的来到张贵面前,纳头便拜,
“小臣等见过世子大将军。
吾等无才无能…”
“行了,行了,别废话了。
我知道怪不得你,刚才只是撒气,对不住了。
粮食我知道那里有,就咱们幕府里的那点人,吃几辈子也吃不了。
你存的那些粮食尽管去开粥厂。
此外也别干那种只让逃荒的百姓吃,不让来咱们码头做买卖的商贩、伙计吃的恶心事。
就算熬得粥,插筷子不倒又能费多少的粮食。
吃不穷咱们,也富裕不了他们。
而且但凡有点体面的人物,你去求人家也不会占咱们的这点光。
市道败坏的这样快,还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呢,大家先就这样同舟共济吧。”
芝海镇乃是张贵地上神国,一草一木都在他神权笼罩之下。
所以其实这里变成如今这鬼样子,他是早就知道的。
只不过意识感应是意识感应。
哪怕像是上一辈子宣传的,人机接口的虚拟世界般真实,还能随时定格、放大、透视甚至渲染重点,比用肉眼看还要真着。
但无论如何,遥感都不可能带给张贵,一个快要饿死的同类,突然间抓住他的脚踝,苦苦哀求。
但不是求着救自己一命,而是救救孩子时带来的心灵触动。
“马蛋的,破防了啊。”
下完命令,张贵弯腰抹了抹脚踝上带血的指印,喃喃自语了一句。
这时仿佛终于反应了过来,本来一片死肃的码头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人声。
犹如海啸山崩,直冲云霄。
“大人大恩啊,大恩啊,救下我等性命,大恩啊…”
“活了,能活,我能活下去了,多谢,多谢大将军…”
“阖家救命之恩,小生必终生不忘,来世衔草结环…”…
张贵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也没回应满坑满谷的感激。
催动体内几枚‘纵横如意’神丛,纵上半空。
一个闪现,人已跨越上千步的距离,落进了幕府衙门的大堂之中。
过了一会,丁成器带着一群手下也脚步匆匆的,跑回了大堂。
正要心虚的重新跪倒,再拜见一次。
张贵已经敲着大案‘啪啪啪’的道:
“行了,行了,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虚礼了。
我随着珍王‘行在’在鲜茸岛厮混,不过两、三个月。
咱们这荒山野岭的地界竟然也有了那么多的灾民。
开船做买做卖的商贾看中的是咱们芝海镇码头天然的泊口,海道的便利。
这些人为什么会跑来咱们这里,你知道吗?”
“来芝海逃荒的,大多是郡治平涛县下鱼村里的渔民。
前些日子一场大风暴毁掉了他们的渔船。
之前存下的那点子积蓄又早被今年,收鱼税、卖水牌的小吏盘剥了个干净。
两下里一凑,就只能撑着仅剩的几条破船,出来逃荒了。”
这原因张贵其实早就知道,之所以会假模假洋的问丁成器,不过是为了更加符合‘人设’。
自从听了陶夭夭的那些话,知道自己可能比想象中还要殊为特殊。
他就开始加倍的想要表现出,‘平凡跟普通’。
“这便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国事一乱再乱,朝廷只能苦一苦百姓,最先一定是加倍征收田赋。
谁让种田的最多,又足够的老实头呢。
所以种田的第一波倒了霉。
这时候也许渔民、桑户还会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
但种田不堪负荷之下,不得不抛荒逃命。
这重税就转到了渔民、桑户的头上。
这时候也许小商户会庆幸,第二波的倒霉蛋里没有自己。
可是接下来恐怕很快,他们也要知道厉害。
续而是中等的商号。
接下来,哼哼哼哼,行了。
我且问你,粥场安排好了吗?”
(本章完)